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喷涂挂具的环保脱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1452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喷涂挂具的环保脱漆方法,采用脱漆剂对待清理的喷涂挂具进行浸泡2~6h,然后用脱漆剂冲洗挂具,使漆皮脱落,最后采用超声波清洗的方法,用超声波清洗剂清洗10~30min,脱除挂具表面的残漆,得到表面清洁光亮的挂具。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脱漆剂和超声清洗剂属于环保、低毒的水基型清洗剂,不溶解漆皮,可循环使用,具有环保的优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产方法在室温下即可完成脱漆过程,能耗低,处理效果显著,对挂具无损害,且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投资少,成本低,易于大规模生产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喷涂挂具的环保脱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表面脱漆
,特别涉及一种采用环保型脱漆剂和超声波清洗剂脱除金属喷涂挂具涂层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美观、耐用等目的,在空调、冰箱、微波炉、电风扇、电脑等家电产品以及摩托车、自行车、汽车、钢制家具等产品的表面都需要进行喷涂处理。常用的五金喷涂技术是采用静电喷涂的原理,在高压静电作用下把涂料分散成粉雾颗粒而吸附在金属表面,再通过高温烘烤固化成为坚固光亮的涂层。这种粉末喷涂技术不需要使用溶剂,具有无污染、涂膜机械强度高、附着力强、耐腐蚀等优势,在金属表面处理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喷涂作业过程中,待喷涂的器件需先装设到挂具中,然后由挂具固定好器件进入喷涂生产线进行喷涂。挂具在喷涂生产中主要起导电、支撑和固定零件的作用,挂具和电极相连接,使电流较均匀地传递到零件上进行电镀。挂具与器件一起经过喷涂生产线,挂具表面不可避免也会被喷上涂层。挂具循环使用几次后,表面会被涂层完全覆盖而失去导电性,需要进行更换。因此,喷涂生产工艺会产生海量的废弃挂具,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环保的压力,废弃的挂具不能随意丢弃,导致厂区内的废弃挂具“堆积如山”,亟待处理。挂具由于被循环喷涂,导致废弃挂具的涂层很厚,很难脱落。目前废弃挂具的处理方法一般是采用浓硫酸热煮或高温焚烧。浓硫酸热煮的方法是将挂具浸泡到浓硫酸中,加热至90℃左右进行蒸煮脱漆。热的浓硫酸非常危险,操作人员很容易受到伤害,且浓硫酸溶解漆皮,新鲜浓硫酸只能浸泡挂具2~3次,从而产生巨量废硫酸,另外浓硫酸腐蚀严重,挂具重复处理2~3次便报废。高温焚烧的方法是指在高温下对挂具进行焚烧而除去涂层。高温焚烧法的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且挂具不能重复使用。这两种脱漆方法均产生大量的“三废”,如废酸、废气等,因此需要发展一种环保的挂具脱漆方法和技术。中国专利“喷涂挂具的深冷除漆方法及深冷除漆设备”(公告号CN103721978A)公开的喷涂挂具除漆方法中,将待清理的喷涂挂具置于封闭恒温的深冷箱内在-189±5℃下冷冻10~15分钟,使涂层冷冻开裂、脱落,然后取出后用抛丸机的弹丸束将挂具表面的残漆打磨干净。中国专利“一种金属挂具表面脱漆方法及脱漆设备”(公告号CN106623277A)公开的挂具脱漆方法中,利用温度为-220℃~-120℃的液氮浸泡和金属粒子对金属挂具表面油漆树脂涂层进行脱漆处理。以上方法不用焚烧,不污染环境,但需要进行深冷,能耗高,且对设备的要求高,另外深冷对挂具本身的伤害也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脱除挂具涂层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环保的脱漆方法,脱除后对挂具无损害,表面清洁光亮。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喷涂挂具的环保脱漆方法,脱漆剂对待清理的喷涂挂具进行浸泡,至涂层起皮、剥离,然后用脱漆剂冲洗挂具,使漆皮脱落,最后采用超声波清洗的方法将挂具表面的残漆清洗干净,得到表面清洁光亮的挂具。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1)将待清理的喷涂挂具置于盛有脱漆剂的浸泡槽中,浸泡2~6小时,至涂层起皮、剥离。(2)将挂具转移至冲洗槽,用脱漆剂对挂具进行冲洗,使漆皮脱落。(3)将挂具转移至超声波清洗槽中,用超声波清洗剂清洗10~30min,脱除挂具表面的残漆,得到表面清洁光亮的挂具。(4)清洗完成后,混有漆皮的脱漆剂和超声波清洗剂分别用过滤机滤去漆皮后可循环使用。所述的脱漆剂由主溶剂30~60重量份、助溶剂5~25重量份、乳化剂1~5重量份、促进剂2~15重量份、渗透剂1~5重量份、缓蚀剂0.5~2.5重量份、增稠剂0.1~0.5重量份、去离子水25~40重量份组成;所述的主溶剂为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丙酯、苯甲酸甲酯、苯甲酸乙酯、二氯丙烷、二氯丁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助溶剂为苯甲醇、N-甲基吡咯烷酮、N-乙基吡咯烷酮、环己酮、γ-丁内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乳化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硫酸盐、十二烷基磺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司盘(Span)、吐温(Tween)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促进剂为甲酸、乙酸、乳酸、水杨酸、草酸、柠檬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渗透剂为乙酰乙酸乙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羧酸、聚甲基丙烯酸盐、苯磺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缓蚀剂为硫脲、苯并三氮唑、咪唑、噻唑、咪唑啉、乌洛托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超声波清洗剂由表面活性剂2~8重量份、助洗剂2~10重量份、缓蚀剂0.5~2重量份、水80~95重量份组成。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盐、十二烷基磺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助洗剂为三聚磷酸钠、硅酸钠、苯磺酸钠、碳酸钠、柠檬酸钠、三乙醇胺、油酸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缓蚀剂为硫脲、苯并三氮唑、咪唑、噻唑、咪唑啉、乌洛托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优势:本专利技术脱漆剂脱漆时脱漆剂分子快速渗透到涂层,使涂层溶胀或分子链部分断裂,从而破坏涂层和金属之间的粘结力,最终使涂层从金属表面剥离下来。本专利技术的脱漆剂和超声清洗剂属于水基型清洗剂,环保、低毒、不溶解漆皮、可循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脱漆方法在室温下即可完成脱漆过程,无需加热或冷冻,能耗低;处理效果显著,表面清洁光亮,对挂具无损害。本专利技术脱漆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投资少,成本低,易于大规模生产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解释或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但实施例不应被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金属喷涂挂具的环保脱漆方法,具体的为:步骤(1):将待清理的喷涂挂具置于盛有脱漆剂的浸泡槽中,浸泡2小时,至涂层起皮、剥离。步骤(2):将挂具转移至冲洗槽,用脱漆剂对挂具进行冲洗,使漆皮脱落。步骤(3):将挂具转移至超声波清洗槽中,用超声波清洗剂清洗30min,脱除挂具表面的残漆,得到表面清洁光亮的挂具。步骤(4):清洗完成后,混有漆皮的脱漆剂和超声波清洗剂分别用过滤机滤去漆皮后循环使用。按重量份计,脱漆剂的组分及用量为:主溶剂60份、助溶剂5份、乳化剂1份、促进剂2份、渗透剂1份、缓蚀剂0.5份、增稠剂0.1份、去离子水30.4份组成。主溶剂选自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丙酯、苯甲酸甲酯(各成分质量比为2:1:1:1);助溶剂选自苯甲醇、N-甲基吡咯烷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γ-丁内酯(各成分质量比为1:1:1:1:1);乳化剂选自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各成分质量比为1:1:1:1);促进剂选自甲酸、乙酸、乳酸(各成分质量比为1:2:1);渗透剂选自乙酰乙酸乙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羧酸(各成分质量比为2:1:1);缓蚀剂选自硫脲、苯并三氮唑、咪唑(各成分质量比为1:1:1);增稠剂选自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各成分质量比为1:1)。按重量份计,超声波清洗剂的组分及用量为: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喷涂挂具的环保脱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待清理的喷涂挂具置于盛有脱漆剂的浸泡槽中,浸泡2~6小时;步骤(2):将挂具转移至冲洗槽,用脱漆剂对挂具进行冲洗,使漆皮脱落;步骤(3):将挂具转移至超声波清洗槽中,用超声波清洗剂清洗10~30min,脱除挂具表面的残漆,得到表面清洁光亮的挂具;步骤(4):清洗完成后,混有漆皮的脱漆剂和超声波清洗剂分别用过滤机滤去漆皮后循环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喷涂挂具的环保脱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待清理的喷涂挂具置于盛有脱漆剂的浸泡槽中,浸泡2~6小时;步骤(2):将挂具转移至冲洗槽,用脱漆剂对挂具进行冲洗,使漆皮脱落;步骤(3):将挂具转移至超声波清洗槽中,用超声波清洗剂清洗10~30min,脱除挂具表面的残漆,得到表面清洁光亮的挂具;步骤(4):清洗完成后,混有漆皮的脱漆剂和超声波清洗剂分别用过滤机滤去漆皮后循环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喷涂挂具的环保脱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漆剂由主溶剂30~60份、助溶剂5~25份、乳化剂1~5份、促进剂2~15份、渗透剂1~5份、缓蚀剂0.5~2.5份、增稠剂0.1~0.5份、去离子水25~40份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喷涂挂具的环保脱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溶剂为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丙酯、苯甲酸甲酯、苯甲酸乙酯、二氯丙烷、二氯丁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助溶剂为苯甲醇、N-甲基吡咯烷酮、N-乙基吡咯烷酮、环己酮、γ-丁内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乳化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辉张永闯范维玉南国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