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5548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缓冲鞋底,包括鞋底主体;鞋底主体上设有掌部缓冲区和跟部缓冲区;掌部缓冲区中设有若干个第一缓冲件;第一缓冲件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一支撑部;第一延伸部与鞋底主体固定连接,并向远离鞋底主体平面的方向延伸;第一支撑部与鞋底主体之间形成中空的第一缓冲腔;跟部缓冲区中设有若干个第二缓冲件;第二缓冲件包括第二延伸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二延伸部与鞋底主体固定连接,并向远离鞋底主体平面的方向延伸;第二支撑部与鞋底主体之间形成中空的第二缓冲腔;该缓冲鞋底在不增加鞋底厚度的情况下,通过对鞋底的结构进行了改善,以达到减震、缓冲的效果,并更加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穿着更加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冲鞋底
本技术涉及一种缓冲鞋底,属于鞋部件结构

技术介绍
鞋子为人们日常的穿着物之一。而鞋底为鞋子的主要受力部分,故鞋底的构造直接影响鞋子本身的性能。尤其是穿着时间长,或有运动需求的使用者来说,对鞋子的性能有着更多的要求,不仅要求穿着舒适,而且要求鞋子在运动过程中达到稳定支撑、有效的减震的目的,从而达到减少运动过程中脚受到伤害得风险,以及减轻腿部疲劳感。目前,现有技术中对主要是通过增加鞋底的厚度,或者通过改善鞋底材料来达到减震效果。加厚鞋底虽然起到了一定的减震作用,但是因鞋底比较厚,导致鞋底的重量比较重,并且鞋底比较厚重不利于运动,受力也有缺陷,会导致鞋底的支撑稳定性比较差,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要求;对于材料来说,基于对弹性材料已经是比较成熟,改善的空间很小,研发以及突破均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鞋底,该缓冲鞋底在不增加鞋底厚度的情况下,通过对鞋底的结构进行了改善,以达到减震、缓冲的效果,并更加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穿着更加舒适。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缓冲鞋底,包括鞋底主体;鞋底主体上设有掌部缓冲区和跟部缓冲区;掌部缓冲区中设有若干个第一缓冲件;第一缓冲件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一支撑部;第一延伸部与鞋底主体固定连接,并向远离鞋底主体平面的方向延伸;第一支撑部连接在第一延伸部的端部,并从第一延伸部的端部向鞋头的方向延伸;第一支撑部与鞋底主体之间形成中空的第一缓冲腔;跟部缓冲区中设有若干个第二缓冲件;第二缓冲件包括第二延伸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二延伸部与鞋底主体固定连接,并向远离鞋底主体平面的方向延伸;第二支撑部连接在第二延伸部的端部,并从第二延伸部的端部向鞋跟的方向延伸;第二支撑部与鞋底主体之间形成中空的第二缓冲腔。进一步地,若干个第一缓冲件的第一支撑部沿鞋底中轴线首尾相接依次排列;若干个第二缓冲件的第二支撑部沿鞋底中轴线首尾相接依次排列。进一步地,第一支撑部为弹性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为弹性第二支撑部。进一步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表面均为弧面。进一步地,弧面以鞋底主体中轴线所在的垂直平面作为剖切平面,所得到的弧面剖面中,弧面弯曲线的曲率为0.2-0.3,弧长为0.5-1.5cm。进一步地,第一支撑部的形状为弧形;第一支撑部向鞋头方向弯曲;第二支撑部的形状也为弧形;第二支撑部向鞋跟方向弯曲。进一步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曲率均为0.008-0.08。进一步地,第一缓冲腔中设有第一支撑条;第二缓冲腔中设有第二支撑条。进一步地,鞋底主体设有第一定型筋;第一定型筋的两端分别与鞋底主体的左内侧沿和右内侧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第一支撑部的左和/或右端与鞋底主体之间设有第二定型筋;第二定型筋的一端与第一支撑部固定连接,第二定型筋的另一端与鞋底主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第二支撑部的左和/或右端与鞋底主体之间亦设有第二定型筋。说明书中所指的曲率用于表明曲线偏离直线的程度。曲率越大,表示曲线的弯曲程度越大。曲率为曲率半径的倒数;曲率半径为和曲线内切的圆,该内切圆的半径。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以若干个第一缓冲件/第二缓冲件相互独立的设置方式,分散脚掌/脚跟的压力,改变了常规技术中鞋底一体成型的设计;2、本技术的第一支撑部向鞋头方向延伸,第二支撑部向鞋跟方向延伸,其延伸方向符合脚底的形状和施力点,在脚部下压时,一般是脚掌先下压,压力顺着第一支撑部的延伸方向向鞋头方向分散,而脚跟下压时,压力向鞋跟方向分散,脚板亦会顺着掌部缓冲区和跟部缓冲区的设置向前后舒展;3、本技术的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只有与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的一个连接及支撑端,且下方具有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所以具有以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的连接处为轴上下小幅度摆动的空间,有利于缓冲压力,并且具有更好的回弹性,能够随着步行提脚时回弹(上摆),随着下踩时下压(下摆);4、本技术以结构改进的方式提高鞋底的减震性能,该结构适合应用于各种常规材料制备的鞋底,重量轻,应用范围广,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A’线所取的剖面图;图3为第一缓冲件中弧面弯曲线的示意图;图中,1、鞋底主体;11、第一定型筋;12、第二定型筋;2、掌部缓冲区;21、第一缓冲件;211、第一延伸部;212、第一支撑部;213、第一缓冲腔;2131、第一支撑条;3、跟部缓冲区;31、第二缓冲件;311、第二延伸部;312、第二支撑部;313、第二缓冲腔;3131、第二支撑条;B、弧面弯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参照图1并结合图2,一种缓冲鞋底,包括鞋底主体1;鞋底主体1上设有掌部缓冲区2和跟部缓冲区3;掌部缓冲区2中设有若干个第一缓冲件21;第一缓冲件21包括第一延伸部211和第一支撑部212;第一延伸部211与鞋底主体1固定连接,并向远离鞋底主体1平面的方向延伸;第一支撑部212连接在第一延伸部211的端部,并从第一延伸部211的端部向鞋头的方向延伸;第一支撑部212与鞋底主体1之间形成中空的第一缓冲腔213;跟部缓冲区3中设有若干个第二缓冲件31;第二缓冲件31包括第二延伸部311和第二支撑部312;第二延伸部311与鞋底主体1固定连接,并向远离鞋底主体1平面的方向延伸;第二支撑部312连接在第二延伸部311的端部,并从第二延伸部311的端部向鞋跟的方向延伸;第二支撑部312与鞋底主体1之间形成中空的第二缓冲腔313。第一缓冲件/第二缓冲件相互独立的设置方式,分散脚掌/脚跟的压力,改变了常规技术中鞋底一体成型的设计,更加符合脚底、足弓部及脚跟非平整非均匀受力的特点,在不同位置能够提供相应不同的缓冲力及回弹力。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起到从鞋底主体架起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的作用,并形成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而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向鞋头/鞋跟方向延伸,若干个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则形成了支撑脚部的支撑面。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延伸方向相反,分别向鞋头和鞋跟方向延伸,其延伸方向符合脚底的形状和施力点,在脚部下压时,一般是脚掌先下压,压力顺着第一支撑部的延伸方向向鞋头方向分散,而脚跟下压时,压力向鞋跟方向分散,脚板亦会顺着掌部缓冲区和跟部缓冲区的设置向前后舒展。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的作用是为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提供缓冲空间: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只有与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的一个连接及支撑端,且下方具有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所以具有以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的连接处为轴上下小幅度摆动的空间,有利于缓冲压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回弹性,能够随着步行提脚时回弹(上摆),随着下踩时下压(下摆)。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若干个第一缓冲件21的第一支撑部212沿鞋底中轴线首尾相接依次排列;若干个第二缓冲件31的第二支撑部312沿鞋底中轴线首尾相接依次排列。第一缓冲件/第二缓冲件以单排排列的方式,提高鞋底的整体性,有利于力的横向传递。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支撑部212为弹性第一支撑部212;第二支撑部312为弹性第二支撑部31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缓冲鞋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缓冲鞋底,包括鞋底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主体上设有掌部缓冲区和跟部缓冲区;所述掌部缓冲区中设有若干个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鞋底主体固定连接,并向远离鞋底主体平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在第一延伸部的端部,并从第一延伸部的端部向鞋头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支撑部与鞋底主体之间形成中空的第一缓冲腔;所述跟部缓冲区中设有若干个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二缓冲件包括第二延伸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与鞋底主体固定连接,并向远离鞋底主体平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在第二延伸部的端部,并从第二延伸部的端部向鞋跟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撑部与鞋底主体之间形成中空的第二缓冲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鞋底,包括鞋底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主体上设有掌部缓冲区和跟部缓冲区;所述掌部缓冲区中设有若干个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鞋底主体固定连接,并向远离鞋底主体平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在第一延伸部的端部,并从第一延伸部的端部向鞋头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支撑部与鞋底主体之间形成中空的第一缓冲腔;所述跟部缓冲区中设有若干个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二缓冲件包括第二延伸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与鞋底主体固定连接,并向远离鞋底主体平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在第二延伸部的端部,并从第二延伸部的端部向鞋跟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撑部与鞋底主体之间形成中空的第二缓冲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鞋底,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第一缓冲件的第一支撑部沿鞋底中轴线首尾相接依次排列;若干个所述第二缓冲件的第二支撑部沿鞋底中轴线首尾相接依次排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为弹性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为弹性第二支撑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启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港龙鞋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