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方便的路缘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825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排水方便的路缘石,其包括位于夯实素土层上方的级配碎石层上的路缘石基座、以及安装在路缘石基座上的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明专利技术点在于:其还包括竖直设置在底座上且靠近绿化土层一侧的外侧挡水侧壁,设置在底座上且靠近路面铺装一侧的内侧过水侧壁,设置在外侧挡水侧壁与内侧过水侧壁之间的上沟槽,上沟槽用于一次排水,扣装在上沟槽上方且两端分别与外侧挡水侧壁上端和内侧过水侧壁上端连接的过滤网罩,进行粗过滤,将杂物阻挡,从而保持上沟槽的通畅无阻碍,扣装在过滤网罩上且一端内侧壁与外侧挡水侧壁外侧壁贴合连接的倒U型外护罩,拆装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水方便的路缘石
本技术涉及排水方便的路缘石。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公路行业快速发展,随着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工程质量成为主导,对于路缘石而言,除了满足强度要求,外观质量异常重要,而“内实外光,尺寸准确,线性顺直,色泽一致”的路缘石实为最佳。路缘石采用预制和滑模铺筑两种方式。预制施工法指人工在现场把预制好的路缘石砌在预先挖好的沟槽中。滑模施工法指新拌混凝土通过滑模机振动液化并同时密实成型,混凝土表面光滑,施工速度快,滑模施工由混凝土拌合站提供混凝土,所需工人很少,可节省经济成本,滑模铺筑的路缘石饱满光滑,线型易控制且强度满足要求,深得公路行业的青睐。另外,国内城市的经常出现排水问题,在暴雨天气时经常路面大量积水,导致交通堵塞,严重影响居民出行和经济发展,其中排水设施设计不合理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现有道路上使用的路缘石,由不透水的混凝土浇筑成,抗压强度低,设置于路两侧阻挡水流向人行道或绿化带,但是堵水并不能够真正的阻止水流,暴雨天气下,水仍然会越过路缘石,冲向人行道或绿化带,并且传统路缘石之间没有连接,容易破损、脱落、松动,容易给行人和车辆造成妨害甚至危害。传统路缘石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城市排水和日常使用。因此,目前急需一种能够快速排水、强度高并且不会松动脱落的路缘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排水方便的路缘石;详细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取得有益效果在后述内容以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容具体描述。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水方便的路缘石,包括位于夯实素土层上方的级配碎石层上的路缘石基座、以及安装在路缘石基座上的底座;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在于:其还包括竖直设置在底座上且靠近绿化土层一侧的外侧挡水侧壁,设置在底座上且靠近路面铺装一侧的内侧过水侧壁,设置在外侧挡水侧壁与内侧过水侧壁之间的上沟槽,上沟槽用于一次排水,扣装在上沟槽上方且两端分别与外侧挡水侧壁上端和内侧过水侧壁上端连接的过滤网罩,进行粗过滤,将杂物阻挡,从而保持上沟槽的通畅无阻碍,扣装在过滤网罩上且一端内侧壁与外侧挡水侧壁外侧壁贴合连接的倒U型外护罩,拆装方便,防止杂物落入,需要清理上沟槽时候,只需取下对应倒U型外护罩即可,另外设置在倒U型外护罩上或内侧过水侧壁上的反光的棱镜、以及罩在棱镜外侧的透光的亚格力外罩;起到反光警示的作用,成本低廉,方便提醒夜间行车,其效果优于在亚格力外罩或倒U型外护罩上贴反光条,其不易老化实现,拆装更换方便,耐腐蚀,不受雨水浸泡的影响。外侧挡水侧壁上端高于内侧过水侧壁上端;从而放置外侧雨水漫过后进入沟槽中,位于绿地带的雨水夹杂泥土等赃物,容易堵塞过滤网,其具体高度可根据当地降水量设定。倒U型外护罩的另一端内侧壁与内侧过水侧壁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粗滤进水间隙通道,在倒U型外护罩的底面与过滤网罩的顶面之间设置有通水间隙。通过折返的间隙通道,阻挡树叶、塑料袋等大件进入,从而保持过滤网罩的通透性。作为进一步改进,底座底部设置有拱形上凹槽,其工艺合理,节省水泥,在拱形上凹槽内有位于路缘石基座上的底部过水通槽,其实现二次通水,从而增加雨水排量,在底座上分布有竖直连通上沟槽与底部过水通槽的下水管,上沟槽中的雨水通过下水管进入底部过水通槽,在上沟槽底部设置有安装座,在安装座中部设置有位于下水管上端进口处的过滤网孔,因为底部过水通槽位于底座下部,其清理不方便,通过过滤网孔,实现二次过滤,减少泥沙的进入量,在安装座上对称设置有侧支架,在侧支架上设置有竖直通槽,在两个竖直通槽之间插装有转轴,在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分布叶片。以下水管中心线为基准,螺旋分布叶片在转轴上对称设置。作为优选,转轴与螺旋分布叶片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其漂浮与水面上,当雨水流过时候,驱动螺旋分布叶片在转轴上旋转,将从将存积在过滤网孔上的杂物给拨开,从而使得下水管通畅,排水方便。本技术既可以预制成型,也可以是现场制作,实现多级过滤,二次排水,自动清理,还可以夜间安全提醒。本技术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不限于此描述,为了更好的便于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夯实素土层;2、级配碎石层;3、路面铺装;4、绿化土层;5、路缘石基座;6、底座;7、外侧挡水侧壁;8、上沟槽;9、内侧过水侧壁;10、过滤网罩;11、倒U型外护罩;12、粗滤进水间隙通道;13、亚格力外罩;14、棱镜;15、拱形上凹槽;16、底部过水通槽;17、下水管;18、安装座;19、过滤网孔;20、侧支架;21、竖直通槽;22、转轴;23、螺旋分布叶片。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排水方便的路缘石,包括位于夯实素土层1上方的级配碎石层2上的路缘石基座5、以及安装在路缘石基座5上的底座6;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在于:其还包括竖直设置在底座6上且靠近绿化土层4一侧的外侧挡水侧壁7,设置在底座6上且靠近路面铺装3一侧的内侧过水侧壁9,设置在外侧挡水侧壁7与内侧过水侧壁9之间的上沟槽8,上沟槽8用于一次排水,扣装在上沟槽8上方且两端分别与外侧挡水侧壁7上端和内侧过水侧壁9上端连接的过滤网罩10,进行粗过滤,将杂物阻挡,从而保持上沟槽的通畅无阻碍,扣装在过滤网罩10上且一端内侧壁与外侧挡水侧壁7外侧壁贴合连接的倒U型外护罩11,拆装方便,防止杂物落入,需要清理上沟槽时候,只需取下对应倒U型外护罩11即可,另外设置在倒U型外护罩11上或内侧过水侧壁9上的反光的棱镜14、以及罩在棱镜14外侧的透光的亚格力外罩13;起到反光警示的作用,成本低廉,方便提醒夜间行车,其效果优于在亚格力外罩13或倒U型外护罩11上贴反光条,其不易老化实现,拆装更换方便,耐腐蚀,不受雨水浸泡的影响。外侧挡水侧壁7上端高于内侧过水侧壁9上端;从而放置外侧雨水漫过后进入沟槽中,位于绿地带的雨水夹杂泥土等赃物,容易堵塞过滤网,其具体高度可根据当地降水量设定。倒U型外护罩11的另一端内侧壁与内侧过水侧壁9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粗滤进水间隙通道12,在倒U型外护罩11的底面与过滤网罩10的顶面之间设置有通水间隙。通过折返的间隙通道,阻挡树叶、塑料袋等大件进入,从而保持过滤网罩10的通透性。作为进一步改进,底座6底部设置有拱形上凹槽15,其工艺合理,节省水泥,在拱形上凹槽15内有位于路缘石基座5上的底部过水通槽16,其实现二次通水,从而增加雨水排量,在底座6上分布有竖直连通上沟槽8与底部过水通槽16的下水管17,上沟槽中的雨水通过下水管进入底部过水通槽16,在上沟槽8底部设置有安装座18,在安装座18中部设置有位于下水管17上端进口处的过滤网孔19,因为底部过水通槽16位于底座下部,其清理不方便,通过过滤网孔19,实现二次过滤,减少泥沙的进入量,在安装座18上对称设置有侧支架20,在侧支架20上设置有竖直通槽21,在两个竖直通槽21之间插装有转轴22,在转轴22上设置有螺旋分布叶片23。以下水管17中心线为基准,螺旋分布叶片23在转轴22上对称设置。作为优选,转轴22与螺旋分布叶片23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其漂浮与水面上,当雨水流过时候,驱动螺旋分布叶片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排水方便的路缘石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水方便的路缘石,包括位于夯实素土层(1)上方的级配碎石层(2)上的路缘石基座(5)、以及安装在路缘石基座(5)上的底座(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直设置在底座(6)上且靠近绿化土层(4)一侧的外侧挡水侧壁(7)、设置在底座(6)上且靠近路面铺装(3)一侧的内侧过水侧壁(9)、设置在外侧挡水侧壁(7)与内侧过水侧壁(9)之间的上沟槽(8)、扣装在上沟槽(8)上方且两端分别与外侧挡水侧壁(7)上端和内侧过水侧壁(9)上端连接的过滤网罩(10)、扣装在过滤网罩(10)上且一端内侧壁与外侧挡水侧壁(7)外侧壁贴合连接的倒U型外护罩(11)、设置在倒U型外护罩(11)上或内侧过水侧壁(9)上的反光的棱镜(14)、以及罩在棱镜(14)外侧的透光的亚格力外罩(13);外侧挡水侧壁(7)上端高于内侧过水侧壁(9)上端;倒U型外护罩(11)的另一端内侧壁与内侧过水侧壁(9)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粗滤进水间隙通道(12),在倒U型外护罩(11)的底面与过滤网罩(10)的顶面之间设置有通水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方便的路缘石,包括位于夯实素土层(1)上方的级配碎石层(2)上的路缘石基座(5)、以及安装在路缘石基座(5)上的底座(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直设置在底座(6)上且靠近绿化土层(4)一侧的外侧挡水侧壁(7)、设置在底座(6)上且靠近路面铺装(3)一侧的内侧过水侧壁(9)、设置在外侧挡水侧壁(7)与内侧过水侧壁(9)之间的上沟槽(8)、扣装在上沟槽(8)上方且两端分别与外侧挡水侧壁(7)上端和内侧过水侧壁(9)上端连接的过滤网罩(10)、扣装在过滤网罩(10)上且一端内侧壁与外侧挡水侧壁(7)外侧壁贴合连接的倒U型外护罩(11)、设置在倒U型外护罩(11)上或内侧过水侧壁(9)上的反光的棱镜(14)、以及罩在棱镜(14)外侧的透光的亚格力外罩(13);外侧挡水侧壁(7)上端高于内侧过水侧壁(9)上端;倒U型外护罩(11)的另一端内侧壁与内侧过水侧壁(9)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粗滤进水间隙通道(12),在倒U型外护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冲李立新刘建强张飞李辉跃苗志锋孙立朝杨磊赵铁正宋宁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路桥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