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窗洞口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4538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门窗洞口的施工方法,所述门窗洞口的施工方法包括门窗洞口上侧过梁的施工方法,所述门窗洞口上侧过梁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结构连梁浇筑之前架设横梁支撑模,横梁支撑模内包括待浇筑的结构连梁区域以及过梁区域;B、在横梁支撑模内浇筑混凝土,一体成型包括结构连梁部分和过梁部分的横梁。过梁的施工步骤,使得结构连梁部分和过梁部分一体浇筑成型,节省了过梁部分单独施工阶段的工程量,加快了后期的施工进度,并且一体成型的设置,使得结构连梁部分和过梁部分的连接结构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窗洞口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门窗洞口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要在建筑内部设计施工门窗洞口。当墙体上开设门窗洞口且墙体洞口大于300mm时,为了支撑门窗洞口上部砌体所传来的各种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门窗洞口两边的墙体,常在门窗洞口上设置过梁。当墙体转折或者在较薄的丁字墙体上开设门窗洞口时,为便于门窗框体的安置和保证墙体的稳定,须在门窗洞口一侧的隔墙上加筑抱框柱。现有技术中,通常结构连梁和隔墙砌筑后,单独在门窗洞口上部增加混凝土过梁,在门窗洞口一旁支模并浇筑抱框柱。由于过梁和抱框柱截面尺寸较小,木模板不易加固,且木模刚度较小,在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侧压力,容易使得模板发生变形,出现涨模(即墙体表面凸起、凹陷)、阴阳角(两墙相交的竖直角和顶板与墙相交的水平角)不顺直等质量问题,影响了施工进度,增加了后期的维修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窗洞口的施工方法,其施工过程简单,施工质量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门窗洞口的施工方法,所述门窗洞口的施工方法包括门窗洞口上侧过梁的施工方法,所述门窗洞口上侧过梁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结构连梁浇筑之前架设横梁支撑模,横梁支撑模内包括待浇筑的结构连梁区域以及过梁区域;B、在横梁支撑模内浇筑混凝土,一体成型包括结构连梁部分和过梁部分的横梁。作为优选,浇筑混凝土之前在所述横梁支撑模内铺设悬挂钢筋,所述悬挂钢筋连接待浇筑的所述结构连梁区域和所述过梁区域。悬挂钢筋的铺设,使得在浇筑后,横梁的结构连梁部分和过梁部分连接结构牢固。作为优选,所述悬挂钢筋呈开口朝向所述结构连梁区域的U形设置,U形的所述悬挂钢筋设置有多个并且沿所述过梁区域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铺设。上述设置,使得在浇筑后,横梁的结构连梁部分和过梁部分连接受力均匀。作为优选,浇筑混凝土之前在所述横梁支撑模内还铺设有横撑钢筋,所述横撑钢筋架设于U形的所述悬挂钢筋的内侧并且沿所述过梁区域的长度方向延伸。上述设置,使得在浇筑后,横梁的过梁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悬挂于结构连梁部分下侧。作为优选,所述横撑钢筋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横撑钢筋沿所述过梁区域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上述设置,使得横撑钢筋对矩形截面的过梁部分的支撑更加安全可靠。作为优选,所述横梁支撑模为铝质模板。由于铝质模板自身的刚度大,尺寸精确,使得混凝土浇筑后的构件方正、顺直,有效提高了施工质量。作为优选,所述过梁部分的梁底为所述门窗洞口的上沿。上述一体浇筑成型的设置,节省了施工阶段的工程量,加快了后期的施工进度。作为优选,所述门窗洞口的施工方法还包括门窗洞口一旁的抱框柱的施工方法,所述门窗洞口一旁的抱框柱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隔墙浇筑之前架设墙体支撑模,墙体支撑模内包括待浇筑的隔墙区域以及抱框柱区域;b、在墙体支撑模内浇筑混凝土,一体成型包括隔墙部分和抱框柱部分的墙体。作为优选,所述墙体支撑模为铝质模板。由于铝质模板自身的刚度大,尺寸精确,使得混凝土浇筑后的构件方正、顺直,有效提高了施工质量。作为优选,所述抱框柱部分为素混凝土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过梁的施工步骤,使得结构连梁部分和过梁部分一体浇筑成型,节省了过梁部分单独施工阶段的工程量,加快了后期的施工进度,并且一体成型的设置,使得结构连梁部分和过梁部分的连接结构更加安全可靠。抱框柱的施工步骤,使得隔墙部分和抱框柱部分一体浇筑成型,节省了抱框柱部分单独施工阶段的工程量,加快了后期的施工进度,并且一体成型的设置,使得隔墙部分和抱框柱部分的连接结构更加安全可靠。由于铝质模板自身的刚度大,尺寸精确,使得混凝土浇筑后的构件方正、顺直,有效提高了施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通过现有施工方法浇筑成型后的过梁和抱框柱的示意图;图2是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门窗洞口的施工方法最终成型的过梁部分和抱框柱部分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结构连梁部分和过梁部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00、结构连梁;200、过梁;300、隔墙;400、抱框柱;10、结构连梁部分;20、过梁部分;30、隔墙部分;40、抱框柱部分;1、悬挂钢筋;2、横撑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门窗洞口的施工方法,包括门窗洞口上侧过梁的施工方法以及门窗洞口一旁的抱框柱的施工方法。其中,门窗洞口上侧过梁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结构连梁浇筑之前架设横梁支撑模,横梁支撑模内包括待浇筑的结构连梁区域以及过梁区域。浇筑混凝土之前在横梁支撑模内铺设悬挂钢筋1,悬挂钢筋1连接待浇筑的结构连梁区域和过梁区域。悬挂钢筋1的铺设,使得在浇筑后,横梁的结构连梁部分10和过梁部分20连接结构牢固。具体的,如图3所示,悬挂钢筋1呈开口朝向结构连梁区域的U形设置,U形的悬挂钢筋1设置有多个并且沿过梁区域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铺设。上述设置,使得在浇筑后,横梁的结构连梁部分10和过梁部分20连接受力均匀。浇筑混凝土之前在横梁支撑模内还铺设有横撑钢筋2,如图3所示,横撑钢筋2架设于U形的悬挂钢筋1的内侧并且沿过梁部分20的长度方向延伸。上述设置,使得在浇筑后,横梁的过梁部分20作为一个整体悬挂于结构连梁部分10下侧。具体的,横撑钢筋2设置有两根,两根横撑钢筋2沿过梁部分20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上述设置,使得横撑钢筋2对矩形截面的过梁部分20的支撑更加安全可靠。上述悬挂钢筋1和横撑钢筋2为建筑施工当中常规的普通钢筋,其具体结构和铺设方式在此不再赘述。在此步骤中,横梁支撑模为铝质模板。由于铝质模板自身的刚度大,尺寸精确,使得混凝土浇筑后的构件方正、顺直,有效提高了施工质量。步骤二、在横梁支撑模内浇筑混凝土,一体成型包括结构连梁部分10和过梁部分20的横梁。在此步骤中,通过最终一次性浇筑得到如图2所示的包括结构连梁部分10和过梁部分20的横梁。在此步骤中,浇筑完成后过梁部分20的梁底为门窗洞口的上沿。上述一体浇筑成型的设置,节省了施工阶段的工程量,加快了后期的施工进度。其中,门窗洞口一旁的抱框柱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隔墙浇筑之前架设墙体支撑模,墙体支撑模内包括待浇筑的隔墙区域以及抱框柱区域。在此步骤中,墙体支撑模为铝质模板。由于铝质模板自身的刚度大,尺寸精确,使得混凝土浇筑后的构件方正、顺直,有效提高了施工质量。步骤二、在墙体支撑模内浇筑混凝土,一体成型包括隔墙部分30和抱框柱部分40的墙体。在此步骤中,通过最终一次性浇筑得到如图2所示的,包括隔墙部分30和抱框柱部分40的墙体。在此步骤中,抱框柱部分40为素混凝土结构。显然,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门窗洞口的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窗洞口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窗洞口的施工方法包括门窗洞口上侧过梁的施工方法,所述门窗洞口上侧过梁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结构连梁浇筑之前架设横梁支撑模,横梁支撑模内包括待浇筑的结构连梁区域以及过梁区域;B、在横梁支撑模内浇筑混凝土,一体成型包括结构连梁部分和过梁部分的横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窗洞口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窗洞口的施工方法包括门窗洞口上侧过梁的施工方法,所述门窗洞口上侧过梁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结构连梁浇筑之前架设横梁支撑模,横梁支撑模内包括待浇筑的结构连梁区域以及过梁区域;B、在横梁支撑模内浇筑混凝土,一体成型包括结构连梁部分和过梁部分的横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洞口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浇筑混凝土之前在所述横梁支撑模内铺设悬挂钢筋,所述悬挂钢筋连接待浇筑的所述结构连梁区域和所述过梁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洞口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钢筋呈开口朝向所述结构连梁区域的U形设置,U形的所述悬挂钢筋设置有多个并且沿所述过梁区域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铺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窗洞口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浇筑混凝土之前在所述横梁支撑模内还铺设有横撑钢筋,所述横撑钢筋架设于U形的所述悬挂钢筋的内侧并且沿所述过梁区域的长度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坤徐小明高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崇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