一种便携式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8324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充电装置,包括本体,改进点在于围绕本体的背面的边缘位置设置有一圈吸附孔,吸附孔贯通本体的背面,在本体内安装有负压管和负压泵,负压管与各个吸附孔连通,负压管连接在负压泵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充电时,可将手机固定在充电宝上,不仅便于携带,而且数据线不会掉落,能够保证在移动的时候也能充电,使用体验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手机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数码产品的加快发展,电量的使用情况不够用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电池的容量小,电量不够用成为一大问题。移动电源又称充电宝也随着人们的需求而产生。“充电宝”是指可以通过交流电源,充电电池直接向移动设备和本身存储单元可以在没有移动充电设备情况下给移动设备充电的装置。使用现有充电宝充电时,将手机数据线插接在充电宝上,手机与充电宝是分离的,这样的方式存在如下缺陷:1、占用较大的空间,使用者在充电时,不便于携带;2、在充电时,数据线可能会掉落,无法充电,给使用者的带来较差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手机充电宝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在充电时,可将手机固定在充电装置上,不仅便于携带,而且数据线不会掉落,能够保证在移动的时候也能充电,使用体验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充电装置,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围绕本体的背面的边缘位置设置有一圈吸附孔,吸附孔贯通本体的背面,在本体内安装有负压管和负压泵,负压管与各个吸附孔连通,负压管连接在负压泵上。所述吸附孔为圆柱形阶梯孔,大端与负压管相连。所述吸附孔的大端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负压管与吸附孔的连接处设置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负压管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本体背面的中央位置设置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内设置有散热孔,本体内安装有鼓风机和鼓风管,鼓风管一端与散热孔相连,一端与鼓风机相连。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充电装置,包括本体,围绕本体的背面的边缘位置设置有一圈吸附孔,吸附孔贯通本体的背面,在本体内安装有负压管和负压泵,负压管与各个吸附孔连通,负压管连接在负压泵上。本技术通过在充电装置的本体的背面设置的吸附孔,在充电时可以将手机吸附在本体上,这样在充电时就能避免数据线掉落,同时将手机与充电装置连接为一体,占用更少的空间,易于携带。2、本技术吸附孔为圆柱形阶梯孔,大端与负压管相连。吸附孔为圆柱形阶梯孔,大端与负压管相连,能够提供较大的负压力,而小端产生的负压就会牢牢的将手机吸附在装置本体上,吸附牢固,不会掉落。3、本技术吸附孔的大端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负压管与吸附孔的连接处设置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负压管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连接在一起。通过内外螺纹的配合实现吸附孔与负压管的连接,连接牢固,不会掉落,同时气密性好,不会漏气,保证负压,保证能够将手机牢牢的吸附在装置的本体上。4、本技术本体背面的中央位置设置有内凹槽。设置的内凹槽主要是为了适用一些边缘采用弧形设计,中心凸出的手机,凸出部分放置在内凹槽内,使得边缘的吸附孔能够将手机边缘牢牢吸附固定住。5、本技术内凹槽内设置有散热孔,本体内安装有鼓风机和鼓风管,鼓风管一端与散热孔相连,一端与鼓风机相连。通过散热孔的设置,鼓风机吹出风,将充电装置和手机产生的热量吹走,提高散热效率,消除手机充电时由于散热不及时带来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充电宝本体背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本体,2、吸附孔,3、负压管,4、负压泵,5、内凹槽,6、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是一种便携式充电装置,其包括本体1我们的改进之处在于:围绕本体1的背面的边缘位置设置有一圈吸附孔2,吸附孔2贯通本体1的背面,然后在本体1内安装负压管3和负压泵4,负压管3与各个吸附孔2连通,负压管3连接在负压泵4上,负压泵4通过负压管3让吸附孔产生负压,就能将手机牢牢的吸附在本体1的背面上。负压泵通过一个开关来控制启动和停止。同时我们还对吸附孔2进行了特殊设计,具体为:将吸附孔2为设计为圆柱形阶梯孔,其大端与负压管3相连,这样在吸附孔2内就会产生更大的负压力。为了让负压管3与吸附孔2连接稳定,在吸附孔2的大端内设置内螺纹,在负压管3与吸附孔2的连接处设置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负压管3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连接在一起。同时为了满足一些异形手机的吸附,我们在本体1背面的中央位置设置有内凹槽5。为了提高充电装置和手机的散热效果,我们在内凹槽5内设置有散热孔6,本体1内安装有鼓风机和鼓风管,鼓风管一端与散热孔6相连,一端与鼓风机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携式充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充电装置,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围绕本体的背面的边缘位置设置有一圈吸附孔,吸附孔贯通本体的背面,在本体内安装有负压管和负压泵,负压管与各个吸附孔连通,负压管连接在负压泵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充电装置,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围绕本体的背面的边缘位置设置有一圈吸附孔,吸附孔贯通本体的背面,在本体内安装有负压管和负压泵,负压管与各个吸附孔连通,负压管连接在负压泵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孔为圆柱形阶梯孔,大端与负压管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孔的大端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领李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电科安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