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透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09023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鞋底透气结构,包括鞋底及第一单向气阀及第二单向气阀,其中,该鞋底包括脚掌部位及脚跟部位,于鞋底前缘的脚掌部位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肋条,该脚跟部位设有一中空状的气室,该第一单向气阀设于气室的侧边,使其由气室的侧边向外突露,该第二单向气阀设于脚跟部位与脚掌部位间,当鞋子于穿着行走时,通过提起使鞋子外部的空气通过第一单向阀进入气室,并于踩踏时构成对气室的压制,使气室内的空气通过第二单向气阀释出至脚掌部位,且通过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气阀的单向导气作用,将外部的空气不断引入,使穿着行走时更为舒适,且可达到消除脚部异味的目的。

Permeable structure of so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ventilation structure of a sole, including a sole, a first one-way air valve and a two one-way air valve, wherein the sole comprises a foot palm and a heel, and a plurality of spaced ribs are arranged at the foot of the front edge of the sole, and the heel is provided with a hollow air chamber. The side of the air chamber is made out of the side of the air chamber. The second one-way valve is located between the heel and the foot of the foot. When the shoes are worn and walking, the air is brought into the air chamber through the first one-way valve, and the pressure of the air chamber is formed when stampede, so that the air in the air chamber passes through the second single. The air valve is released to the foot of the foot, and the external air is continuously introduced through the one way valve and the two one-way air valve, which makes the wear more comfortable and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liminating the odor of the fo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鞋底透气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底透气结构,尤其是指一种鞋子于穿着行走时,使空气得以流动于脚掌部位,进而达到消除脚部异味目的的鞋底透气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的鞋子的结构,由鞋子大底、垫片及鞋身等所组成,由于整个鞋子于穿着时将脚部包覆,除了少许的透气孔外,整个鞋子几乎密不通风,因此,于长时间穿着后常导致异味产生,当进入需脱鞋的室内时,常因异味使他人难以忍受,严重者造成如香港脚等皮肤病,不符合个人的卫生要求。虽然,有些鞋子加强了透气的功能,但并无法于行走的同时,使鞋子内部构成空气流动,因此其消除异味的效果仍相当有限,尤其仍无法消除脱鞋时的异味产生。并且,其通过对气室的挤压,以构成鞋子内部的透气,不但改善的情况也有限,且因增加气室的突出结构,使得行走时较不平稳,实也为制鞋业者所须极思改善。申请人有鉴于此,经不断研究、实验,遂萌生设计一种鞋底透气结构,使空气得以流动于脚掌部位,达到消除脚部异味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鞋底透气结构,尤其是指一种鞋子于穿着行走时,使空气得以流动于脚掌部位,进而达到消除脚部异味目的,且使穿着行走时不会歪斜而更为平稳。前述的鞋底透气结构,主要包括鞋底及设于鞋底的第一单向气阀及第二单向气阀。其中,该鞋底的脚跟部位设有一中空状的气室,该第一单向气阀设于气室的侧边,且使其由气室的侧边突露,该第二单向气阀设于鞋底的脚跟部位与脚掌部位间。当鞋子于穿着行走时,通过提起使鞋子外部的空气通过第一单向气阀进入气室,并于踩踏时构成对气室的压制,通过第二单向气阀的单向导气作用,使气室内的空气流向前缘的脚掌部位,以达透气的效果,进而达到消除脚部异味的目的。前述的鞋底透气结构,其中鞋底的脚跟部位的气室,由鞋底向下延伸适当高度的突部,该突部的前缘设为较低,后缘设为较高,且该突部的垂直面与水平面的转角,设为适当的圆弧,从而使气室的压入面积增加,提高压缩空气的效果,且使穿着行走时不会歪斜而更为平稳。前述的鞋底透气结构,其中该第一单向气阀及第二单向气阀包括座体、固定件及过滤件。其中,该座体设有套合部,以及由套合部延伸的开口部,于套合部内缘设有突柱,该固定件套置于座体,其套置端设有较高的开口部,于座体的突柱与该开口部间设有一止挡片,使止挡片顶持于突柱,使空气由固定件进入并由座体开口部释出,或贴附于固定件的开口部,以阻挡空气回流,该过滤件嵌置于固定件内,其一端设有滤网。将透气结构装设于鞋底脚跟的气室单元,以及脚跟部位与脚掌部位间,使鞋子于穿着行走时通过透气结构的单向作用,将外部空气不断引入,使空气通过流向前缘的脚掌部位,以达到透气的作用。其中,该鞋底的气室与脚掌部位之间以壁面隔离,使该第二单向气阀设于该壁面。其中,该第一单向气阀及第二单向气阀的座体的套合部底端处内缘,设有环绕突肋状的扣合部,该固定件于套置端的外缘设有对应于座体扣合部的卡槽,通过扣合部与卡槽的相互卡合,使固定件套置固定于座体的套合部。其中,置入于座体的突柱与开口部间的止挡片为软性胶片。其中,该鞋底的脚跟部位的气室,向下延伸适当高度的突部,使气室的压入面积增加,以提高压缩空气。其中,该突部的前缘与后缘的高度的比例为3:5。其中,该突部的前缘与后缘的高度的比例为4:6。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气室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突部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单向气阀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的单向气阀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的单向气阀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单向气阀动作状态图。图8为本技术的单向气阀另一动作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1、鞋底11、脚掌部位111、肋条12、脚跟部位13、气室14、突部141、垂直面142、水平面143、圆弧144、圆弧15、壁面2、第一单向气阀21、座体211、套合部212、开口部213、突柱214、扣合部22、固定件221、垣部222、开口部223、卡槽23、过滤件231、滤网24、止挡片3、第二单向气阀31、座体311、套合部312、开口部313、突柱314、扣合部32、固定件321、垣部322、开口部323、卡槽33、过滤件34、滤网34、止挡片具体实施方式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并配合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及气室剖视图,以及突部结构图。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鞋底1及第一单向气阀2及第二单向气阀3。其中,该鞋底1包括脚掌部位11及脚跟部位12,于鞋底1前缘的脚掌部位11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肋条111,该脚跟部位12设有一中空状的气室13。脚跟部位12的底缘,则设有一适当高度的突部14,于本实施例,该突部14的前缘设为较低,后缘设为较高。该第一单向气阀2设于气室13的侧边,使其由气室13的侧边向外突露,该第二单向气阀3设于脚跟部位12与脚掌部位11间。其中,气室13与脚掌部位11之间以壁面15隔离,使该第二单向气阀3设于该壁面15。该突部14设为前缘较低而后缘较高的型态,其垂直面141与水平面142的转角,分别设为适当角度的圆弧143、144,使鞋子于穿着行走时,得以因该突部14前低后高的设计,而能更平稳的踏于地面,且因圆弧143、144的设计,使脚踩时压入的面积增加,进而提高对气室13压缩空气的效果。其中,突部14的前缘A设为较低,后缘B设为较高,于较佳的实施例中,其前缘与后缘的比例约为3:5或4:6为较佳,也即若前缘设为18mm,后缘为30mm,或前缘为16mm,则后缘为24mm,当使用者穿着行走时,无论于前踩或向上提都能保持平稳的踏于地面。通过前述构件的组合,构成鞋底透气结构。当鞋子于穿着行走时,通过提起使鞋子外部的空气通过第一单向阀2进入气室13,并于踩踏时构成对气室13的压制,使气室13内的空气通过第二单向气阀3释出至脚掌部位11,且通过第一单向阀2及第二单向气阀3的单向导气作用(空气由外部经第一单向气阀2进入气室13,但不会反向释出,气室13内的空气由第二单向气阀3进入脚掌部位11,同样不会反向释出),将外部的空气不断引入,如同一会呼吸的鞋子,使穿着行走时更为舒适,且可达到消除脚部异味的目的。而设于脚跟部位12底缘的突部14,由于为前低后高的设计,而能于行走时更平稳的踏于地面,且因圆弧133、134的设计,使脚踩时压入的面积增加,进而得以提高压缩空气的效果。请同时参阅图4及图5,并配合图6,为本技术的单向气阀立体分解图及立体图以及剖视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第一单向气阀2及第二单向气阀3,包括座体21(31)、固定件22(32)及过滤件23(33)。其中,该座体21(31)设有管状的套合部211(311),以及由套合部211(311)延伸呈较小径的开口部212(312),于套合部211(311)的内缘设有多个突柱213(313),套合部211(311)邻近底端处的内缘,设有环绕突肋状的扣合部214(314)。该固定件22(32)为管状,以供套置于座体21(31)的套合部211(311),其套置端设有垣部221(321),于垣部221(321)内缘设有较高的开口部222(322),并于套置端的外缘设有对应于座体21(31)扣合部214(314)的卡槽223(323),于于座体21(31)的突柱213(313)与该开口部212(3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鞋底透气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鞋底透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及第一单向气阀及第二单向气阀,其中,该鞋底包括脚掌部位及脚跟部位,于鞋底前缘的脚掌部位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肋条,该脚跟部位设有一中空状的气室,该第一单向气阀设于气室的侧边,使其由气室的侧边向外突露,该第二单向气阀设于脚跟部位与脚掌部位间,当鞋子于穿着行走时,通过提起使鞋子外部的空气通过第一单向阀进入气室,并于踩踏时构成对气室的压制,使气室内的空气通过第二单向气阀释出至脚掌部位,且通过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气阀的单向导气作用,将外部的空气不断引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底透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及第一单向气阀及第二单向气阀,其中,该鞋底包括脚掌部位及脚跟部位,于鞋底前缘的脚掌部位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肋条,该脚跟部位设有一中空状的气室,该第一单向气阀设于气室的侧边,使其由气室的侧边向外突露,该第二单向气阀设于脚跟部位与脚掌部位间,当鞋子于穿着行走时,通过提起使鞋子外部的空气通过第一单向阀进入气室,并于踩踏时构成对气室的压制,使气室内的空气通过第二单向气阀释出至脚掌部位,且通过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气阀的单向导气作用,将外部的空气不断引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透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鞋底的气室与脚掌部位之间以壁面隔离,使该第二单向气阀设于该壁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透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单向气阀及第二单向气阀,包括座体、固定件及过滤件,其中,该座体设有管状的套合部,以及由套合部延伸呈较小径的开口部,于套合部的内缘设有多个突柱;该固定件为管状,以供套置于座体的套合部,其套置端设有垣部,于垣部内缘设有较高的开口部,于座体的突柱与该开口部间置入一止挡片后,使固定件套置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胜强高铭村
申请(专利权)人:高博士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