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振机用下料锤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6523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晶振机用下料锤压装置,包括马达,所述马达末端与转轴相连接,且转轴通过轴孔与支座相连接,所述马达侧面设置有导线,且导线与感应开关相互连接,所述支座右端设置有摆臂,其摆臂上设置有下料锤,且下料锤端部位置设置有活动螺钉,所述摆臂与入料口相互连接,且入料口两侧设置有固定孔。该晶振机用下料锤压装置采用在设置马达、支座、摆臂、入料口、下料锤从而解决了由于晶振在生产之中上一个工艺完成需要将晶振输送到下一个工艺中加工运输过程中,由于晶振上的零件较多,结构细小,构造较为繁琐,人为搬运或者机械大规模搬运很容易造成晶振的损坏,而晶振一个个运输速率极为缓慢,影响晶振在生产过程中的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振机用下料锤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晶振
,具体为一种晶振机用下料锤压装置。
技术介绍
晶振一般叫做晶体谐振器,是一种机电器件,是用电损耗很小的石英晶体经精密切割磨削并镀上电极焊上引线做成,这种晶体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如果给它通电,它就会产生机械振荡,反之,如果给它机械力,它又会产生电,这种特性叫机电效应,在现代生活在具有广泛的用途,现如今在晶振生产中,晶振在生产之中上一个工艺完成需要将晶振输送到下一个工艺中加工,但是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晶振上的零件较多,结构细小,构造较为繁琐,人为搬运或者机械大规模搬运很容易造成晶振的损坏,而晶振一个个速率极为缓慢,影响晶振在生产过程中的速率,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急需一种新型的晶振机用下料锤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晶振机用下料锤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使用的设计不合理,晶振在生产之中上一个工艺完成需要将晶振输送到下一个工艺中加工,但是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晶振上的零件较多,结构细小,构造较为繁琐,人为搬运或者机械大规模搬运很容易造成晶振的损坏,而晶振一个个速率极为缓慢,影响晶振在生产过程中的速率,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晶振机用下料锤压装置,包括马达,所述马达末端与转轴相连接,且转轴通过轴孔与支座相连接,所述马达侧面设置有导线,且导线与感应开关相互连接,所述支座右端设置有摆臂,其摆臂上设置有下料锤,且下料锤端部位置设置有活动螺钉,所述摆臂与入料口相互连接,且入料口两侧设置有固定孔。优选的,所述马达通过转轴与支座上的轴孔与支座构成镶嵌式结构。优选的,所述马达通过导线与感应开关构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马达与摆臂中心轴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且马达与摆臂与支座构成相互垂直结构。优选的,所述下料锤通过活动螺钉与摆臂构成活动旋转结构,且下料锤旋转角度为0-90°。优选的,所述固定孔设置有两个,且固定孔在入料口两端对称平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晶振机用下料锤压装置采用在设置马达、支座、摆臂、入料口、下料锤从而解决了由于晶振在生产之中上一个工艺完成需要将晶振输送到下一个工艺中加工运输过程中,由于晶振上的零件较多,结构细小,构造较为繁琐,人为搬运或者机械大规模搬运很容易造成晶振的损坏,而晶振一个个运输速率极为缓慢,影响晶振在生产过程中的速率,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问题,使得加工生产速度加快,工厂效益提高。马达通过转轴与支座上的轴孔与支座构成镶嵌式结构,该晶振机用下料锤压装置结构简单稳定,使得马达可以紧固在支座上,避免长时间工作振动使马达松脱掉落,使得设备损坏,马达通过导线与感应开关构成电性连接,通过电性连接使感应开关控制马达运动,从而驱动该晶振机用下料锤压装置整个运动,运行流畅,马达与摆臂中心轴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且马达与摆臂与支座构成相互垂直结构,垂直结构简单明了,制作简单方便,且使得内部线路、结构不易搅乱,下料锤通过活动螺钉与摆臂构成活动旋转结构,且下料锤旋转角度为0-90°,通过下料锤旋转,将晶振打压至入料口,从而避免晶振一个个运输速率极为缓慢,影响晶振在生产过程中的速率,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问题,固定孔设置有两个,且固定孔在入料口两端对称平行,使得入料口两端可以连接别的器件,保证该晶振机用下料锤压装置连接固定稳定,避免在机器运转过程中晶振掉落,造成晶振损坏,从而浪费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摆臂结构示意图。图中:1、马达,2、支座,3、摆臂,4、入料口,5、感应开关,6、导线,7、转轴,8、轴孔,9、下料锤,10、固定孔,11、活动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晶振机用下料锤压装置,包括马达1,马达1末端与转轴7相连接,且转轴7通过轴孔8与支座2相连接,马达1通过转轴7与支座2上的轴孔8与支座2构成镶嵌式结构,该晶振机用下料锤压装置结构简单稳定,使得马达1可以紧固在支座2上,避免长时间工作振动使马达1松脱,使得设备损坏,马达1通过导线6与感应开关5构成电性连接,通过电性连接使感应开关5控制马达1运动,从而驱动该晶振机用下料锤压装置整个运动,运行流畅,马达1与摆臂3中心轴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且马达1与摆臂3与支座2构成相互垂直结构,垂直结构简单明了,制作简单方便,且使得内部线路、结构不易搅乱,马达1侧面设置有导线6,且导线6与感应开关5相互连接,支座2右端设置有摆臂3,其摆臂3上设置有下料锤9,且下料锤9端部位置设置有活动螺钉11,下料锤9通过活动螺钉11与摆臂3构成活动旋转结构,且下料锤9旋转角度为0-90°,通过下料锤9旋转,将晶振打压至入料口4,从而避免晶振一个个运输速率极为缓慢,影响晶振在生产过程中的速率,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问题,摆臂3与入料口4相互连接,且入料口4两侧设置有固定孔10,固定孔10设置有两个,且固定孔10在入料口4两端对称平行,使得入料口4两端可以连接别的器件,保证该晶振机用下料锤压装置连接固定稳定,避免在机器运转过程中晶振掉落,造成晶振损坏,从而浪费成本。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晶振机用下料锤压装置时,打开感应开关5,通过感应开关5利用导线6传输电信号,使得马达1运转,马达1上的转轴7与轴孔8相连接,固定在支座2上,通过转轴7带动摆臂3运动,摆臂3上的活动螺钉11带动下料锤9向下运动,使得入料口4中的料打入料斗,再通过固定孔10将使用该晶振机用下料锤压装置固定在别的仪器上,这就是该晶振机用下料锤压装置的使用过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晶振机用下料锤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晶振机用下料锤压装置,包括马达(1),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1)末端与转轴(7)相连接,且转轴(7)通过轴孔(8)与支座(2)相连接,所述马达(1)侧面设置有导线(6),且导线(6)与感应开关(5)相互连接,所述支座(2)右端设置有摆臂(3),其摆臂(3)上设置有下料锤(9),且下料锤(9)端部位置设置有活动螺钉(11),所述摆臂(3)与入料口(4)相互连接,且入料口(4)两侧设置有固定孔(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振机用下料锤压装置,包括马达(1),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1)末端与转轴(7)相连接,且转轴(7)通过轴孔(8)与支座(2)相连接,所述马达(1)侧面设置有导线(6),且导线(6)与感应开关(5)相互连接,所述支座(2)右端设置有摆臂(3),其摆臂(3)上设置有下料锤(9),且下料锤(9)端部位置设置有活动螺钉(11),所述摆臂(3)与入料口(4)相互连接,且入料口(4)两侧设置有固定孔(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振机用下料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1)通过转轴(7)与支座(2)上的轴孔(8)与支座(2)构成镶嵌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新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铭宇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