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艺轩专利>正文

可将分支导线端头预先自动暂压接续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3071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将分支导线端头预先自动暂压接接续具,由于采用了在双凸头压接板下面相对位置设置双凹槽压接板,双凹槽压接板上分支线压接椭圆槽b癿外侧设置自动收紧具,自动收紧具上端两侧设置自动压接摁耳,其特点在于:当分支导线需要与主干线进行T接时,自动收紧具即可实现可会将自身上端两侧的自动压接摁耳可将待接入的分支导线端头可会预先暂时所固定,当将待接入的分支导线端头实施预先暂时固定完成后,双凸头压接板与双凹槽压接板即而实现可将两板体的另一侧即可方便地压入至主干线T接点剥皮后的裸体导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将分支导线端头预先自动暂压接续具
本技术涉及线路连接金具,直接涉及可将分支导线端头预先自动暂压接续具,特别适用于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带电作业所使用。
技术介绍
目前,凡从高压主干电线上向用户接入输电支线时是在线路T接点必须使用单一并沟线夹来完成。在长期使用中人们还发现现有单一并沟线夹虽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但还存有一定弊端:a、单一并沟线夹的两道压线槽是置与定夹体与动夹体的两侧端、固紧动夹体的螺栓是置与定夹体和动夹体的中间位置(即压线槽的内里部)上,当使用固紧螺栓对动夹体实施强行压固时,动夹体两侧端的压线槽端囗处时有破裂和损伤。b、当将一高压导线端头预先置与定夹体和动夹体的第一线槽内部后,另一线槽再与高压主干线T接点连接更是极为不方便(因两导线端头必须同时进行压接)。c、当将低压分支导线与低压主干电线T接点进行连接(指进行低压带电作业)时,低压分支导线端头不能实现可在定夹体与动夹体内预先对单一导线端头可固定,当需要对并沟线夹进行强行带电操作时,由于受原始结构的限制极是没有安全条件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可将分支导线端头预先自动暂压接续具,它能有效地解决:单一并沟线夹存有的弊端为:a、单一并沟线夹的两道压线槽是置于定夹体与动夹体的两侧端、固紧动夹体的螺栓是置于定夹体和动夹体的中间位置(即压线槽的内里部)上,当使用固紧螺栓对动夹体实施强行压固时,动夹体两侧端的压线槽端口处时有破裂和损伤。b、当将一高压导线端头预先置于定夹体和动夹体的第一线槽内部后,另一线槽再与高压主干线T接点连接更是极为不方便(因两导线端头必须同时进行压接)。c、当将低压分支导线与低压主干电线T接点进行连接(指进行低压带电作业)时,低压分支导线端头不能实现可在定夹体与动夹体内预先对单一导线端头可固定,当需要对并沟线夹进行强行带电操作时,由于受原始结构的限制极是没有安全条件来实现的技术难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可将分支导线端头预先自动暂压接续具,具有双凸头压接板和双凹槽压接板,所述双凸头压接板顶部设置压栓旋头座落孔眼。压栓旋头座落孔眼内下部设置压拴穿入滑孔,双凸头压接板底部两侧端设置半椭圆凸头压接体,中间设置凹槽,双凸头压接板下面相对位置设置双凹槽压接板。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方案是:所述双凹槽压接板中部设置凸头条筋,凸头条筋一侧端为电源线椭圆压接槽a,电源线椭圆压接槽a下底部设置旋具插入滑孔。凸头条筋另一侧端为分支线压接椭圆槽b,分支线压接椭圆槽b中部设置滑杆丝头拧入丝孔,拧入丝孔下部设置撑簧置放室,滑杆丝头拧入丝孔内设置滑杆,滑杆外部设置撑簧,分支线压接椭圆槽b外侧设置自动收紧具,自动收紧具上端两侧设置自动压接摁耳,自动收紧具底部设置折弯直角板,折弯直角板中部设置图7滑杆穿入孔眼。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在双凸头压接板下面相对位置设置双凹槽压接板,双凹槽压接板上分支线压接椭圆槽b外侧设置自动收紧具,自动收紧具上端两侧设置自动压接摁耳,当分支导线需要与主干线进行T接时,自动收紧具即可实现可会将自身上端两侧的自动压接摁耳可将待接入的分支导线端头可会预先暂时所固定,当将待接入的分支导线端头实施预先暂时固定完成后,双凸头压接板与双凹槽压接板即而实现可将两板体的另一侧即可方便地压入至主干线T接点剥皮后的裸体导线上。使用本技术,完全有能实现可将待接入的分支导线端头可预先实施暂时所固定,双凸头压接板、双凹槽压接板与主干线T接点实施压接时更是有能实现方便、快捷、安全和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双凸头压接板结构布置图,图2是双凹槽压接板结构布置图,图3是撑簧置放室剖示图,图4是滑杆示意图,图5是撑簧示意图,图6是自动收紧具结构布置图,图7是折弯直角板剖示图,图8是压栓示意图,图1、图2、图3、图6是本技术的结构图,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图1双凸头压接板1顶部设置压栓旋头座落孔眼2,压栓旋头座落孔眼2内下部设置压拴穿入滑孔3,双凸头压接板1底部两侧端设置半椭圆凸头压接体4,中间设置凹槽5,双凸头压接板1下面相对位置设置图2双凹槽压接板6,双凹槽压接板6中部设置凸头条筋7,凸头条筋7一侧端为电源线椭圆压接槽a,电源线椭圆压接槽a下底部设置旋具插入滑孔8,凸头条筋7另一侧端为分支线压接椭圆槽b,分支线压接椭圆槽b中部设置滑杆丝头拧入丝孔9,拧入丝孔9下部设置图3撑簧置放室10,滑杆丝头拧入丝孔9内设置图4滑杆11,滑杆11外部设置图5撑簧12,分支线压接椭圆槽b外侧设置图6自动收紧具13,自动收紧具13上端两侧设置自动压接摁耳14,自动收紧具13底部设置折弯直角板15,折弯直角板15中部设置图7滑杆穿入孔眼16。本技术的组装过程为:首先将图2双凹槽压接板6放在图1双凸头压接板1的正下方,之后将两只图8压栓17穿过图1压栓旋头座落孔眼2、压拴穿入滑孔3后再拧入至图2压栓丝孔18内后即可完成两板体的对位安装。然后再将图5撑簧12再置入至图3撑簧置放室10内,之后再将图5撑簧12向内摁下后再将图6自动收紧具13再插套入至图2分支线压接槽b的外端部,然后将大于图5撑簧12直径的圆垫片(未标示)套入至图4滑杆11,之后再将图4滑杆11穿过图7滑杆穿入孔眼16后将图4滑杆11的丝头19再拧入至图3滑杆丝头拧入丝孔9后即可完成全部组装。本技术的使用过程为:当分支导线需要与主干线进行T接时,这时可松动已拧入至图2压栓丝孔18内的图8压栓17(限制图8压栓17不可完全退出图2压栓丝孔18),之后再将图6自动收紧具13用力向上提起后再将待接入的分支导线端头(未标示)直接插入至图2分支线压接椭圆槽b、图1分支线压接椭圆小槽c内,然后再将提起后的图6自动收紧具13再松开,此时,已置入至图3撑簧置放室9内的图5撑簧12即将收紧具13向下自动所顶压,当收紧具13在图5撑簧12向下顶压作用下,这时图6自动收紧具13上顶部的自动压接摁耳14即牢牢地摁压住图2分支线压接椭圆槽b、图1分支线压接椭圆小槽c内分支导线端头的正上方(分支导线端头暂时不会脱离图2分支线压接椭圆槽b、图1分支线压接椭圆小槽c)。然后再将图1双凸头压接板1向上稍微提起后再将主干线T接点剥皮后的裸导线(未标示)再置与图2电源线椭圆压接槽a、图1电源线压接椭圆小槽d内,最后再将已退拧后的两只图8压栓17实施拧紧,当对两只图8压栓17未达完全拧紧时,这时可再将常规旋具再插入至图2旋具插入滑孔8(使常规旋具对已完成组装后的图1与图2不旋转)后再次对图8压栓17实施强行拧紧后即可快速完成对分支导线的T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将分支导线端头预先自动暂压接续具

【技术保护点】
可将分支导线端头预先自动暂压接续具,具有双凸头压接板(1)和双凹槽压接板(6),其特征是:所述双凸头压接板(1)顶部设置压栓旋头座落孔眼(2),压栓旋头座落孔眼(2)内下部设置压拴穿入滑孔(3),双凸头压接板(1)底部两侧端设置半椭圆凸头压接体(4),中间设置凹槽(5),双凸头压接板(1)下面相对位置设置双凹槽压接板(6)。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将分支导线端头预先自动暂压接续具,具有双凸头压接板(1)和双凹槽压接板(6),其特征是:所述双凸头压接板(1)顶部设置压栓旋头座落孔眼(2),压栓旋头座落孔眼(2)内下部设置压拴穿入滑孔(3),双凸头压接板(1)底部两侧端设置半椭圆凸头压接体(4),中间设置凹槽(5),双凸头压接板(1)下面相对位置设置双凹槽压接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将分支导线端头预先自动暂压接续具,其特征是:所述双凹槽压接板(6)中部设置凸头条筋(7),凸头条筋(7)一侧端为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艺轩张瀚林
申请(专利权)人:林艺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