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鞋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339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5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风鞋底结构,包括鞋底本体和设置在鞋底本体内的水循环装置以及设置在外部的散热片,所述水循环装置与散热片连接,以吸收鞋底本体内的热量后输出到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包括固定在外部鞋面上的散热底座和可滑移的设置在散热底座上的散热栅片,所述鞋底本体的上设有温度检测器,所述散热底座内设有用以驱动散热栅片滑入到散热底座内或是从散热底座上滑出的驱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通风鞋底结构,通过驱动装置和温度检测器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在调控鞋内温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鞋底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鞋子,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通风鞋底结构。
技术介绍
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最常用的生活用品,人们不管在室内室外都需要穿着鞋子,以保护人们的脚不被外界环境的利器和锋利的物品划伤,因此一般的鞋子在穿着到脚上以后,基本都是会包裹住人的脚的,而人脚在一天下来表面会有大量的汗液,如此假如此时的鞋子是不透气的情况下,鞋子内部就会显得相当的潮湿,进而使得人的脚部真菌滋生得脚气的问题,同时人脚在穿着的过程中脚部会较热因此也会显得十分的不舒服。现有出现一种通过在鞋底开设通风孔来增加鞋子内部与外界的透气性的方式,然而由于鞋子的结构问题,这种鞋底的上的通风孔不能够设置的很大,如此鞋内的透气性和散热性还是不够,而现有技术中又出现了一种水冷鞋底,利用水循环的方式,将鞋底内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片,然后通过散热片进行散热,然而水循环的动力是采用人行走的过程中脚踩的力量实现的,因此只要在人行走的过程中,鞋底内的水循环系统就会一直运作,如此便会出现在外部温度较低的时候,鞋底内的水循环系统一直运作,导致的鞋子内部的热量不断的通过散热片散发出去,使得人穿鞋的时候感觉脚冷的问题,如此无法实现对鞋内的温度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的实现对鞋内的温度进行控制的通风鞋底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风鞋底结构,包括鞋底本体和设置在鞋底本体内的水循环装置以及设置在外部的散热片,所述水循环装置与散热片连接,以吸收鞋底本体内的热量后输出到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包括固定在外部鞋面上的散热底座和可滑移的设置在散热底座上的散热栅片,所述鞋底本体的上设有温度检测器,所述散热底座内设有用以驱动散热栅片滑入到散热底座内或是从散热底座上滑出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温度检测器耦接,受温度检测器控制而动作,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动力水囊和吸热管道和散热管道,所述吸热管道、散热管道和动力水囊均通过连接管道相互连接,所述吸热管道贴附设置在鞋底本体的上侧面上,所述散热管道设置在散热底座内,并与散热栅片相接触,所述动力水囊嵌设在鞋底本体内,受鞋底本体挤压输出冷却水,所述吸热管道的一端和散热管道的一端均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驱使冷却水从动力水囊流入到吸热管道内,进而流入到散热管道内,流回到动力水囊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温度检测器包括检测囊和填充在检测囊内的酒精,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壳和可滑移的设置在驱动壳内的活塞,所述驱动壳固定到散热底座上,所述散热栅片固定在活塞上,所述驱动壳与检测囊通过管道相互连接并连通,酒精通过管道流入到驱动壳内,推动活塞带着散热栅片向外伸出散热底座,所述驱动壳内设有驱动活塞复位的复位装置,当驱动壳内未填充酒精时,复位装置驱动活塞带着散热栅片缩回到散热底座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底座上设有用于绑到人的腿上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分别设有公扣和母扣,所述散热底座固定在固定带上,当固定带绑到人的腿上的时候,公扣与母扣相互扣合,散热底座设置在固定带背向人的腿的一侧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栅片内均开设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与散热管道相互连接并连通,所述散热腔与散热管道相连接的位置上设有温控阀,所述温控阀内具有温度阈值,当鞋底内温度大于温度阈值时,温控阀打开,以使得冷却水通过散热管道流入到散热腔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温控阀包括阀座和阀瓣,所述阀座呈圆环状,所述阀瓣包括左阀瓣和右阀瓣,所述左阀瓣和右阀瓣均呈半圆盘状,所述阀座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左阀瓣和右阀瓣的圆周边上均设有弧形滑条,所述弧形滑条可滑移的设置在滑槽内,以驱动左阀瓣和右阀瓣相互重叠打开阀座或是相互分离闭合阀座,所述左阀瓣上的弧形滑条的一端与右阀瓣上的弧形滑条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管,所述弹性伸缩管通过管道与检测囊连接并相互连通,当弹性伸缩管内填充酒精时,弹性伸缩管被拉伸,两个弧形滑条在滑槽内相背滑移,左阀瓣和右阀瓣相互重叠打开阀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鞋底本体内的水循环装置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利用水循环散热的方式增强鞋内的散热性能,而通过散热底座和散热栅片的设置,便能够很好的对吸收了热量的水进行散热,以实现将鞋内的热量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外界,而通过驱动装置和温度检测器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在鞋内温度过高的时候驱动装置推动散热栅片尽可能的伸出散热底座,增强鞋底的散热效率,而在鞋内温度不高的时候散热栅片尽可能的缩回到散热底座内,如此避免现有技术中的水冷式鞋,因为在鞋内温度不高的时候,还具有极强的散热效率,使得人穿鞋的时候感觉脚冷的问题,而通过动力水囊、吸热管道、散热管道和单向阀的设置,便可实现利用动力水囊的挤压作用,实现水从动力水囊内流出,然后流入到吸热管道内,吸收鞋内热量,之后进入到散热管道内,通过散热栅片散发出其上吸收的热量,如此实现一个利用水循环进行散热的效果,整体结构简单,且通过人行走的力量便可以作为动力源,不需要设置蓄电池等额外的动力源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通风鞋底结构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图1中的驱动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3为图1中的温控阀的整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参照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通风鞋底结构,包括鞋底本体1和设置在鞋底本体1内的水循环装置2以及设置在外部的散热片3,所述水循环装置2与散热片3连接,以吸收鞋底本体1内的热量后输出到散热片3,所述散热片3包括固定在外部鞋面上的散热底座31和可滑移的设置在散热底座31上的散热栅片32,所述鞋底本体1的上设有温度检测器11,所述散热底座31内设有用以驱动散热栅片32滑入到散热底座31内或是从散热底座31上滑出的驱动装置33,所述驱动装置33与温度检测器11耦接,受温度检测器11控制而动作,所述水循环装置2包括动力水囊21和吸热管道22和散热管道23,所述吸热管道22、散热管道23和动力水囊21均通过连接管道相互连接,所述吸热管道22贴附设置在鞋底本体1的上侧面上,所述散热管道23设置在散热底座31内,并与散热栅片32相接触,所述动力水囊21嵌设在鞋底本体1内,受鞋底本体1挤压输出冷却水,所述吸热管道22的一端和散热管道23的一端均设有单向阀4,所述单向阀4驱使冷却水从动力水囊21流入到吸热管道22内,进而流入到散热管道23内,流回到动力水囊21内在使用本实施例的通风鞋底结构的过程中,首先人在行走的过程中就会挤压和放开动力水囊21,动力水囊21就会在挤压和放开的过程中,通过单向阀4将水从吸热管道22输送到散热管道23,然后再流回到动力水囊21内,如此实现一个水在吸热管道22吸收热量,然后通过散热管道23将吸收的热量散发出去,如此实现一个通过水循环的方式来实现将鞋内的热量释放到外界的效果,而通过温度检测器11的设置,便可以有效的检测鞋内的温度,通过驱动装置33的设置,便可有效的通过散热栅片32缩回到散热底座31内多少的方式来调控整个散热片3的散热效率,因为散热栅片32的散热原理便是露出到外界的面积多少来决定的,因此在散热栅片32缩回到散热底座31内以后,与露出到外界的面积就减少了,如此就能有效的降低了散热栅片的散热效率,反之则是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通风鞋底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风鞋底结构,包括鞋底本体(1)和设置在鞋底本体(1)内的水循环装置(2)以及设置在外部的散热片(3),所述水循环装置(2)与散热片(3)连接,以吸收鞋底本体(1)内的热量后输出到散热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3)包括固定在外部鞋面上的散热底座(31)和可滑移的设置在散热底座(31)上的散热栅片(32),所述鞋底本体(1)的上设有温度检测器(11),所述散热底座(31)内设有用以驱动散热栅片(32)滑入到散热底座(31)内或是从散热底座(31)上滑出的驱动装置(33),所述驱动装置(33)与温度检测器(11)耦接,受温度检测器(11)控制而动作,所述水循环装置(2)包括动力水囊(21)和吸热管道(22)以及散热管道(23),所述吸热管道(22)、散热管道(23)和动力水囊(21)均通过连接管道相互连接,所述吸热管道(22)贴附设置在鞋底本体(1)的上侧面上,所述散热管道(23)设置在散热底座(31)内,并与散热栅片(32)相接触,所述动力水囊(21)嵌设在鞋底本体(1)内,受鞋底本体(1)挤压输出冷却水,所述吸热管道(22)的一端和散热管道(23)的一端均设有单向阀(4),所述单向阀(4)驱使冷却水从动力水囊(21)流入到吸热管道(22)内,进而流入到散热管道(23)内,流回到动力水囊(2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鞋底结构,包括鞋底本体(1)和设置在鞋底本体(1)内的水循环装置(2)以及设置在外部的散热片(3),所述水循环装置(2)与散热片(3)连接,以吸收鞋底本体(1)内的热量后输出到散热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3)包括固定在外部鞋面上的散热底座(31)和可滑移的设置在散热底座(31)上的散热栅片(32),所述鞋底本体(1)的上设有温度检测器(11),所述散热底座(31)内设有用以驱动散热栅片(32)滑入到散热底座(31)内或是从散热底座(31)上滑出的驱动装置(33),所述驱动装置(33)与温度检测器(11)耦接,受温度检测器(11)控制而动作,所述水循环装置(2)包括动力水囊(21)和吸热管道(22)以及散热管道(23),所述吸热管道(22)、散热管道(23)和动力水囊(21)均通过连接管道相互连接,所述吸热管道(22)贴附设置在鞋底本体(1)的上侧面上,所述散热管道(23)设置在散热底座(31)内,并与散热栅片(32)相接触,所述动力水囊(21)嵌设在鞋底本体(1)内,受鞋底本体(1)挤压输出冷却水,所述吸热管道(22)的一端和散热管道(23)的一端均设有单向阀(4),所述单向阀(4)驱使冷却水从动力水囊(21)流入到吸热管道(22)内,进而流入到散热管道(23)内,流回到动力水囊(2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器(11)包括检测囊(111)和填充在检测囊(111)内的酒精,所述驱动装置(33)包括驱动壳(331)和可滑移的设置在驱动壳(331)内的活塞(332),所述驱动壳(331)固定到散热底座(31)上,所述散热栅片(32)固定在活塞(332)上,所述驱动壳(331)与检测囊(111)通过管道相互连接并连通,酒精通过管道流入到驱动壳(331)内,推动活塞(332)带着散热栅片(32)向外伸出散热底座(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涛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