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压实打捆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内的弧形挡板,弧形挡板与机架的下底板形成秸秆输送通道,在机架的两侧各设置一摆臂,摆臂的一端连接具有同轴线的驱动轴,摆臂的另一端铰接有拨进轮轴,拨进轮轴上设置拨齿,拨齿向下伸入至与弧形挡板相对应的沟槽内,在拨进轮轴上固设驱动臂,驱动臂叉形铰接摇臂,摇臂的另一端与安装在驱动轴一侧的支撑轴铰接,压实机构设置在秸秆压实通道的左侧,打捆机构设置在秸秆压实通道的右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不易堵塞;耙草机构每输送一次秸秆,压实机构的活塞便往复挤压一次,秸秆捆的密实度也逐渐增加,成型后的秸秆捆自动从秸秆压实通道内流出,机械自动化程度高,秸秆捆密实度大,不易松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具体涉及一种秸秆压实打捆装置。
技术介绍
:秸秆是农作物的重要副产品,是工业、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源,秸秆除了作燃料外,还可以做肥料、饲料和工业原料。现在,秸秆收割打捆机基本实现了秸秆机械化收割打捆,但与国外先进机型相比,其复杂程度高、可靠性差,秸秆在输送通道内堵塞问题严重;且成型后的秸秆捆密实度较差,易松散,不能达到理想的后续捡拾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秸秆压实打捆装置,解决秸秆在输送通道内易堵塞的问题,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同时还解决了秸秆捆易松散、密实度较差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该秸秆压实打捆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内的弧形挡板,弧形挡板与机架的下底板形成秸秆输送通道,在机架的两侧位于弧形挡板的凹弧内各设置一摆臂,摆臂的一端连接具有同轴线的驱动轴,其中一驱动轴与安装在机架上的旋转动力连接,摆臂的另一端铰接有拨进轮轴,沿拨进轮轴的轴向等间距设置若干拨齿,所述拨齿向下伸入至与弧形挡板相对应的沟槽内,在拨进轮轴上还固定设置一驱动臂,所述驱动臂叉形铰接一摇臂,摇臂的另一端与安装在驱动轴一侧的支撑轴铰接,秸秆输送通道向上连接有秸秆压实通道,秸秆压实通道的左侧设置有压实机构,秸秆压实通道的右侧设置有打捆机构。弧形挡板的上端还设置有与机架顶板平行的支撑板,支撑板与秸秆压实通道的下底板之间开设秸秆输出口,所述支撑板与秸秆输送通道的下底板位于同一平面,并与水平面存在向下的倾斜角。所述的压实机构包括活塞、滑道和曲柄连杆传动机构,滑道设置在秸秆压实通道两侧的侧壁上,活塞的两端设置滑块,滑块位于滑道内,活塞的一端连接曲柄连杆传动机构,曲柄连杆传动机构连接主传动机构。所述打捆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顶板上的打结器,以及设置在秸秆压缩通道下方的穿绳装置,所述穿绳装置通过捆绳与打结器相连。在秸秆压实通道的顶板上还设置捆包长度调节装置,所述捆包长度调节装置包括拨轮、齿轮、弧形齿条和拨动杆,弧形齿条的两端通过连接杆与拨动杆固定连接,拨动杆与打结器离合连接,所述拨轮通过转轴支撑在机架顶板上,拨轮的下端伸入秸秆压实通道内,转轴的末端固设齿轮,所述齿轮与弧形齿条啮合连接,在所述弧形齿条上还设置行程调节块。在秸秆压实通道上还设置有捆包密度调节装置,该捆包密度调节装置包括铰接在机架顶板上的顶盖,顶盖中部向上连接一调节板,调节板的两端通过调节螺栓固定在机架顶板的末端。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拨进轮轴转动时带动拨齿沿弧形挡板上的沟槽自下而上将秸秆输送通道内的秸秆拨动至秸秆压实通道内,提高了秸秆输送通道的喂入性能,有效解决了输送通道的堵塞问题,进入秸秆压实通道内的秸秆在活塞的作用下向捆绳方向移动,耙草机构每输送一次秸秆,压实机构的活塞便往复挤压一次,秸秆捆的密实度也逐渐增加,当秸秆捆达到理想的密实度时,打结器自动将捆绳切断,成型后的秸秆捆自动从秸秆压实通道内流出,机械自动化程度高,秸秆捆密实度大,不易松散,有利于企业的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k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h向结构示意图。1.主传动机构,2.曲柄连杆传动机构,3.机架顶板,4.摇臂,5.活塞,6.滑道,7.打结器,8.拨动杆,9.连接杆,10.拨轮,11.行程调节块,12.齿轮,13.弧形齿条,14.顶盖,15.调节螺栓,16.支撑轴,17.拨进轮轴,18.沟槽,19.秸秆输送通道,20.拨齿,21.驱动臂,22.驱动轴,23.弧形挡板,24.支撑板,25.秸秆输出口,26.机架,27.秸秆压实通道,28.穿绳装置,29.捆绳,30.调节板,31.摆臂。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3,该秸秆压实打捆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26上的耙草机构、压实机构和打捆机构,所述的耙草机构包括弧形挡板23,弧形挡板23与机架26的下底板形成秸秆输送通道19,在机架26的两侧位于弧形挡板23的凹弧内各设置一摆臂31,摆臂31的一端连接具有同轴线的驱动轴22,其中一驱动轴22与安装在机架26上的旋转动力连接,摆臂31的另一端铰接有拨进轮轴17,沿拨进轮轴17的轴向等间距设置若干拨齿20,所述拨齿20向下伸入至与弧形挡板23相对应的沟槽18内,在拨进轮轴17上还固定设置一驱动臂21,所述驱动臂21叉形铰接一摇臂4,摇臂4的另一端与安装在驱动轴22一侧的支撑轴16铰接,秸秆输送通道19向上连接有秸秆压实通道27,压实机构设置在秸秆压实通道27的左侧,打捆机构设置在秸秆压实通道27的右侧。驱动轴22转动时借助摆臂31带动拨进轮轴17绕驱动轴22的轴心线公转,同时拨进轮轴17又会在摇臂4的作用下以一定角度范围内进行自转,拨进轮轴17转动时带动拨齿20沿弧形挡板23上的沟槽自下而上逐步将秸秆输送通道19内的秸秆拨动至秸秆压实通道27内;提高了秸秆输送通道27的喂入性能,有效解决了输送通道的堵塞问题,结构简单,输送效率高。弧形挡板23的上端还设置有与机架顶板3平行的支撑板24,支撑板24与秸秆压实通道27的下底板之间开设秸秆输出口25,所述支撑板24与秸秆输送通道27的下底板位于同一平面,并与水平面存在向下的倾斜角,倾斜角的存在有利于压实成捆的秸秆自秸秆压实通道27出口顺利滑下。所述的压实机构包括活塞5、滑道6和曲柄连杆传动机构2,滑道6设置在秸秆压实通道27两侧的侧壁上,活塞5的两端设置滑块,滑块位于滑道6内,活塞5的一端连接曲柄连杆传动机构2,曲柄连杆传动机构2连接主传动机构1,所述主传动机构1可以为齿轮轴,齿轮轴转动并带动曲柄连杆传动机构2推动活塞5在秸秆压实通道27内沿滑道进行往复移动,从而反复挤压由耙草机构输入的秸秆,并借助打捆装置的捆绳29将秸秆压实。所述打捆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顶板3上的打结器7,以及设置在秸秆压缩通道27下方的穿绳装置28,所述穿绳装置28通过捆绳29与打结器7相连。在秸秆压实通道27的顶板上还设置捆包长度调节装置,所述捆包长度调节装置包括拨轮10、齿轮12、弧形齿条13和拨动杆8,弧形齿条13的两端通过连接杆9与拨动杆8固定连接,拨动杆8与与打结器7离合连接,所述拨轮10通过转动轴支撑在机架顶板3上,拨轮10的下端伸入秸秆压实通道27内,转动轴的末端固设齿轮12,所述齿轮12与弧形齿条13啮合连接,在所述弧形齿条13上还设置行程调节块11,所述行程调节块11可以调节齿轮12的行程距离,进而调节拨动杆8与打结器7离合的时间长短。活塞5进行往复运动,机架顶板3上的拨轮10随着秸秆捆长度不断增加,并带动转动轴不断旋转,转动轴上的齿轮12沿弧形齿条13不断向下移动,相对应的拨动杆8不断上移,当其上移到一定程度后,打结器7内的离合装置闭合,并配合打结器7内的刀片将捆绳29剪断;动作完成后,拨动杆8带动弧形齿条13一起复位,成型的秸秆捆自秸秆压实通道27的出口缓缓流出。作为本技术的优选结构,在秸秆压实通道27上还设置有捆包密度调节装置,该捆包密度调节装置包括铰接在机架顶板3上的顶盖14,顶盖14中部向上连接一调节板30,调节板30的两端通过调节螺栓15固定在机架顶板3的尾端。通过调节螺栓15可以控制顶盖14与秸秆压实通道27下底板之间的锥度,继而调整秸秆捆的密实度。本技术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秸秆压实打捆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26)内的弧形挡板(23),弧形挡板(23)与机架(26)的下底板形成秸秆输送通道(19),其特征在于:在机架(26)的两侧位于弧形挡板(23)的凹弧内各设置一摆臂(31),摆臂(31)的一端连接具有同轴线的驱动轴(22),其中一驱动轴(22)与安装在机架(26)上的旋转动力连接,摆臂(31)的另一端铰接有拨进轮轴(17),沿拨进轮轴(17)的轴向等间距设置若干拨齿(20),所述拨齿(20)向下伸入至与弧形挡板(23)相对应的沟槽(18)内,在拨进轮轴(17)上还固定设置一驱动臂(21),所述驱动臂(21)叉形铰接一摇臂(4),摇臂(4)的另一端与安装在驱动轴(22)一侧的支撑轴(16)铰接,秸秆输送通道(19)向上连接有秸秆压实通道(27),秸秆压实通道(27)的左侧设置有压实机构,秸秆压实通道(27)的右侧设置有打捆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压实打捆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26)内的弧形挡板(23),弧形挡板(23)与机架(26)的下底板形成秸秆输送通道(19),其特征在于:在机架(26)的两侧位于弧形挡板(23)的凹弧内各设置一摆臂(31),摆臂(31)的一端连接具有同轴线的驱动轴(22),其中一驱动轴(22)与安装在机架(26)上的旋转动力连接,摆臂(31)的另一端铰接有拨进轮轴(17),沿拨进轮轴(17)的轴向等间距设置若干拨齿(20),所述拨齿(20)向下伸入至与弧形挡板(23)相对应的沟槽(18)内,在拨进轮轴(17)上还固定设置一驱动臂(21),所述驱动臂(21)叉形铰接一摇臂(4),摇臂(4)的另一端与安装在驱动轴(22)一侧的支撑轴(16)铰接,秸秆输送通道(19)向上连接有秸秆压实通道(27),秸秆压实通道(27)的左侧设置有压实机构,秸秆压实通道(27)的右侧设置有打捆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压实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挡板(23)的上端还设置有与机架顶板(3)平行的支撑板(24),支撑板(24)与秸秆压实通道(27)的下底板之间开设秸秆输出口(25),所述支撑板(24)与秸秆输送通道(27)的下底板位于同一平面,并与水平面存在向下的倾斜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压实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实机构包括活塞(5)、滑道(6)和曲柄连杆传动机构(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鸿,张新建,吴振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裕田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