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板及挂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980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挂板及挂件,所述挂板包括挂板本体,所述挂板本体的上部通过冲压形成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所述第一分部包括连接板和转接板,所述连接板形成槽口,所述转接板设置在所述槽口的上部,所述第二分部的上端形成卡接槽,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分部相连,所述第一分部与第二分部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挂板本体的底端设有连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挂板的各构件通过挂板本体冲压成型,第一分部冲压形成的槽口的余料的作为第二分部,而第二分部冲压形成的卡接槽的余料在第一分部上作为转接板,设计巧妙,且加工工艺简单,减少原材料的浪费,节约成本,同时挂板作为完整的整体,各部分的连接点无薄弱点,整体受力和传力更为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挂板及挂件
本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挂板、挂件以及挂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保温装饰挂板是一种新型节能环保装饰材料,正被广泛应用于绿色节能建筑中承担外墙的保温与装饰功能。此类装饰挂板在工程应用中通常边部开槽或有龙骨固定进行安装,通常普遍存在成本过高、精度较低,对施工人员技术能力依赖过大的相关技术难题。上述的装饰板因其结构较复杂且面密度较大无法像普通瓷砖装饰一样直接粘贴,而是采用挂接的方式进行安装锚固,传统的挂接多为L型或Z型的限位锚固件,这一类型锚固件一端通过螺栓直接与基层混凝土墙体连接,另一端卡在挂板装饰结构侧边凹槽中起限位及承力作用。现有技术中,专利CN202718344U公开了一种墙面装饰板连接挂件,包括墙体固定单元、装饰板固定单元以及调整活动连接单元,墙体固定单元固定连接在墙体上,装饰板固定单元固定连接在墙面装饰板上,调整活动连接单元活动连接在墙体固定单元与该装饰板固定单元之间,调整活动连接单元包括位置调节部分以及活动连接部分,墙体固定单元连接在该位置调节部分的一端,活动连接部分连接在该位置调节部分的另外一端;专利CN204252342U公开了一种设置于上幕墙面板、下幕墙面板和幕墙背面的龙骨之间的单向限位幕墙组合连接挂件,包括上挂件、下挂件、固定装置及限位构件;下挂件具有一主体部和两侧的两延伸片,该主体部前端安装于下幕墙面板上端,后端通过固定装置可调节的固定于龙骨上;上挂件安装于上幕墙面板下端并与下挂件固定;限位构件为一长条状结构,与该下挂件上的两延伸片相配合并可调节的固定于下挂件下方,其中该限位构件与下挂件的下表面及下幕墙面板背面相抵接。上述的两种挂接件,根据其结构特点可知,不仅结构复杂,挂接件受力主要受剪和受弯矩,挂接件各部位受力不均匀,传力效率较差,同时易造成挂接件变形。综上所述,亟需开发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成本节约、安装后主要承受拉力荷载的挂板以及挂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成本节约、安装后主要承受拉力荷载的挂板以及挂件。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挂板,包括挂板本体,所述挂板本体的上部通过冲压形成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所述第一分部包括连接板和转接板,所述连接板形成槽口,所述转接板设置在所述槽口的上部,所述第二分部的上端形成卡接槽,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分部相连,所述第一分部与第二分部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挂板本体的底端设有连接部。本技术的挂板的各构件通过挂板本体冲压成型,第一分部冲压形成的槽口的余料的作为第二分部,而第二分部冲压形成的卡接槽的余料在第一分部上作为转接板,设计巧妙,且加工工艺简单,减少原材料的浪费,节约成本,同时挂板作为完整的整体,各部分的连接点无薄弱点,整体受力和传力更为合理。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卡接槽以及连接部分别用于连接和限定上外挂板的下部和下外挂板的上部,连接板、转接板通过固定件与墙体相连,挂板承受的来自于外挂板的荷载通过连接板传递给墙体,在外挂板落位时,其锚固在外挂板下部的连接件卡接入所述卡接槽中,然后用紧固件固定,安装简便,外挂板的上部通过连接件与连接部相连,卡接槽主要用于限定外挂板的水平位移,连接部主要用于承受并传递外挂板的重力荷载。本技术的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的夹角为锐角,如此,改变现有技术中挂件主要承受剪力和弯矩力的受力方式,外挂板的荷载在连接板上主要体现为拉力,且连接板与第二分部的夹角的角度越小,连接板承受的荷载表现为的拉力更为明显,承受的剪力和弯矩力更弱,充分利用钢材抗拉能力强的特性,且挂件本身不会由于承受剪力和弯矩力而变形,可适当减少连接板和挂板的厚度,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所述槽口的冲压余料成型为第二分部,所述卡接槽的冲压余料成型为转接板。在挂板的成型过程中,根据挂板的尺寸和形状制备冲压模具,如上所述,冲压成型后槽口的冲压余料成型为第二分部,所述卡接槽的冲压余料成型为转接板,设计巧妙,减少原材料的浪费,挂板整体受力传力性能好。进一步,所述转接板与所述连接板垂直设置,所述转接板设有通孔。转接板设置通孔便于连接固定件,通过固定件与墙体相连。进一步,所述第一分部与第二分部的夹角介于25°~45°之间。如此设置,一方面尽可能的保证连接板承受的荷载为拉力,另一方面尽可能的保证二者之间的夹角不会太小,保证操作空间,便于外挂板的吊装以及挂板的安装和连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挂件,所述挂件包括固定件、至少两个连接件以及上述任一所述的挂板,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转接板相连,所述的两个连接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卡接槽内。如此,在外挂板落位时,其锚固在外挂板下部的连接件卡接入所述卡接槽中,然后用紧固件固定,安装简便,外挂板的上部通过连接件与连接部相连,卡接槽主要用于限定外挂板的水平位移,连接部主要用于承受并传递外挂板的重力荷载;固定件用于与墙体相连。进一步,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板和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与固定板相连,另一端与转接板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转接板之间的间距可调。如此设置,固定板用于连接墙体,通过调节固定板与转接板之间的间距,即调节固定件安装位置和转接板之间的距离,一方面便于外挂板的装配,解决施工过程中误差大、导致挂件无法连接的问题,降低工人施工难度,同时降低对预制外挂板的精度要求,另一方面可用于调节外挂板的平整度。进一步,所述转接板设有通孔,所述调节螺杆穿接所述通孔后与第一调节螺母相连,所述第一调节螺母设置在所述转接板的下部。第一调节螺母的设置,一方面可通过调节固定板和转接板之间调节螺杆的长度来控制固定板和转接板之间的间距,另一方面起到限位作用,固定连接板的位置,阻止其向下移动,同时将连接板承受拉力的传递给调节螺杆和固定板。进一步,所述转接板的上部设有第二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杆依次穿接第二调节螺母、通孔和第一调节螺母。第二调节螺母的设置,与第一调节螺母协同作用,将转接板夹持在二者之间,彻底限定转接板的位置,防止外挂板在外力如风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进一步,所述调节螺杆为T型螺杆,所述固定板与所述T型螺杆的螺头铰接。如此设置,所述调节螺杆可沿固定板转动,便于调节固定板与连接板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便于外挂板的装配,解决施工过程中误差大、导致挂件无法连接的问题,降低工人施工难度,同时降低对预制外挂板的精度要求,同时,上述的活动连接方式可起到一定的减震耗能的作用。进一步,所述连接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件为锚栓,所述锚栓包括锚固头、螺杆以及与螺杆配合使用的螺帽,所述螺杆穿接所述连接孔。如此设置,在装配过程中,可先将锚栓的锚固头连接或锚固在外挂板中,外挂板吊装时,完成锚栓与挂板的连接以及固定件与挂板的连接即可完成外挂板的安装。进一步,所述固定板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水平设置的腰型孔。如此设置,综合上述的技术特征,本技术的挂件可在竖向、横向和纵向三个方向实现可调,可实现多方位调节,解决施工过程中误差大、导致挂件无法连接的问题,降低工人施工难度。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挂板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挂板及挂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挂板,包括挂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板本体的上部通过冲压形成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所述第一分部包括连接板和转接板,所述连接板形成槽口,所述转接板设置在所述槽口的上部,所述第二分部的上端形成卡接槽,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分部相连,所述第一分部与第二分部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挂板本体的底端设有连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板,包括挂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板本体的上部通过冲压形成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所述第一分部包括连接板和转接板,所述连接板形成槽口,所述转接板设置在所述槽口的上部,所述第二分部的上端形成卡接槽,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分部相连,所述第一分部与第二分部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挂板本体的底端设有连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的冲压余料成型为第二分部,所述卡接槽的冲压余料成型为转接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与所述连接板垂直设置,所述转接板设有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部与第二分部的夹角介于25°~45°之间。5.一种挂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至少两个连接件以及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挂板,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转接板相连,所述的两个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大有孙栋良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