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5149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其在平转方向和俯仰方向上形成旋转运动的运动模拟器中,测定各自的旋转角度,且在旋转运动后能够自动返回原点。为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旋转杆,根据用户的操作而向平转方向和俯仰方向旋转;第一弹簧,在所述旋转杆向平转方向旋转时,使所述旋转杆返回原点;第一旋转角测定部,测定所述旋转杆的平转方向上的旋转角度并将其测定的旋转角度发送至运动模拟器的控制部;第二弹簧,在所述旋转杆向俯仰方向旋转时,使所述旋转杆返回原点;以及第二旋转角测定部,测定所述旋转杆的俯仰方向上的旋转角度并将其测定的旋转角度发送至运动模拟器的控制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更加具体地涉及一种在2自由度旋转的运动模拟器中操纵杆的位置能够自动返回原点的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
技术介绍
通常,运动模拟器是以符合由计算机控制的虚拟环境的方式再现动态变化,从而能够使用户像现实一样感受到虚拟现实的运动的装置,不仅能够实现飞行模拟(Flightsimulation)或者驾驶模拟(Vehiclesimulation)等,最近还为使人们体会到立体感(ThreeDimension)而广泛应用于游戏用或者剧场用模拟器等。上述的运动模拟器以实现平转、俯仰、侧倾旋转而众所周知,但在飞行模拟器等装置中构成为实现仅由平转与俯仰旋转构成的2自由度旋转运动。作为这种实现2自由度旋转运动的运动模拟器的一例,图1的运动模拟器已由本申请人以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5-0167859号进行了申请。上述的专利申请第10-2015-0167859号的运动模拟器包括:第一旋转体10,供用户乘坐;第二旋转体20,位于所述第一旋转体10的下部;第一驱动部30,使所述第一旋转体10俯仰旋转;以及第二驱动部(未图示),使所述第一旋转体10与第二旋转体20一体地平转旋转。在所述运动模拟器中配置有供用户操作动作的操纵杆50。作为关于这种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的现有技术公开有韩国授权专利第10-0955383号。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公开有关于在没有其他操作的情况下,自动补偿操纵杆的中立位置的直升机模拟系统用操纵杆的中立保持装置的技术。在通过操作图1所示的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50而使旋转体10向平转方向与俯仰方向旋转时,需要测定对操纵杆50的平转方向的旋转角度与俯仰方向的旋转角度并将其旋转角度测定信号发送至控制部。但是,在以上所述的韩国授权专利第10-0955383号中,在水平方向上4个弹簧以对角线方向配置而使操纵杆返回原点,因此存在难以测定平转方向和俯仰方向的旋转角度的问题。另外,存在由于对操纵杆进行反复操作而使操纵杆的耐久性能降低的问题,且存在以下问题,即,不管使操纵杆向哪一个方向旋转,对其他方向的旋转信号都会传递至控制部,从而使运动模拟器的动作的准确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以上所述的诸多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其在形成向平转方向和俯仰方向的旋转运动的运动模拟器中测定各自的旋转角度,且在旋转运动后能够自动返回原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其由于耐久性能得到提高,因此即使进行反复的操作也能够防止破损。技术方案用于实现所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包括:旋转杆,根据用户的操作而向平转方向和俯仰方向旋转;第一弹簧,在所述旋转杆向平转方向旋转时,使所述旋转杆返回原点;第一旋转角测定部,测定所述旋转杆的平转方向上的旋转角度并将其测定的旋转角度发送至运动模拟器的控制部;第二弹簧,在所述旋转杆向俯仰方向旋转时,使所述旋转杆返回原点;第二旋转角测定部,测定所述旋转杆的俯仰方向上的旋转角度并将其测定的旋转角度发送至运动模拟器的控制部。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操作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时,分别测定在平转方向和俯仰方向上的旋转角度,并使其在旋转运动后自动返回原点,从而能够顺利实现运动模拟器的工作。另外,通过使用2个扭转弹簧而能够实现平转方向和俯仰方向的原点返回,从而可以减少弹簧的使用数量而使结构简单化。另外,在使扭转弹簧的一侧端部固定的状态下,使另一侧端部沿着弹簧的盘绕方向拉伸,从而减少施加于弹簧的负荷,能够提高弹簧的耐久性能。另外,使用4个拉伸弹簧(TensionSpring),而且在平转方向和俯仰方向旋转时,仅使2个弹簧被拉伸,且使剩余2个弹簧不受拉伸力或者压缩力的作用,从而能够提高耐久性能。另外,对平转方向与俯仰方向的操纵杆的操作动作可准确地传递至控制部而实现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根据现有技术的2自由度运动模拟器的立体图。图2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操纵杆的外形的立体图。图3是显示从图2的操纵杆中去除盖后的原点状态的情况的立体图。图4是从另一个角度显示图3的操纵杆的立体图。图5是从又一个角度显示图3的操纵杆的立体图。图6是对图3所示的操纵杆的一部分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显示图3的操纵杆向平转方向旋转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显示图3的操纵杆向俯仰方向旋转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的(a)、(b)是显示图3的操纵杆向平转方向旋转前与后的平面图。图10的(a)、(b)是显示图3的操纵杆向俯仰方向旋转前与后的左侧视图与右侧视图。图11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操纵杆的外形的立体图。图12是显示从图11的操纵杆中去除盖后的原点状态的情况的立体图。图13是从底面观察图12所示的操纵杆处于原点状态的情况的立体图。图14是图12所示的操纵杆的剖视图。图15是显示图12的操纵杆向平转方向旋转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6是显示图12的操纵杆向俯仰方向旋转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7的(a)、(b)是显示图12的操纵杆向平转方向旋转前与后的底面图。图18的(a)、(b)是显示图12的操纵杆向俯仰方向旋转前与后的左侧视图。图19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操纵杆的外形的立体图。图20是显示从图19的操纵杆中去除盖后的原点状态的情况的立体图。图21是显示图19的操纵杆中的第一旋转角测定部与第二旋转角测定部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图22的(a)、(b)是显示在图19的操纵杆中向平转方向旋转前与后的平面图和显示沿俯仰方向旋转前与后的侧视图。符号说明100、200、300:操纵杆113、213、313:旋转杆131、231-1、231-2、331-1、331-2:第一弹簧132、232-1、232-2、332-1、332-2:第二弹簧143-1、243-1、343-1:第一旋转角测定部143-2、243-2、343-2:第一旋转角测定部141-1、241-1、341-1:第一凸轮141-2、241-2、341-2:第二凸轮142-1、242-1:第一齿轮142-2、242-2:第二齿轮342-1:第一滑动构件342-2:第二滑动构件121、221、321:旋转板122、222、322:固定板123、223、323: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如图1与图2所示,侧倾(Rolling)表示以前后方向(Z轴)为旋转中心进行的旋转运动,俯仰(Pitching)表示以左右方向(X轴)为旋转中心进行的旋转运动,平转(Yawing)表示以上下方向(Y轴)为旋转中心进行的旋转运动。<第一实施例>参照图2至图8,对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进行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100包括:旋转杆113,根据用户的操作而向平转方向和俯仰方向旋转;第一弹簧131,在所述旋转杆113向平转方向旋转时,使所述旋转杆113返回原点;第一旋转角测定部143-1,测定所述旋转杆113在平转方向上的旋转角度并将其测定的旋转角度发送至运动模拟器的控制部(未图示);第二弹簧132,在所述旋转杆113向俯仰方向旋转时,使所述旋转杆113返回原点;以及第二旋转角测定部143-2,测定所述旋转杆113在俯仰方向上的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杆,根据用户的操作而向平转方向和俯仰方向旋转;第一弹簧,在所述旋转杆向平转方向旋转时,使所述旋转杆返回原点;第一旋转角测定部,测定所述旋转杆的平转方向上的旋转角度并将其测定的旋转角度发送至运动模拟器的控制部;第二弹簧,在所述旋转杆向俯仰方向旋转时,使所述旋转杆返回原点;第二旋转角测定部,测定所述旋转杆的俯仰方向上的旋转角度并将其测定的旋转角度发送至运动模拟器的控制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1.11 KR 10-2016-01500911.一种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杆,根据用户的操作而向平转方向和俯仰方向旋转;第一弹簧,在所述旋转杆向平转方向旋转时,使所述旋转杆返回原点;第一旋转角测定部,测定所述旋转杆的平转方向上的旋转角度并将其测定的旋转角度发送至运动模拟器的控制部;第二弹簧,在所述旋转杆向俯仰方向旋转时,使所述旋转杆返回原点;第二旋转角测定部,测定所述旋转杆的俯仰方向上的旋转角度并将其测定的旋转角度发送至运动模拟器的控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角测定部是在所述旋转杆向平转方向旋转时测定所述平转方向的旋转角度的转动方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凸轮,从所述旋转杆的旋转中独立而固定,且在外周面形成有齿形;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凸轮的齿形啮合而以与所述旋转杆的平转方向上的旋转角度相对应的角度旋转,并以能够将旋转角度传递至所述第一旋转角测定部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一旋转角测定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板,结合有所述第一旋转角测定部,且在所述旋转杆向平转方向旋转时与所述旋转杆一起旋转;固定板,从所述旋转板的旋转中独立而固定,且连接有所述第一凸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板的下部层叠有所述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与第一凸轮之间配置有第一凸轮连接构件,所述第一凸轮连接构件的下端结合于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一凸轮连接构件贯穿所述旋转板,所述第一凸轮连接构件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凸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角测定部是在所述旋转杆向俯仰方向旋转时测定所述旋转杆的俯仰方向上的旋转角度的转动方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凸轮,在所述旋转杆向俯仰方向旋转时与所述旋转杆一起旋转,且在外周面形成有齿形;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凸轮的齿形啮合而以与所述旋转杆的俯仰方向上的旋转角度相对应的角度旋转,并以能够将旋转角度传递至所述第二旋转角测定部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二旋转角测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板,结合有所述第二旋转角测定部,且从所述旋转杆的俯仰方向的旋转中独立;固定板,从所述旋转板的旋转中独立而固定,且层叠于所述旋转板的下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由扭转弹簧构成,所述扭转弹簧被盘绕成在所述旋转杆向平转方向旋转时,两侧端部中的某一侧端部被固定,而另一侧端部与所述旋转杆一起旋转,从而使弹性恢复力发挥作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其特征在于,具备:旋转板,在所述旋转杆向平转方向旋转时与所述旋转杆一起旋转;固定板,从所述旋转板的旋转中独立而层叠于所述旋转板的下部,在所述第一弹簧的两侧端部中,一侧端部挂接于与所述旋转板结合的弹簧挂接构件,从而在所述旋转板旋转时以使所述第一弹簧的盘绕部扭转而拉伸,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侧端部挂接于与所述固定板连接的弹簧挂接部,从而从所述旋转杆的旋转中独立而其位置被固定。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凸轮下部连接构件,下端结合于所述固定板,外侧盘绕有所述第一弹簧;第一凸轮上部连接构件,结合于所述第一凸轮下部连接构件的上端,且形成有所述弹簧挂接部;第一凸轮,从所述旋转杆的旋转中独立而固定,且在外周面形成有齿形,并结合于所述第一凸轮上部连接构件;以及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凸轮的齿形啮合而以与所述旋转杆的平转方向上的旋转角度相对应的角度旋转,并以能够将旋转角度传递至所述第一旋转角测定部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一旋转角测定部。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其特征在于,突出形成有所述弹簧挂接部的第一凸轮上部连接构件连接于所述固定板,在所述旋转板形成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被所述弹簧挂接部插入,从而在所述旋转杆向平转方向旋转时引导所述弹簧挂接部的旋转,而且插入有所述弹簧挂接构件,所述弹簧挂接部与弹簧挂接构件配置于从所述旋转板的旋转中心沿半径方向彼此隔开的位置。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模拟器的操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由扭转弹簧构成,所述扭转弹簧被盘绕成在所述旋转杆向俯仰方向旋转时,两侧端部中的某一侧端部被固定,而另一侧端部与所述旋转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锺瓒
申请(专利权)人:运动设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