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类瓦片柱体结构内圆柱面精磨用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5962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类瓦片柱体结构内圆柱面精磨用工装,包括套筒,后盖板,前压板和内压板;所述套筒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与柱面零件的外壁相匹配,所述套筒沿轴线方向开设有多组内压板安装槽,所述内压板为钩形结构,所述内压板安装于套筒内,通过其上的钩头与柱面零件侧壁贴合后,可夹紧柱面零件,所述前压板安装于套筒上部并与柱面零件顶面贴合,所述后盖板安装于套筒下部并与柱面零件底面贴合。该工装结构合理,加工方便,为此类柱面零件内圆柱面精磨提供装夹工装,从而,可在现有精磨加工能力的基础上,使得加工出的内圆柱面精度达到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类瓦片柱体结构内圆柱面精磨用工装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工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类瓦片柱体结构内圆柱面精磨用工装。
技术介绍
在机械零件的加工中,对于标准圆环类结构的零件,通常于车床上进行内外圆柱面的车削加工。由于标准圆环类零件加工工艺简单,即使内外面的加工精度较高,也可在精车用车床上一次加工成型。而对于外圆柱面上布设有密封槽,且该零部件的截面小于半圆的类圆环结构,即:类瓦片柱体结构的零件,由于密封槽精度等级一般较高,为了保证密封槽的加工精度要求,通常,需要先精磨内圆柱面,之后,以内圆柱面作为定位面,再精加工外圆柱面,最终实现密封槽的铣削加工。由于此类零件加工过程较为复杂,国内生产的多数为毛坯粗加工件,加工精度不能达到客户设计要求,且加工生产中,也没有与之配套的内圆柱面精磨用工装,加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且避免生产出不必要的废品,一般使用国外采购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类瓦片柱体结构内圆柱面精磨用工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对于此类零件的精磨内圆柱面没有与之配套的内圆柱面精磨用工装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类瓦片柱体结构内圆柱面精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类瓦片柱体结构内圆柱面精磨用工装

【技术保护点】
一种类瓦片柱体结构内圆柱面精磨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后盖板(13),前压板(3)和内压板(5);所述套筒(1)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贯穿的通孔(9),所述通孔(9)内壁与柱面零件(4)的外壁相匹配,所述套筒(1)沿轴线方向开设有多组内压板安装槽(7),所述内压板(5)为钩形结构,所述内压板(5)安装于套筒(1)内,通过其上的钩头(10)与柱面零件(4)侧壁贴合后,可夹紧柱面零件(4),所述前压板(3)安装于套筒(1)上部并与柱面零件(4)顶面贴合,所述后盖板(13)安装于套筒(1)下部并与柱面零件(4)底面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类瓦片柱体结构内圆柱面精磨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后盖板(13),前压板(3)和内压板(5);所述套筒(1)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贯穿的通孔(9),所述通孔(9)内壁与柱面零件(4)的外壁相匹配,所述套筒(1)沿轴线方向开设有多组内压板安装槽(7),所述内压板(5)为钩形结构,所述内压板(5)安装于套筒(1)内,通过其上的钩头(10)与柱面零件(4)侧壁贴合后,可夹紧柱面零件(4),所述前压板(3)安装于套筒(1)上部并与柱面零件(4)顶面贴合,所述后盖板(13)安装于套筒(1)下部并与柱面零件(4)底面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瓦片柱体结构内圆柱面精磨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压板(3)通过设置于套筒(1)顶面的竖直转轴(2),以水平转动的方式连接于套筒(1)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类瓦片柱体结构内圆柱面精磨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压板(3)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剑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晨伟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