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塑料全自动吸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614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9:22
一种高塑料全自动吸塑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高度较高的塑料零件加工时表面厚度不均匀的问题。其包括C型主体、上模、下模、底板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C型主体上部,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上模顶部,控制上模上下运动;所述上模包括壳体、发热板和用于固定料板的固定组件,所述壳体下面具有开口,开口顶部安装有发热板,壳体内空间尺寸大于下模的外形尺寸,所述固定组件固定连接壳体底部,壳体顶部连接有第一气管;所述底板可拆卸地安装在C型主体下部,底板连接有第二气管;所述下模底部与底板密封配合,并形成一个真空腔,下模上开有若干个吸气孔。其优点为:塑料经过加热拉伸后再进行吸塑,大幅度提高成品的表面均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塑料全自动吸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料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高塑料全自动吸塑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高度较高的塑料大多都是经过注塑的方式加工成型的,但注塑方式存在着工件加工时间长,表面光滑度不高的情况;现有技术中也有存在利用吸塑的方式加工高度较高的塑料的,其加工方式是先把塑料板加热,等软化后放置在预先做好的模体上,直接进行吸塑成型,这种成型方式会因塑料本身的特性使吸塑后的塑料表面厚度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塑料全自动吸塑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塑料桶产品加工时间长,表面光滑度不高和表面厚度不均匀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C型主体、上模、下模、底板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C型主体上部,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上模顶部,控制上模上下运动;所述上模包括壳体、发热板和用于固定料板的固定组件,所述壳体下面具有开口,开口顶部安装有发热板,壳体内空间尺寸大于下模的外形尺寸,所述固定组件固定连接壳体底部,壳体顶部连接有第一气管;所述底板可拆卸地安装在C型主体下部,底板连接有第二气管;所述下模底部与底板密封配合,并形成一个真空腔,下模上开有若干个吸气孔。所述C型主体下部设有凹槽,底板与凹槽滑动连接。所述底板一端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上安装有把手。所述下模侧壁还设有第三气管,其位于下模的下部。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壳体一体成型的固定板、t型固定块和限位槽,t型固定块从固定板上方穿过限位槽,并可在限位槽内前后滑动,t型固定块下方勾住料板。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导杆、滑套和动力元件,所述滑套固定在C型主体上部,导杆与滑套滑动连接,导杆一端固定连接壳体,动力元件固定在C型主体上部,控制上模上下运动。所述动力元件为气缸,所述气缸固定在C型主体上部,输出端固定连接壳体顶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不需完全融化塑料材料,加工时间短、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塑料经过加热拉伸后再进行吸塑,大幅度提高成品的表面均匀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高塑料全自动吸塑装置的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高塑料全自动吸塑装置下模和底板的半剖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高塑料全自动吸塑装置吸模过程一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高塑料全自动吸塑装置吸模过程二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高塑料全自动吸塑装置吸模过程三的示意图。图中:1-C型主体,2-上模,3-下模,4-底板,5-驱动装置,6-料板,11-凹槽,21-壳体,22-发热板,24-第一气管,31-吸气孔,32-第三气管,41-第二气管,42-真空腔,43-限位板,44-把手,51-导杆,52-滑套,53-动力元件,231-固定板,232-t型固定块,233-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5所示的一种高塑料全自动吸塑装置,包括C型主体1、上模2、下模3、底板4和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固定安装在C型主体1上部,驱动装置5固定连接上模2顶部,控制上模2上下运动;所述上模2包括壳体21、发热板22和用于固定料板6的固定组件,所述壳体21下面具有开口,开口顶部安装有发热板22,壳体21内空间尺寸大于下模3的外形尺寸,所述固定组件固定连接壳体21底部,壳体21顶部连接有第一气管24;所述底板4可拆卸地安装在C型主体1下部,底板4连接有第二气管41;所述下模3底部与底板4密封配合,并形成一个真空腔42,下模上开有若干个吸气孔31。作为优选的,所述C型主体1下部设有凹槽11,底板4与凹槽11滑动连接,通过滑槽方式可使定位更加精准。作为优选的,所述底板4一端设有限位板43,限位板上安装有把手44,限位板43可限制底板4在C型主体1的凹槽11内窜动,把手44可方便地抽出底板4。作为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壳体21一体成型的固定板231、t型固定块232和限位槽233,t型固定块232从固定板231上方穿过限位槽233,并可在限位槽233内前后滑动,t型固定块232下方勾住料板6,移动t型固定块232可控制夹紧或放开料板6。作为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导杆51、滑套52和动力元件53,所述滑套52固定在C型主体1上部,导杆51与滑套52滑动连接,导杆51一端固定连接壳体21,动力元件53固定在C型主体1上部,控制上模2上下运动,滑套可减少导杆上下滑动时的摩擦力,导杆可限制上模的转动。作为优选的,所述动力元件53为气缸,所述气缸固定在C型主体1上部,输出端固定连接壳体21顶部,成本低,输出稳定。使用时,将料板6固定在壳体21下的固定板231上,通过t型固定块232勾住料板6,然后壳体内的发热板22开始加热,等料板6受热软化后第一气管24开启,将壳体内的空气抽出,料板向上变形,等变形达到标准后,第一气管24停止吸气,同时动力元件控制上模下压,将固定板231压在下模上,使料板6和下模3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底板4上的第二气管41开始吸气,同时第一气管24向壳体内充气,充气速度与第二气管41的吸气速度一致,通过下模上的吸气孔31使料板贴紧下模成型,成型后发热板停止加热、第二气管41停止吸气,第一气管24吸气,同时第三气管32向壳体21内充入外界常温空气或者冷气,第三气管32充气速度与第一气管24的吸气速度一致,使空气经过壳体流至第一气管,迅速带走壳体内的热气和料板表面的热量,使料板迅速定型,定型后第一气管24和第三气管32停止工作,移动t型固定块232使料板脱离上模2,动力元件53控制上模2上升,第二气管41向真空腔内充入少量的气使料板脱离下模,通过把手将下模拉出即可拿出成品。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不需完全融化塑料材料,加工时间短、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塑料经过加热拉伸后再进行吸塑,大幅度提高成品的表面均匀度。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技术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技术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塑料全自动吸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塑料全自动吸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型主体(1)、上模(2)、下模(3)、底板(4)和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固定安装在C型主体(1)上部,驱动装置(5)固定连接上模(2)顶部,控制上模(2)上下运动;所述上模(2)包括壳体(21)、发热板(22)和用于固定料板(6)的固定组件,所述壳体(21)下面具有开口,开口顶部安装有发热板(22),壳体(21)内空间尺寸大于下模(3)的外形尺寸,所述固定组件固定连接壳体(21)底部,壳体(21)顶部连接有第一气管(24);所述底板(4)可拆卸地安装在C型主体(1)下部,底板(4)连接有第二气管(41);所述下模(3)底部与底板(4)密封配合,并形成一个真空腔(42),下模上开有若干个吸气孔(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塑料全自动吸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型主体(1)、上模(2)、下模(3)、底板(4)和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固定安装在C型主体(1)上部,驱动装置(5)固定连接上模(2)顶部,控制上模(2)上下运动;所述上模(2)包括壳体(21)、发热板(22)和用于固定料板(6)的固定组件,所述壳体(21)下面具有开口,开口顶部安装有发热板(22),壳体(21)内空间尺寸大于下模(3)的外形尺寸,所述固定组件固定连接壳体(21)底部,壳体(21)顶部连接有第一气管(24);所述底板(4)可拆卸地安装在C型主体(1)下部,底板(4)连接有第二气管(41);所述下模(3)底部与底板(4)密封配合,并形成一个真空腔(42),下模上开有若干个吸气孔(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塑料全自动吸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主体(1)下部设有凹槽(11),底板(4)与凹槽(11)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塑料全自动吸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一端设有限位板(43),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永桂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永维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