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走式秸秆打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3204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5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走式秸秆打捆机,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下侧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有滚轮,所述车体的侧壁还连接有两个倾斜设置的第二连接杆,且两个第二连接杆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打捆机构,所述车体的侧壁还竖直设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滑槽,且两个第一滑槽中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上均套设有与其匹配的第一螺母,且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螺母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方便对打捆机构的高度进行调节,既方便完成对秸秆的打捆操作,又防止车体在移动时使打捆机构撞坏;同时,方便对打捆机构进行拆卸,从而方便对打捆机构进行更换和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走式秸秆打捆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自走式秸秆打捆机。
技术介绍
秸秆打捆机是用于对稻草、麦草、棉杆、玉米杆、油菜杆、花生藤、豆杆等秸秆、牧草捡拾打捆;配套功能多,可直接捡拾打捆,也可先割后捡拾打捆,还可以先粉碎再打捆;当现有技术中的打捆机在使用打捆机构对秸秆进行打捆操作时,由于打捆机构的位置不方便调整,当在结束打捆操作之后,若打捆机构高度较低,在车体移动时可能会使打捆机构撞坏;同时,现有技术打捆机中的打捆机构不方便拆卸,因此不方便对打捆机构进行更换和检修,若打捆机构损坏则会影响打捆机对秸秆进行打捆操作的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走式秸秆打捆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打捆机中的打捆机构不方便拆卸,因此不方便对损坏的打捆机构进行更换和检修;同时打捆机构的位置不方便调整,在车体移动时易对打捆机构造成损坏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自走式秸秆打捆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走式秸秆打捆机,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下侧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有滚轮,所述车体的侧壁还连接有两个倾斜设置的第二连接杆,且两个第二连接杆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打捆机构,所述车体的侧壁还竖直设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滑槽,且两个第一滑槽中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上均套设有与其匹配的第一螺母,且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螺母固定连接,所述车体中还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转杆,且第一转杆的上端贯穿车体的上侧侧壁并连接有转钮,所述车体中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且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转杆上套设有第一齿轮,且第二转杆上套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转杆上还套设有第三齿轮,且第一螺纹杆上套设有与第三齿轮位置对应的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之间通过第一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杆上还套设有第五齿轮,且第二螺纹杆上套设有位置与第五齿轮对应的第六齿轮,所述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之间通过第二链条传动连接,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且第一转轴与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中设有与第二转轴匹配的安装槽,且第二转轴插设在安装槽中,所述安装槽中转动连接有第三螺纹杆,且第三螺纹杆延伸至第一转轴的外侧,所述第三螺纹杆的侧壁通过第一斜齿轮传动连接有第四螺纹杆,且第四螺纹杆贯穿第二转轴并与第二转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为中空结构,且第二转轴中转动连接有第五螺纹杆,所述第五螺纹杆的侧壁通过第二斜齿轮传动连接有第六螺纹杆,且第六螺纹杆上套设有与其匹配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的侧壁连接有横杆,且横杆的侧壁设有多个卡杆,多个所述卡杆均贯穿第二转轴的侧壁设置,所述打捆机构的两侧还设有与第二转轴匹配的凹槽,且凹槽两侧的侧壁均设有多个与卡杆匹配的卡槽。优选的,所述转钮的外侧侧壁包裹有橡胶保护垫,且橡胶保护垫的表面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的侧壁竖直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一螺母的侧壁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两侧的内壁对称设有两个第三滑槽,且第三滑槽的长度大小小于安装槽的长度大小,所述第二转轴的侧壁设有与第三滑槽匹配的第二滑块。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的内壁设有第四滑槽,且横杆靠近第四滑槽的一端设有与第四滑槽匹配的滑轮。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方便对打捆机构的高度进行调节,当需要使用时打捆机构时,可以方便完成对秸秆的打捆操作;当打捆操作完成之后,又可以防止车体在移动时使打捆机构撞到障碍物而损坏;同时,方便对打捆机构进行拆卸,从而方便对打捆机构进行更换和检修,避免打捆机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故障,影响打捆机构的打捆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走式秸秆打捆机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走式秸秆打捆机的正面部分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体、2滚轮、3第一连接杆、4转轴、5打捆机构、6第二连接杆、7转钮、8第一滑槽、9第一螺纹杆、10第二螺纹杆、11第一螺母、12第一滑块、13第二滑槽、14第一转杆、15第一齿轮、16第二转杆、17第二齿轮、18第三齿轮、19第四齿轮、20第一链条、21第五齿轮、22第二链条、23第一转轴、24第二转轴、25安装槽、26第三螺纹杆、27第一斜齿轮、28第四螺纹杆、29第三滑槽、30第二滑块、31第五螺纹杆、32第二斜齿轮、33第六螺纹杆、34第二螺母、35横杆、36卡杆、37卡槽、38第四滑槽、39滑轮、40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自走式秸秆打捆机,包括车体1,车体1的下侧通过第一连接杆3连接有滚轮2,车体1的侧壁还连接有两个倾斜设置的第二连接杆6,且两个第二连接杆6之间通过转轴4转动连接有打捆机构5,车体1的侧壁还竖直设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滑槽8,且两个第一滑槽8中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9和第二螺纹杆10,第一螺纹杆9和第二螺纹杆10上均套设有与其匹配的第一螺母11,且第二连接杆6与第一螺母11固定连接,第一滑槽8的侧壁竖直设有第二滑槽13,且第一螺母11的侧壁通过第一滑块12与第二滑槽13滑动连接,既能防止第一螺母11随着第一螺纹杆9和第二螺纹杆10一起转动,又方便第一螺母11在第一滑槽8中滑动,车体1中还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转杆14,且第一转杆14的上端贯穿车体1的上侧侧壁并连接有转钮7,转钮7的外侧侧壁包裹有橡胶保护垫,且橡胶保护垫的表面设有防滑纹,既方便转动转钮7,又能防止在转动转钮7时损伤手指,车体1中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16,且第一转杆14与第二转杆16相互平行设置,第一转杆14上套设有第一齿轮15,且第二转杆16上套设有与第一齿轮15啮合设置的第二齿轮17,第一转杆14上还套设有第三齿轮18,且第一螺纹杆9上套设有与第三齿轮18位置对应的第四齿轮19,第三齿轮18和第四齿轮19之间通过第一链条20传动连接,第二转杆16上还套设有第五齿轮21,且第二螺纹杆10上套设有位置与第五齿轮21对应的第六齿轮,第五齿轮21和第六齿轮之间通过第二链条22传动连接,转轴4包括第一转轴23和第二转轴24,且第一转轴23与第二连接杆6固定连接,第一转轴23中设有与第二转轴24匹配的安装槽25,且第二转轴24插设在安装槽25中,安装槽25两侧的内壁对称设有两个第三滑槽29,且第三滑槽29的长度大小小于安装槽25的长度大小,第二转轴24的侧壁设有与第三滑槽29匹配的第二滑块30,方便第二转轴24在安装槽25中滑动,同时可以防止第二转轴24与安装槽25滑脱,安装槽25中转动连接有第三螺纹杆26,且第三螺纹杆26延伸至第一转轴23的外侧,第三螺纹杆26的侧壁通过第一斜齿轮27传动连接有第四螺纹杆28,且第四螺纹杆28贯穿第二转轴24并与第二转轴24螺纹连接,第二转轴24为中空结构,且第二转轴24中转动连接有第五螺纹杆31,第五螺纹杆31的侧壁通过第二斜齿轮32传动连接有第六螺纹杆33,且第六螺纹杆33上套设有与其匹配的第二螺母34,第二螺母34的侧壁连接有横杆35,且横杆35的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走式秸秆打捆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走式秸秆打捆机,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下侧通过第一连接杆(3)连接有滚轮(2),所述车体(1)的侧壁还连接有两个倾斜设置的第二连接杆(6),且两个第二连接杆(6)之间通过转轴(4)转动连接有打捆机构(5),所述车体(1)的侧壁还竖直设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滑槽(8),且两个第一滑槽(8)中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9)和第二螺纹杆(10),所述第一螺纹杆(9)和第二螺纹杆(10)上均套设有与其匹配的第一螺母(11),且第二连接杆(6)与第一螺母(11)固定连接,所述车体(1)中还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转杆(14),且第一转杆(14)的上端贯穿车体(1)的上侧侧壁并连接有转钮(7),所述车体(1)中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16),且第一转杆(14)与第二转杆(16)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转杆(14)上套设有第一齿轮(15),且第二转杆(16)上套设有与第一齿轮(15)啮合设置的第二齿轮(17),所述第一转杆(14)上还套设有第三齿轮(18),且第一螺纹杆(9)上套设有与第三齿轮(18)位置对应的第四齿轮(19),所述第三齿轮(18)和第四齿轮(19)之间通过第一链条(20)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杆(16)上还套设有第五齿轮(21),且第二螺纹杆(10)上套设有位置与第五齿轮(21)对应的第六齿轮,所述第五齿轮(21)和第六齿轮之间通过第二链条(22)传动连接,所述转轴(4)包括第一转轴(23)和第二转轴(24),且第一转轴(23)与第二连接杆(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3)中设有与第二转轴(24)匹配的安装槽(25),且第二转轴(24)插设在安装槽(25)中,所述安装槽(25)中转动连接有第三螺纹杆(26),且第三螺纹杆(26)延伸至第一转轴(23)的外侧,所述第三螺纹杆(26)的侧壁通过第一斜齿轮(27)传动连接有第四螺纹杆(28),且第四螺纹杆(28)贯穿第二转轴(24)并与第二转轴(24)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4)为中空结构,且第二转轴(24)中转动连接有第五螺纹杆(31),所述第五螺纹杆(31)的侧壁通过第二斜齿轮(32)传动连接有第六螺纹杆(33),且第六螺纹杆(33)上套设有与其匹配的第二螺母(34),所述第二螺母(34)的侧壁连接有横杆(35),且横杆(35)的侧壁设有多个卡杆(36),多个所述卡杆(36)均贯穿第二转轴(24)的侧壁设置,所述打捆机构(5)的两侧还设有与第二转轴(24)匹配的凹槽(40),且凹槽(40)两侧的侧壁均设有多个与卡杆(36)匹配的卡槽(3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走式秸秆打捆机,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下侧通过第一连接杆(3)连接有滚轮(2),所述车体(1)的侧壁还连接有两个倾斜设置的第二连接杆(6),且两个第二连接杆(6)之间通过转轴(4)转动连接有打捆机构(5),所述车体(1)的侧壁还竖直设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滑槽(8),且两个第一滑槽(8)中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9)和第二螺纹杆(10),所述第一螺纹杆(9)和第二螺纹杆(10)上均套设有与其匹配的第一螺母(11),且第二连接杆(6)与第一螺母(11)固定连接,所述车体(1)中还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转杆(14),且第一转杆(14)的上端贯穿车体(1)的上侧侧壁并连接有转钮(7),所述车体(1)中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16),且第一转杆(14)与第二转杆(16)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转杆(14)上套设有第一齿轮(15),且第二转杆(16)上套设有与第一齿轮(15)啮合设置的第二齿轮(17),所述第一转杆(14)上还套设有第三齿轮(18),且第一螺纹杆(9)上套设有与第三齿轮(18)位置对应的第四齿轮(19),所述第三齿轮(18)和第四齿轮(19)之间通过第一链条(20)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杆(16)上还套设有第五齿轮(21),且第二螺纹杆(10)上套设有位置与第五齿轮(21)对应的第六齿轮,所述第五齿轮(21)和第六齿轮之间通过第二链条(22)传动连接,所述转轴(4)包括第一转轴(23)和第二转轴(24),且第一转轴(23)与第二连接杆(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3)中设有与第二转轴(24)匹配的安装槽(25),且第二转轴(24)插设在安装槽(25)中,所述安装槽(25)中转动连接有第三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飞吴伦保王焘徐善龙汤明明邹文冬吴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汇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