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本安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83095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本安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包括输入正极端IN+、输入负极端IN‑、二极管ZD7、第一三极管Q12、第一电阻R48、第二电阻R40、第三电阻R39、第四电阻R62、第二三极管Q18、第五电阻R12、第六电阻R41、第七电阻R3、第三三极管Q6、第八电阻R13、第四三极管Q13、第九电阻R42、第一电容C5、第十电阻R46、第十一电阻R49、MOS管Q3、输出正极端OUT+及输出负极端OUT‑。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纯电阻构成限流检测电路,并通过外围元件组成多重保护,大大提高限流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本安电路过流保护电路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高电流输出的便携式电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本安电路过流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在爆炸性环境中使用的电气设备有多种防爆型式,其中本安防爆型式是通过限制电路能量达到防爆的目的。尤其在手持式设备中,通过充电电池供电,由于电池自身结构和原理方面的缺陷,发生外部短路时,电池瞬间大电流放电,在内阻上消耗大量能量,产生巨大热量,会引起爆炸。考虑到电池在某些情况下爆炸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对电池的过流保护提出更严格的本安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安电路过流保护电路,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持式设备中,通过充电电池供电,由于电池自身结构和原理方面的缺陷,发生外部短路时,电池瞬间大电流放电,在内阻上消耗大量能量,产生巨大热量,会引起爆炸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现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本安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包括:输入正极端,连接于第一节点;输入负极端,连接于第二节点;二极管,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另一端连接于第三节点;第一三极管,基极连接于第四节点,射极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第一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第二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三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第四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第二三极管,基极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及所述第二电阻之间,射极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第五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于第五节点;第六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五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第七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第三三极管,射极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基极连接于第六节点;第八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于第七节点;第四三极管,集电极连接于所述第七节点,基极连接所述第五节点,射极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第九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七节点;第一电容,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七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第十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六节点;第十一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六节点;MOS管,源极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栅极连接于所述第七节点;输出正极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输出负极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及所述MOS管的漏极。在本技术所述的本安电路过流保护电路中,还包括:第十二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二极管之间。在本技术所述的本安电路过流保护电路中,还包括:第十三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十二电阻及所述二极管之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在本技术所述的本安电路过流保护电路中,还包括:第二电容,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在本技术所述的本安电路过流保护电路中,还包括:第三电容,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五节点。在本技术所述的本安电路过流保护电路中,还包括:第十四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输出负极端。在本技术所述的本安电路过流保护电路中,所述第二节点接地。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本安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包括:输入正极端,连接于第一节点;输入负极端,连接于第二节点;二极管,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另一端连接于第三节点;第一三极管,基极连接于第四节点,射极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第一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第二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三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第四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第二三极管,基极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及所述第二电阻之间,射极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第五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于第五节点;第六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五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第七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第三三极管,射极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基极连接于第六节点;第八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于第七节点;第四三极管,集电极连接于所述第七节点,基极连接所述第五节点,射极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第九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七节点;第一电容,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七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第十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六节点;第十一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六节点;MOS管,源极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栅极连接于所述第七节点;输出正极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输出负极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及所述MOS管的漏极;第十二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二极管之间;第十三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十二电阻及所述二极管之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第二电容,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第三电容,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五节点;第十四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输出负极端;其中,所述第二节点接地。因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纯电阻构成限流检测电路,并通过外围元件组成多重保护,大大提高限流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本安电路过流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以下将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以下说明仅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阐述,不应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见图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本安电路过流保护电路100的结构示意图。该本安电路过流保护电路100包括输入正极端IN+、输入负极端IN-、二极管ZD7、第一三极管Q12、第一电阻R48、第二电阻R40、第三电阻R39、第四电阻R62、第二三极管Q18、第五电阻R12、第六电阻R41、第七电阻R3、第三三极管Q6、第八电阻R13、第四三极管Q13、第九电阻R42、第一电容C5、第十电阻R46、第十一电阻R49、MOS管Q3、输出正极端OUT+及输出负极端OUT-。输入正极端IN+连接于第一节点1;输入负极端IN-连接于第二节点2;二极管ZD7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1,另一端连接于第三节点3;第一三极管Q12基极连接于第四节点4,射极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2;第一电阻R48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1;第二电阻R40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R48的另一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Q12的集电极;第三电阻R39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4,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3;第四电阻R62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4,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3;第二三极管Q18基极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R48及所述第二电阻R40之间,射极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1;第五电阻R12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Q18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于第五节点5;第六电阻R41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五节点5,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2;第七电阻R3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2,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3;第三三极管Q6射极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本安电路过流保护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本安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正极端,连接于第一节点;输入负极端,连接于第二节点;二极管,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另一端连接于第三节点;第一三极管,基极连接于第四节点,射极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第一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第二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三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第四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第二三极管,基极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及所述第二电阻之间,射极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第五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于第五节点;第六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五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第七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第三三极管,射极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基极连接于第六节点;第八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于第七节点;第四三极管,集电极连接于所述第七节点,基极连接所述第五节点,射极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第九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七节点;第一电容,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七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第十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六节点;第十一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六节点;MOS管,源极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栅极连接于所述第七节点;输出正极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输出负极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及所述MOS管的漏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本安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正极端,连接于第一节点;输入负极端,连接于第二节点;二极管,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另一端连接于第三节点;第一三极管,基极连接于第四节点,射极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第一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第二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三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第四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第二三极管,基极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及所述第二电阻之间,射极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第五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于第五节点;第六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五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第七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第三三极管,射极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基极连接于第六节点;第八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于第七节点;第四三极管,集电极连接于所述第七节点,基极连接所述第五节点,射极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第九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七节点;第一电容,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七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第十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六节点;第十一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六节点;MOS管,源极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栅极连接于所述第七节点;输出正极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输出负极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及所述MOS管的漏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安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十二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二极管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安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十三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十二电阻及所述二极管之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安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容,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安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电容,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五节点。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郭开明田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科宏健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