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7871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其中,压缩机包括:第一级气缸,包括第一级压缩腔;第二级气缸,包括第二级压缩腔和储气腔,从第一级压缩腔内流出的制冷剂经储气腔进入第二级压缩腔内,储气腔的过流面积大于第一级压缩腔的出气口的面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制冷剂在压缩机气缸中阻力损失大导致压缩机功耗增加、性能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转子式双级增焓压缩机大多采用内置中压腔的结构形式,中压制冷剂通过增焓部件直接喷射到该中压腔,低压制冷剂经一级气缸压缩后也排入该中压腔,两部分制冷剂在中压腔混合后经中压流道进入二级气缸吸气口,由二级气缸吸入并压缩后排出高压制冷剂,由于高速中压制冷剂通过中压流道直接进入二级气缸吸气口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气流反窜,增大了中压流道的流阻和二级气缸吸气损失,同时二级气缸吸气流道较长且位于气缸高度中心的偏下位置,增加了二级气缸的吸气阻力,导致转子式双级增焓压缩机功耗增加、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冷剂在压缩机气缸中阻力损失大导致压缩机功耗增加、性能下降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第一级气缸,包括第一级压缩腔;第二级气缸,包括第二级压缩腔和储气腔,从第一级压缩腔内流出的制冷剂经储气腔进入第二级压缩腔内,储气腔的过流面积大于第一级压缩腔的出气口的面积。进一步地,储气腔的横截面包括第一弧形段、第二弧形段及连接在两者之间的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沿第二级气缸的周向延伸。进一步地,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为相对设置的两个半圆形,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均为弧线。进一步地,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同轴设置,第一连线同时与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相切,第二连线同时与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相切。进一步地,储气腔为沿轴向贯通第二级气缸的通孔,第二级压缩腔的吸气口设置在储气腔的侧壁上。进一步地,第二级压缩腔的吸气口的中心到第二级气缸的上端面的距离与第二级压缩腔的吸气口的中心到第二级气缸的下端面的距离相等。进一步地,第二级压缩腔的吸气口呈腰圆形。进一步地,压缩机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级气缸的下方的下法兰,下法兰中设置有中压腔,第一级气缸中设置有中压流道,从第一级压缩腔内流出的制冷剂经中压腔和中压流道再进入储气腔。进一步地,中压流道靠近第一弧形段设置,第二级压缩腔的吸气口靠近第二弧形段设置。进一步地,第一级气缸和第二级气缸中间还设置有隔板,隔板上设置有流通孔,从中压流道流出的制冷剂经流通孔进入储气腔。进一步地,流通孔的横截面形状与储气腔的横截面形状相同。进一步地,压缩机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级气缸和第二级气缸中间的隔板,隔板中设置有中压腔,从第一级压缩腔内流出的制冷剂经中压腔再进入储气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压缩机为上述的压缩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制冷剂从第一级气缸的第一级压缩腔经储气腔进入第二级气缸的第二级压缩腔。由于储气腔的过流面积大于第一级压缩腔的出气口的面积,制冷剂流体在进入储气腔后流速降低、压力下降,在储气腔的缓冲作用下平稳地进入第二级压缩腔,减少了制冷剂的反向窜动,降低了制冷剂在流动过程中的流阻损失,提高了第二级气缸的吸气效率,保证了压缩机的工作性能。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缩机的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压缩机的部分结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的压缩机的第二级气缸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的第二级气缸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4的第二级气缸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以及图6示出了图2的压缩机的下法兰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第一级气缸;11、第一级压缩腔;13、中压流道;20、第二级气缸;21、第二级压缩腔;22、储气腔;22a、第一弧形段;22b、第二弧形段;22c、第一连线;22d、第二连线;23、吸气口;30、下法兰;31、中压腔;40、隔板;41、流通孔;92、增焓部件;93、分液器部件;98、下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绝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压缩机包括第一级气缸10和第二级气缸20。其中,第一级气缸10包括第一级压缩腔11,第二级气缸20包括第二级压缩腔21和储气腔22。从第一级压缩腔11内流出的制冷剂经储气腔22进入第二级压缩腔21内,储气腔22的过流面积大于第一级压缩腔11的出气口的面积。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制冷剂从第一级气缸10的第一级压缩腔11经储气腔22进入第二级气缸20的第二级压缩腔21。由于储气腔22的过流面积大于第一级压缩腔11的出气口的面积,制冷剂流体在进入储气腔22后流速降低、压力下降,在储气腔22的缓冲作用下平稳地进入第二级压缩腔21,减少了制冷剂的反向窜动,降低了制冷剂在流动过程中的流阻损失,提高了第二级气缸20的吸气效率,保证了压缩机的工作性能。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压缩机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级气缸10的下方的下法兰30,下法兰30中设置有中压腔31,中压腔31通过下盖板98密封。第一级气缸10中设置有中压流道13,从第一级压缩腔11内流出的制冷剂经中压腔31和中压流道13再进入储气腔22。如图中虚线箭头指示方向,本实施例的压缩机通过分液器部件93吸入的制冷剂,制冷剂由第一级气缸10吸入并在第一级气缸10中进行一级压缩后排出至中压腔31。增焓部件92吸入的中压制冷剂同样喷射到中压腔31,两部分制冷剂在中压腔31充分混合后经过中压流道13进入储气腔22,第二级气缸20的吸气口23,由第二级气缸20吸入并在第二级压缩腔21中进行二级压缩后排出。在现有的压缩机中,由于高速中压制冷剂通过中压流道直接进入第二级气缸的吸气口,会产生一定的气流反窜,增大了中压流道的流阻和第二级气缸的吸气损失,影响压缩机的吸气效率和性能。而在本实施例中,储气腔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级气缸(10),包括第一级压缩腔(11);第二级气缸(20),包括第二级压缩腔(21)和储气腔(22),从所述第一级压缩腔(11)内流出的制冷剂经所述储气腔(22)进入所述第二级压缩腔(21)内,所述储气腔(22)的过流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级压缩腔(11)的出气口的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级气缸(10),包括第一级压缩腔(11);第二级气缸(20),包括第二级压缩腔(21)和储气腔(22),从所述第一级压缩腔(11)内流出的制冷剂经所述储气腔(22)进入所述第二级压缩腔(21)内,所述储气腔(22)的过流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级压缩腔(11)的出气口的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腔(22)的横截面包括第一弧形段、第二弧形段及连接在两者之间的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所述第一连线和所述第二连线沿所述第二级气缸(20)的周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二弧形段为相对设置的两个半圆形,所述第一连线和所述第二连线均为弧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线和所述第二连线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连线同时与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二弧形段相切,所述第二连线同时与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二弧形段相切。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腔(22)为沿轴向贯通所述第二级气缸(20)的通孔,所述第二级压缩腔(21)的吸气口(23)设置在所述储气腔(22)的侧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压缩腔(21)的吸气口(23)的中心到所述第二级气缸(20)的上端面的距离与所述第二级压缩腔(21)的吸气口(23)的中心到所述第二级气缸(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晓飞赵旭敏闫婷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