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绝缘接头储存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2278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绝缘接头储存柜,包括主框架,主框架包括前左立柱、前右立柱、后左立柱、后右立柱、第一前横梁、第一后横梁、第一左纵梁和第一右纵梁,第一前横梁和第一后横梁上设有多个支座,支座包括弧形托座和两个导向套管,弧形托座的两端通过导向轴对应置于两个导向套管的内腔中,两个套管的外围均套设有复位弹簧,第一前横梁在多个支座的弧形托座下侧还一一对应设有称重传感器,且使称重传感器与固定于主框架上的控制面板电连接。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全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占用空间小的优点,有利于数字化库房的应用和管理。

A kind of intelligent insulation joint storage cabin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insulation joint storage cabinet, including a main frame. The main frame consists of a front Zuo Lizhu, a front right upright post, a rear Zuo Lizhu, a rear right column, a first front cross beam, a first rear cross beam, a first left longitudinal beam and a first right longitudinal beam, and a number of supports on the first front cross beam and the first rear cross beam. The support includes the bearing. The ends of the arc bracket and two guide sleeves are placed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two guide sleeves through the guide shaft, and the outer sleeve of the two sleeves is set with a reset spring. The first front beam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weighing sensor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arc bracket of a plurality of supports, and the weighing sensor and the main frame are fixed to the main frame. The upper control panel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safety and stability, high automation and small occupancy space, 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appl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digital storehou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绝缘接头储存柜
本技术涉及一种货物架,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绝缘接头储存柜。
技术介绍
对各类地下管网的经营管理单元来说,为保证地下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通常采取阴极保护措施来减缓或防止管道腐蚀,这就需要配备大量的绝缘接头以保证阴极保护得以顺利实施。由于绝缘接头主要采用中间粗两端细的不规则结构,这给库房摆放、储存绝缘接头增加了难度。现有库房管理绝缘接头的方式通常将其随意摆放在常规货架上。这一方式存在储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绝缘接头摆放较为凌乱,不便于管理;因其形状不规则,在储存及取放绝缘接头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常规货架失衡,安全性较差;绝缘接头数量、规格及其出入库等信息主要通过人工记录,不但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错,不利于数字化库房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化绝缘接头储存柜,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全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占用空间小的优点,有利于数字化库房的应用和管理。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化绝缘接头储存柜,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包括呈中心对称分布的前左立柱、前右立柱、后左立柱和后右立柱,所述前左立柱和前右立柱之间通过由下至上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前横梁固定连接,后左立柱和后右立柱之间通过由下至上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后横梁固定连接,前左立柱和后左立柱之间通过由下至上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左纵梁固定连接,前右立柱与后右立柱之间通过由下至上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右纵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前横梁和第一后横梁呈前后对称分布,第一前横梁和第一后横梁的上侧沿左右方向均间隔设有多个用于摆放绝缘接头的支座且使两者上的支座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支座包括弧形托座和两个垂直固定于第一前横梁或第一后横梁上的导向套管,所述弧形托座的左右两端通过垂直固定的导向轴对应置于两个导向套管上端的内腔中,两个套管的外围均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前横梁在多个支座的弧形托座下侧还一一对应设有称重传感器,且使称重传感器与固定于主框架上的控制面板电连接,控制面板设有信息显示窗。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智能化绝缘接头储存柜,其中,所述主框架通过同一高度的第一前横梁和第一后横梁分隔成多层,且使第一左纵梁和第一右纵梁的数量和位置均与第一前横梁和第一后横梁对应设置;主框架在每一层中均设有至少两个升降框,所述升降框包括第二前横梁和第二后横梁,第二前横梁和第二后横梁的左右两端对应通过第二左纵梁和第二右纵梁固定连接,第二前横梁和第二后横梁的上侧沿左右方向均间隔设有多个支座且使两者上的支座一一对应设置,第二前横梁在多个支座的弧形托座下侧还一一对应设有称重传感器,且使称重传感器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升降框的第二前横梁通过其两端设置的U型头对应卡在前左立柱和前右立柱的两侧,第二后横梁通过其两端设置的U型头对应卡在后左立柱和后右立柱的两侧,主框架的每一层中,最下侧升降框的第二左纵梁和第二右纵梁对应与主框架的第一左纵梁和第一右纵梁之间,以及相邻的升降框在其第二左纵梁之间和第二右纵梁之间均设有升降框油缸,且使升降框油缸与控制面板电连接。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智能化绝缘接头储存柜,其中,所述主框架的前左立柱、前右立柱、后左立柱和后右立柱对应在升降框的第二前横梁和第二后横梁两端的U型头下侧均设有限位块;主框架在前左立柱、前右立柱、后左立柱和后右立柱的底部,以及最下侧的第一前横梁和第一后横梁底部均设有支撑脚。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智能化绝缘接头储存柜,其中,所述主框架在左右两端的底部还对应设有左升降轮组件和右升降轮组件。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智能化绝缘接头储存柜,其中,所述左升降轮组件包括左支撑梁和间隔设置于左支撑梁底部的至少两个左滑轮,所述左支撑梁的两端左侧分别设有左滑块,所述左滑块上开设有左导向槽,所述左导向槽的开口端两侧壁均设有向内凸起的左卡台;左支撑梁通过其两端左滑块的左导向槽对应套设在前左立柱和后左立柱上,且使两左滑块的左导向槽开口端的左卡台对应处于前左立柱和后左立柱在其左侧面两侧沿上下方向开设的豁口中,左支撑梁的上侧通过左升降轮油缸与最下侧的第一左纵梁连接,且使左升降轮油缸与控制面板电连接。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智能化绝缘接头储存柜,其中,所述右升降轮组件包括右支撑梁和间隔设置于右支撑梁底部的至少两个右滑轮,所述右支撑梁的两端右侧分别设有右滑块,所述右滑块上开设有右导向槽,所述右导向槽的开口端两侧壁均设有向内凸起的右卡台;右支撑梁通过其两端右滑块的右导向槽对应套设在前右立柱和后右立柱上,且使两右滑块的右导向槽开口端的右卡台对应处于前右立柱和后右立柱在其右侧面两侧沿上下方向开设的豁口中,右支撑梁的上侧通过右升降轮油缸与最下侧的第一右纵梁连接,且使右升降轮油缸与控制面板电连接。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智能化绝缘接头储存柜,其中,所述第二左纵梁和第二右纵梁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叉,第二左纵梁和第二右纵梁两端的连接叉对应卡在第二前横梁和第二后横梁上并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本技术一种智能化绝缘接头储存柜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设置主框架,让主框架具体包括呈中心对称分布的前左立柱、前右立柱、后左立柱和后右立柱,并让前左立柱和前右立柱之间通过由下至上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前横梁固定连接,让后左立柱和后右立柱之间通过由下至上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后横梁固定连接,让前左立柱和后左立柱之间通过由下至上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左纵梁固定连接,让前右立柱与后右立柱之间通过由下至上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右纵梁固定连接。让第一前横梁和第一后横梁呈前后对称分布,并在第一前横梁和第一后横梁的上侧沿左右方向均间隔设置多个用于摆放绝缘接头的支座且使两者上的支座一一对应设置。支座具体包括弧形托座和两个垂直固定于第一前横梁或第一后横梁上的导向套管,让弧形托座的左右两端通过垂直固定的导向轴对应置于两个导向套管上端的内腔中,并在两个套管的外围均套设复位弹簧。同时,让第一前横梁在多个支座的弧形托座下侧一一对应设置称重传感器,且使称重传感器与固定于主框架上的控制面板电连接,让控制面板设置信息显示窗。由此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全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占用空间小的智能化绝缘接头储存柜。在实际应用中,本技术通过在第一前横梁和第一后横梁的上侧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支座,让绝缘接头的两端对应摆放在第一前横梁和第一后横梁上的支座上,不但摆放整齐,有利于管理,而且避免了储存及取放绝缘接头的过程中储存柜失衡的现象,增强了稳定性,提高了安全性。同时,本技术通过让第一前横梁在多个支座的弧形托座下侧一一对应设置称重传感器,并使称重传感器与控制面板电连接,当放置绝缘接头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弧形托座下移并使其底部下压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触发信号,当取走绝缘接头时,弧形托座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上移并离开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再次触发信号并复位,通过这种方式在取放绝缘接头的过程中可实现自动计数的目的,并通过控制面板的信息显示窗显示信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计数精确的优点,可实用库房的数字化管理。在具体应用中,本技术通过让复位弹簧与称重传感器匹配设计,还可让称重传感器根据受力大小区分绝缘接头的规格和型号并将相关息传输给控制面板予以显示,实用性更强。下面结合附图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化绝缘接头储存柜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化绝缘接头储存柜,包括主框架(1),所述主框架(1)包括呈中心对称分布的前左立柱(11)、前右立柱(12)、后左立柱(13)和后右立柱(14),所述前左立柱(11)和前右立柱(12)之间通过由下至上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前横梁(15)固定连接,后左立柱(13)和后右立柱(14)之间通过由下至上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后横梁(16)固定连接,前左立柱(11)和后左立柱(13)之间通过由下至上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左纵梁(17)固定连接,前右立柱(12)与后右立柱(14)之间通过由下至上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右纵梁(18)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横梁(15)和第一后横梁(16)呈前后对称分布,第一前横梁(15)和第一后横梁(16)的上侧沿左右方向均间隔设有多个用于摆放绝缘接头的支座(2)且使两者上的支座(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支座(2)包括弧形托座(21)和两个垂直固定于第一前横梁(15)或第一后横梁(16)上的导向套管(22),所述弧形托座(21)的左右两端通过垂直固定的导向轴(23)对应置于两个导向套管(22)上端的内腔中,两个套管(22)的外围均套设有复位弹簧(24);所述第一前横梁(15)在多个支座(2)的弧形托座(21)下侧还一一对应设有称重传感器(3),且使称重传感器(3)与固定于主框架(1)上的控制面板(4)电连接,控制面板(4)设有信息显示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绝缘接头储存柜,包括主框架(1),所述主框架(1)包括呈中心对称分布的前左立柱(11)、前右立柱(12)、后左立柱(13)和后右立柱(14),所述前左立柱(11)和前右立柱(12)之间通过由下至上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前横梁(15)固定连接,后左立柱(13)和后右立柱(14)之间通过由下至上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后横梁(16)固定连接,前左立柱(11)和后左立柱(13)之间通过由下至上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左纵梁(17)固定连接,前右立柱(12)与后右立柱(14)之间通过由下至上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右纵梁(18)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横梁(15)和第一后横梁(16)呈前后对称分布,第一前横梁(15)和第一后横梁(16)的上侧沿左右方向均间隔设有多个用于摆放绝缘接头的支座(2)且使两者上的支座(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支座(2)包括弧形托座(21)和两个垂直固定于第一前横梁(15)或第一后横梁(16)上的导向套管(22),所述弧形托座(21)的左右两端通过垂直固定的导向轴(23)对应置于两个导向套管(22)上端的内腔中,两个套管(22)的外围均套设有复位弹簧(24);所述第一前横梁(15)在多个支座(2)的弧形托座(21)下侧还一一对应设有称重传感器(3),且使称重传感器(3)与固定于主框架(1)上的控制面板(4)电连接,控制面板(4)设有信息显示窗。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绝缘接头储存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1)通过同一高度的第一前横梁(15)和第一后横梁(16)分隔成多层,且使第一左纵梁(17)和第一右纵梁(18)的数量和位置均与第一前横梁(15)和第一后横梁(16)对应设置;主框架(1)在每一层中均设有至少两个升降框(5),所述升降框(5)包括第二前横梁(51)和第二后横梁(52),第二前横梁(51)和第二后横梁(52)的左右两端对应通过第二左纵梁(53)和第二右纵梁(54)固定连接,第二前横梁(51)和第二后横梁(52)的上侧沿左右方向均间隔设有多个支座(2)且使两者上的支座(2)一一对应设置,第二前横梁(51)在多个支座(2)的弧形托座(21)下侧还一一对应设有称重传感器(3),且使称重传感器(3)与控制面板(4)电连接;所述升降框(5)的第二前横梁(51)通过其两端设置的U型头对应卡在前左立柱(11)和前右立柱(12)的两侧,第二后横梁(52)通过其两端设置的U型头对应卡在后左立柱(13)和后右立柱(14)的两侧,主框架(1)的每一层中,最下侧升降框(5)的第二左纵梁(53)和第二右纵梁(54)对应与主框架(1)的第一左纵梁(17)和第一右纵梁(18)之间,以及相邻的升降框(5)在其第二左纵梁(53)之间和第二右纵梁(54)之间均设有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琳琳邹健高佳伟张辉王生平孙谢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永逸舒克防腐蚀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