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风机焗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7571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风机焗炉,包括炉体、设置于炉体内的加热装置和风机,所述炉体包括热风控制机构和干燥室,热风控制机构包括加热室和与加热室连通的热风导向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加热室,所述风机设置于热风导向装置,所述热风导向装置设置有与干燥室相通的导风口,所述干燥室的两侧壁设有与加热室连通的循环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双风机焗炉,空气在加热室加热后形成热空气,风机将热空气沿导向板的方向吹至干燥室,形成均匀强劲的热风,快速烘干表面水分,避免工件干燥后残留水渍;热风经过焗炉侧壁循环通道回流到加热室,形成热风循环使用效果,能够利用热风剩余热量,节省能源,并提高干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风机焗炉
本技术涉及电镀、铝阳极氧化等表面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双风机焗炉。
技术介绍
在电镀或铝阳极氧化生产过程中,通常生产加工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对清洗完成后的工件进行高温干燥处理,但是干燥后容易残留水渍。随着表面处理行业的发展,自动生产线产能越来越大,自动生产线内干燥装置的体积也随之增大。目前常用的自动生产线内焗炉的制造方法一般是在封闭的干燥室或隧道内,设置空气加热装置,然后通过风机将热风吹至干燥室或隧道内,使工件能够干燥。但由于自动生产线向高产能发展,干燥装置长度需达到5米长,干燥的工件数量和面积增加,通过上述方法难以有效确保焗炉内各个位子的温度均匀性,同时由于焗炉长度达5米,焗炉尾部风力不足,以至于焗炉内工件不能够快速同步干燥,工件表面就有残留的水渍,影响工件表面质量及生产线产能。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20144280.X的专利公布了一种热风循环烘干装置,其将烘干室的热风通过管道重新进入热风控制机构,使热量得到循环使用。但仍然无法解决工件表面干燥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双风机焗炉,空气在加热室加热后形成热空气,风机将热空气沿导向板的方向吹至干燥室,形成均匀、强劲的热风,快速烘干表面水分,避免工件干燥后残留水渍;热风经过焗炉侧壁的循环通道回流到加热室,形成热风循环使用效果,能够利用热风剩余热量,节省能源,并提高干燥效率。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风机焗炉,包括炉体、设置于炉体内的加热装置和风机,所述炉体包括热风控制机构和干燥室,热风控制机构包括加热室和与加热室连通的热风导向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加热室,所述风机设置于热风导向装置,所述热风导向装置设置有与干燥室相通的导风口,所述干燥室的两侧壁设有与加热室连通的循环通道。其中,所述干燥室上方设置有用于防止干燥室内热量流失的自动开合炉门。其中,所述自动开合炉门设有用于排除干燥室内水蒸汽的排气口。其中,所述导风口设有用于引导热风流向的导向板。其中,所述炉体的炉壁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内层、保温层和外层。其中,所述干燥室内设置有用于承载导电樑、挂具及工件的承座。其中,所述双风机焗炉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加热装置、风机和自动开合炉门电连接。其中,所述干燥室设置有用于监控干燥室内温度的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与控制机构电连接。其中,所述热风控制机构设置有两个热风导向装置,两个热风导向装置分别位于加热室的上侧和下侧。其中,所述双风机焗炉的底板设有排水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本技术的一种双风机焗炉,空气在加热室加热后形成热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吹至干燥室形成热风,热风经过焗炉侧壁的循环通道回流到加热室,保证热风均匀流动,能够利用热风剩余热量,节省能源,并提高干燥效率;二:本技术的在风机出风口设置了导向板,导向板可根据需要调节方向,以控制热风方向,使之形成均匀、强劲的热风,加快干燥速度,提升干燥效果,避免工件干燥完表面残留水渍;三:本技术的干燥室上方设置有自动开合炉门,防止热量流失,炉门设有排气口,用于排除干燥室内水分蒸发所形成的水蒸汽,使干燥室内保持干燥,提高干燥效率;四:本技术的炉体设置底部斜坡排水,便于排出工件带入到干燥槽内的水份,避免增加干燥室内的湿度;五:本技术可在焗炉一端拉出整组风机进行保养或维修,无需进入2.5米深的焗炉内操作,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六:本技术加热、干燥过程全部采用自动化操作及监控,可根据需要设定焗炉内温度,并会在控制界面实时显示温度值。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炉体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炉体;11——加热室;12——热风导向装置;13——干燥室;131——循环通道;132——排气口;133——承座;14——炉体;141——内层;142——保温层;143——外层;2——加热装置;3——风机;4——导风口;41——导向板;5——温控装置;6——自动开合炉门。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双风机焗炉,包括炉体1、设置于炉体1内的加热装置2和风机3,所述炉体1包括热风控制机构12和干燥室13,热风控制机构12与干燥室13通过导风口4连通,热风控制机构12包括加热室11和与加热室11连通的热风导向装置12,所述加热装置2设置于加热室11,所述风机3设置于热风导向装置12,所述热风导向装置12设置有与干燥室13相通的导风口4,所述干燥室13的两侧壁设有与加热室11连通的循环通道13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双风机焗炉,空气在加热室11加热后形成热空气,热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由加热室11输送到热风导向装置12并吹至干燥室13,并在干燥室13的另一端回流到循环通道131,热风经过循环通道131继续回流到加热室11,使热风能够被继续利用,保证热风均匀流动,利用剩余热量,节省能源,并提高干燥效率。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所述干燥室13上方设置有用于防止干燥室13内热量流失的自动开合炉门6,自动开合炉门6上设有用于排除干燥室13内水蒸汽的排气口132。进行干燥时,自动开合炉门6关闭,保证干燥室13内热量的流失,增加干燥效果,同时自动开合炉门6设置于干燥室13上方,自动开合炉门6设置有排气口132,热风对工件进行干燥后形成水蒸汽,水蒸汽在排气口132中排出干燥室13,使干燥室13保持一定的干燥程度,增加干燥效果。如图1所示,本技术炉体1设有位于导风口4一侧并用于导风的导向板41。导向板41能够旋转,使导风口4的风向能够根据不同的干燥情况进行调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炉体1的炉壁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内层141、保温层142和外层143。内层141和外层143为金属材质,使焗炉具有很好的机械强度,保温层142能够防止热量散发到炉体外,增加干燥效果,节省能源。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干燥室13内设置有用于承载待干燥物的承座134。承座134用于承载导电樑、工件和挂具,能够使悬挂物一起干燥,操作简单。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焗炉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加热装置2、风机3和自动开合炉门6电连接。控制机构能够根据干燥情况对加热装置2和风机3进行调控,增加或降低温度,增加或减少风量,进行干燥时对自动开合炉门6进行控制,自动开合炉门6为气动控制,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实现关闭,防止热量散失。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构为PLC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本技术干燥室13设置有用于监控干燥室13内的温控装置5,所述温控装置5与控制机构电连接。当热风温度低于一定的温度时,温控装置5给信号控制机构,控制机构给信号加热装置2,使加热装置2进行加热,使干燥室13内温度上升。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热风控制机构设置有两个热风导向装置12,两个热风导向装置12分别位于加热室11的上侧和下侧,设置有两个热风导向装置12,增加热风的风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风机焗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风机焗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设置于炉体内的加热装置和风机,所述炉体包括热风控制机构和干燥室,热风控制机构包括加热室和与加热室连通的热风导向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加热室,所述风机设置于热风导向装置,所述热风导向装置设置有与干燥室相通的导风口,所述干燥室的两侧壁设有与加热室连通的循环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风机焗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设置于炉体内的加热装置和风机,所述炉体包括热风控制机构和干燥室,热风控制机构包括加热室和与加热室连通的热风导向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加热室,所述风机设置于热风导向装置,所述热风导向装置设置有与干燥室相通的导风口,所述干燥室的两侧壁设有与加热室连通的循环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风机焗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室上方设置有用于防止干燥室内热量流失的自动开合炉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风机焗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开合炉门设有用于排除干燥室内水蒸汽的排气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风机焗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口设有用于引导热风流向的导向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风机焗炉,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广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庞思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