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热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831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热熔釜,包括:内釜、外釜和电热源;所述内釜和外釜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电热源设置于所述空隙内。内釜盛装需要加热的涂料,内釜和外釜之间的间隙注入导热液体,经由电热源加热使导热液体升温,依靠导热液体的热传递将热量传递到内釜加热内釜内所盛的涂料。相比于传统的加热方式,该种加热方式由于避免了明火加热的加热方式,所以安全清洁;另一方面,通过导热介质的间接加热,可以在同一时间均匀加热涂料,避免了涂料局部受热,烧焦而影响涂料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热熔釜
本技术涉及道路划线设备
,具体是一种热熔釜。
技术介绍
道路施工中,道路上的标志线是用热熔釜将对应颜色的粉末涂料加热融化后浇筑于路面所成。中国专利:201521142980.5公开了一种热熔釜技术,该热熔釜采用柴油作为燃料,从热熔釜的地面点燃柴油明火加热。一方面,以上明火加热,一旦柴油泄漏安全隐患较大;另一方面,热源从热熔釜的底部进入,对于盛放于热熔釜内的涂料而言,不能做到使燃料同时均匀加热,比较容易出现釜内底部的涂料加热完成,而上部的涂料还没有完成的情况,继续加热则会导致底部涂料烧焦而上部材料还没有完全划开,这必将大大降低融化后的涂料质量,从而会影响划线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热熔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热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釜、外釜和电热源;所述内釜和外釜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电热源设置于所述空隙内。内釜盛装需要加热的涂料,内釜和外釜之间的间隙注入导热液体,经由电热源加热使导热液体升温,依靠导热液体的热传递将热量传递到内釜加热内釜内所盛的涂料。相比于传统的加热方式,该种加热方式由于避免了明火加热的加热方式,所以安全清洁;另一方面,通过导热介质的间接加热,可以在同一时间均匀加热涂料,避免了涂料局部受热,烧焦而影响涂料的质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釜和外釜为一体成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釜可拆卸安装于外釜内部,所述内釜的外轮廓小于所述外釜的内轮廓,所述内釜放置于外釜内。内釜可拆卸,便于在施工作业完成后的清洗工作,另外,可以将外釜的体积做的大一点,内釜设置不同规格的尺寸,可以根据划线长度大小选择涂料从而选择相应规格的内釜,避免使用在需要少量涂料的场合而使用过大的内釜造成电能的浪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釜和外釜的截面均为圆形,内釜截面直径小于所述外釜的截面直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热源为弯曲导热棒,弯曲导热棒的两个端点为接线端;所述导热棒内部空心,内置电热丝且电热丝和导热棒内壁之间填充绝缘材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材料为氧化镁粉末。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将导热棒浸入间隙的导热介质然后通电即可,导热棒的数量可以根据加热所需要的速度而适当增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曲导热棒为可置于空隙的螺旋结构。螺旋式结构的导热棒置于空隙中的导热介质,其围绕着内釜于竖直方向盘旋,不仅可以增加热源的长度也可以使热源分散于空隙内使其从各个立体方位同时加热,不仅可以节约加热时间也可以使加热更均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釜外壁设有与该外壁具有间隙的导线架,所述的电热源对应于导线架的位置自由放置,导线串入导线架。自由放置的电热源可以通过导线端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新型热熔釜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新型热熔釜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新型热熔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热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釜10、外釜20和电热源30;内釜10和外釜20之间设有空隙40;电热源30设置于所述空隙40内。内釜10和外釜20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是可拆卸分离结构,具体地说,内釜10可拆卸安装于外釜20内,内釜10的外轮廓小于外釜20的内轮廓,内釜10放置于外釜20内,由于内釜10的外轮廓小于外釜20的内轮廓,将内釜10放置入外釜20后,内釜10和外釜20之间可以围成空隙40。具体的结构,可以是:内釜10和外釜20的截面均为圆形,内釜10截面直径小于所述外釜20的截面直径;他们的截面也可以是方形,内釜10和外釜20两个同心圆重合,他们之间的空隙40可均匀分布。在使用的时候,内釜10盛装需要加热的涂料,内釜10和外釜20之间的空隙40注入导热介质,具体的导热介质可以是矿物质油或者自来水。经由电热源30加热使导热液体升温,依靠导热液体的热传递将热量传递到内釜10加热内釜10内所盛的涂料。相比于传统的加热方式,该种加热方式由于避免了明火加热的加热方式,所以安全清洁;另一方面,通过导热介质的间接加热,可以在同一时间均匀加热涂料,避免了涂料局部受热,烧焦而影响涂料的质量。对于电热源30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的“热得快”定制复合规格的导热棒,具体为电热源30为弯曲导热棒,弯曲导热棒的两个端点为接线端;导热棒内部空心,内置电热丝且电热丝和导热棒内壁之间填充诸如氧化镁粉末等绝缘材料。此种导热棒可以自由放置于空隙40内,其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使用便捷,采购方便。另外,还可以在外釜20外壁设置与该外壁具有间隙的导线架50,导热棒对应于导线架50的位置自由放置,导线串入导线架50。导热棒的导线可以穿过导线架50的间隙固定该导线棒的一端将该导线棒固定,防止其倾斜侵入导热介质内。参考图3,弯曲导热棒的结构还可以设计成可置于空隙40的螺旋结构,螺旋结构的始末端引出作为接线端子。螺旋式结构的导热棒置于空隙中的导热介质,其围绕着内釜于竖直方向盘旋,不仅可以增加热源的长度也可以使热源分散于空隙内使其从各个立体方位同时加热,不仅可以节约加热时间也可以使加热更均匀。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热熔釜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热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釜(10)、外釜(20)和电热源(30);所述内釜(10)和外釜(20)之间设有空隙(40);所述电热源(30)设置于所述空隙(40)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热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釜(10)、外釜(20)和电热源(30);所述内釜(10)和外釜(20)之间设有空隙(40);所述电热源(30)设置于所述空隙(4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釜(10)和外釜(20)为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釜(10)可拆卸安装于外釜(20)内,所述内釜(10)的外轮廓小于所述外釜(20)的内轮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热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釜(10)和外釜(20)的截面均为圆形,内釜(10)截面直径小于所述外釜(20)的截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思如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创科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