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快装采暖地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74777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化快装采暖地面结构,属于采暖技术领域,包括结构基础层以及位于结构基础层上的装饰层,结构基础层和装饰层之间,自上向下依次为散热层,地暖层以及架空层,架空层内铺设有管线系统,架空层包括位于地暖层和结构基础层之间的木龙骨框架以及高度可调的地脚组件,木龙骨框架位于结构基础层和墙面的夹角处,地暖层包括若干分体式的地暖模块以及铺设在地暖模块上的供热管,地暖模块之间通过地脚组件分隔形成缝隙,缝隙内填充有发泡胶,地暖模块的上表面开设有供热管铺设的蛇形的地暖沟槽。其具有快速安装,耗时短,安装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快装采暖地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采暖
,特别涉及一种木块化快装采暖地面结构。
技术介绍
地板采暖因为其节能环保,室内温度均匀越来越受到青睐,自下而上形成合理的温度梯度也提高了居住时的舒适程度。目前的地板供暖的结构,依次自下到上为保温层,地暖管道、混凝土填充层和表面装饰层,地暖管道通过卡固定件固定在保温层上,然后填充混凝土填充层,最后铺上表面的装饰层,但是此种方法繁琐,耗时长,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快速采暖地面结构,其具有快速安装,耗时短,安装效率高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模块化快装采暖地面机构,包括结构基础层以及位于结构基础层上的装饰层,结构基础层和装饰层之间,自上向下依次为散热层,地暖层以及架空层,架空层内铺设有管线系统,架空层包括位于地暖层和结构基础层之间的木龙骨框架以及高度可调的地脚组件,木龙骨框架位于结构基础层和墙面的夹角处,地暖层包括若干分体式的地暖模块以及铺设在地暖模块上的供热管,地暖模块之间通过地脚组件分隔形成缝隙,缝隙内填充有发泡胶,地暖模块的上表面开设有供热管铺设的蛇形的地暖沟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饰层与结构基础层之间留有架空层,可自由排管布线。解决内装修管道线路横向设置的问题,使房间更隔音更保温。通过模块化的地暖模块,使铺设地暖的施工快捷,通过地脚组件调整地表水平,水平精确,并且施工工期短,安装效率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地脚组件通过自攻螺钉与地暖模块固定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自攻螺钉将地暖模块固定,防止支撑台因为震动与地暖模块之间发生位置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地暖模块的上表面设置有凹腔,凹腔内由保温材料填充形成的保温层,地暖沟槽开设在保温层上,保温层的表面铺设有镀锌钢板,所述镀锌钢板与地暖模块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地暖模块内设置有保温层,从而防止热度从地暖模块的底端逸出,造成热量的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保温层的厚度不小于地暖沟槽的深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保温层将供热管包住,从而保证供热管的热量不经地暖模板的底端流失,使其通过表面的镀锌钢板将热量传递到装饰面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地暖沟槽的槽口贴有铝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地暖模块能够更好的从供热管上吸收热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地暖模块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第一地暖模块和位于第一地暖模块两端的第二地暖模块,第一地暖模块上开设有条状沟槽,第二地暖模块(62)上开设有弧形沟槽,弧形沟槽与条状沟槽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条状沟槽和弧形沟槽,使供热管能够均匀布满在地暖模块上,从而使地暖模块受热均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架空层内填充有保温材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保温材料,能够有效的避免热量从地暖模块直接传递到结构基础层上,从而造成热量的散逸。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木龙骨框架通过膨胀螺钉固定在墙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木龙骨框架的连接稳定性,防止地暖模块震动时,造成木龙骨框架发生位移错位。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装饰层与结构基础层之间留有架空层,可自由排管布线。解决内装修管道线路横向设置的问题;2、通过在架空层填充保温材料,使房间更隔音更保温;3、通过模块化的地暖模块,使铺设地暖的施工快捷,通过地脚组件调整地表水平,水平精确,并且施工工期短,安装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模块化快装采暖地面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模块化快装采暖地面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地暖模块的俯视图;图4是地暖模块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地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地脚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8是地脚组件的剖视图。图中,1、结构基础层;2、墙面;3、装饰层;4、散热层;5、供热管;6、地暖模块;61、第一地暖模块;62、第二地暖模块;63、地暖沟槽;631、条状沟槽;632、弧形沟槽;64、保温层;65、镀锌钢板;7、木龙骨框架;8、地脚组件;81、固定座;811、滑槽;82、移动套;821、凸块;8211、滚槽;822、滚珠;83、支撑台;831、限位柱;832、通孔;84、丝杠;841、内六方孔;85、橡胶垫;86、轴承;9、管线系统;10、架空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模块化快装采暖地面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基础机构层,结构基础层1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在结构基础层的上方,自上向下依次使装饰层3、散热层4、供热管5、地暖模块6以及架空层10。架空层10包括位于结构基础层1和墙面2夹角处的木龙骨框架7以及用于支撑地暖模块6的高度可调节的地脚组件8,木龙骨框架7通过膨胀螺钉固定在墙面2上。通过木龙骨框架7和地脚组件8使地暖模块6与基础机构层之间留有间距形成架空层10,架空层10的内部铺设有管线系统以及填充保温材料,从而方便管线系统的铺设,同时起到保温、隔声减震的好处。如图3所示,地暖模块6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第一地暖模块61以及位于第一地暖模块61两端的第二地暖模块62。其中地暖模块6由钢材制成,在第一地暖模块61和第二地暖模块62的上表面开设有蛇形的地暖沟槽63,其中地暖沟槽63包括开设在第一地暖模块61表面上的条状沟槽631和开设在第二地暖模块62表面的弧形沟槽632,其中条状沟槽631与弧形沟槽632想连通,通过条状沟槽631和弧形沟槽632,形成蛇形的地暖沟槽63。如图4、图5所示,地暖模块6开设有地暖沟槽63的一侧设置有凹腔,凹腔内填充有保温材料从而形成保温层64,凹腔的深度不小于地暖沟槽63的深度,在凹腔的表面,设置有镀锌钢板65,镀锌钢板65铺设在地暖沟槽63的两侧以及地暖沟槽63的表面从而将保温层64封闭在地暖模块6的凹腔内,镀锌钢板65与地暖模块6固定连接。如图6、图7所示,地脚组件8包括固定座81,固定座81为开口朝向上方的筒状结构,在固定座81的开口处,滑动连接有移动套82,在移动套82远离固定座8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台83,支撑台83套设在移动套82的顶端。在固定座81的内部,回转连接有带动移动套82在固定座81内进行垂直往复运动的丝杠84,丝杠84与移动套82螺纹连接。在固定座81的底端,设置有橡胶垫85,橡胶垫85固定连接在橡胶垫85的底端。如图7、图8所示,在固定座81的内部侧壁相对的位置上,开设有滑槽811,滑槽811的长度方向与固定座81的高度方向相同。在移动套82的外部侧壁相对的位置上伸出有与滑槽811相配合的凸块821,凸块821与移动套82一体设置,凸块821与滑槽811滑动连接。在凸块821靠近滑槽811槽底的一端表面,开设有滚槽8211,滚槽8211内设置有滚珠822,滚珠822与滑槽811的槽底之间滚动连接。通过滚珠822与滑槽811的滚动连接,从而减小凸块821与滑槽811之间的摩擦力,使移动套82在固定座81内移动时更轻松顺畅。如图7、图8所示,丝杠84通过轴承86回转连接在固定座81的底端,轴承86固定连接在固定座81的底部。丝杠84远离固定座81底端的一端穿过移动套82的中轴线露在外侧,丝杠84与移动套82螺纹连接。在丝杠远离固定座81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模块化快装采暖地面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化快装采暖地面结构,包括结构基础层(1)以及位于结构基础层(1)上的装饰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基础层(1)和装饰层(3)之间,自上向下依次为散热层(4),地暖层以及架空层(10),所述架空层(10)内铺设有管线系统(9),所述架空层(10)包括位于地暖层和结构基础层(1)之间的木龙骨框架(7)以及高度可调的地脚组件(8),所述木龙骨框架(7)位于结构基础层(1)和墙面(2)的夹角处,所述地暖层包括若干分体式的地暖模块(6)以及铺设在地暖模块(6)上的供热管(5),所述地暖模块(6)之间通过地脚组件(8)分隔形成缝隙,所述缝隙内填充有发泡胶,所述地暖模块(6)的上表面开设有供热管(5)铺设的蛇形的地暖沟槽(6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快装采暖地面结构,包括结构基础层(1)以及位于结构基础层(1)上的装饰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基础层(1)和装饰层(3)之间,自上向下依次为散热层(4),地暖层以及架空层(10),所述架空层(10)内铺设有管线系统(9),所述架空层(10)包括位于地暖层和结构基础层(1)之间的木龙骨框架(7)以及高度可调的地脚组件(8),所述木龙骨框架(7)位于结构基础层(1)和墙面(2)的夹角处,所述地暖层包括若干分体式的地暖模块(6)以及铺设在地暖模块(6)上的供热管(5),所述地暖模块(6)之间通过地脚组件(8)分隔形成缝隙,所述缝隙内填充有发泡胶,所述地暖模块(6)的上表面开设有供热管(5)铺设的蛇形的地暖沟槽(6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快装采暖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脚组件(8)通过自攻螺钉与地暖模块(6)固定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快装采暖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暖模块(6)的上表面设置有凹腔,所述凹腔内由保温材料填充形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弘葛文宇郭宏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房修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