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式钛合金挂具,其包括有挂具主体,挂具主体之中设置有悬挂杆件,悬挂杆件两端分别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包括有固定端与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固定端之间通过转轴进行连接,所述挂钩之中包括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固定端的端面之上,另一端固定于连接端的端面之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自适应式钛合金挂具,其可使得相关人员将工件置于挂具之上时,首先将挂钩的连接端向两侧扩张,直至工件置于挂钩内部时,通过连接弹簧驱动连接端旋转以使得连接端与工作相卡合,进而使得挂具中的挂钩针对工件的结构实现紧密贴合,以使得工件稳定固定于挂具之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件表面加工用工具,尤其是一种一种自适应式钛合金挂具。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产品的耐磨性、耐腐蚀性以及装饰性,铝及铝合金制品后期通常需要进行氧化处理,在铝氧化工艺中,往往通过将被氧化产品固定在挂具上进行。然而,现有的挂具往往仅能针对单一工件进行悬挂,或采用通用的挂钩对多个工件进行悬挂,由于工件的结构彼此相异,采用上述悬挂方式往往难以对工件实现良好的支撑与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适应式钛合金挂具,其可根据工件的结构自动实现对工件的夹持位置的调整,以使得任意结构的工件均可得以稳定固定。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一种自适应式钛合金挂具,其包括有挂具主体,挂具主体之中设置有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悬挂杆件,悬挂杆件两端分别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包括有连接至悬挂杆件之上的固定端,以及连接于固定端的端部的连接端;所述固定端与悬挂杆件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端与固定端之间通过转轴进行连接,所述挂钩之中包括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固定端的端面之上,另一端固定于连接端的端面之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每一个挂钩之中,固定端与连接端之间均设置有至少2个连接弹簧。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多个弹性弹簧的设置使得固定端与连接端之间的弹性连接的稳定性得以改善,从而使得其对于工件的固定能力得以提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位于悬挂杆件任意一端的挂钩的连接端之中,其与另一个挂钩的相对端面之上设置有金属固定垫,金属固定垫之上设置有多个金属固定槽。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金属固定垫连同金属固定槽的设置,使得挂钩在对工件进行固定时可实现更为稳定的支撑,并可避免工件重量过大时沿挂钩发生滑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每一个金属固定槽的侧端面均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延伸,其可使得金属固定槽对于工件的固定稳定性得以进一步的改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自适应式钛合金挂具,其可使得相关人员将工件置于挂具之上时,首先将挂钩的连接端向两侧扩张,直至工件置于挂钩内部时,通过连接弹簧驱动连接端旋转以使得连接端与工作相卡合,进而使得挂具中的挂钩针对工件的结构实现紧密贴合,以使得工件稳定固定于挂具之上;上述申请在针对任意工件进行使用时,均可自动适应工件结构,以对工件实现悬挂与支撑,致使挂具的适用性得以显著改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不意图;附图标记列表:I 一悬挂杆件、2—挂钩、21—固定端、22—连接端、23—连接弹簧、3—金属固定垫、4一金属固定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自适应式钛合金挂具,其包括有挂具主体,挂具主体之中设置有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悬挂杆件I,悬挂杆件I两端分别设置有挂钩2,所述挂钩2包括有连接至悬挂杆件I之上的固定端21,以及连接于固定端21的端部的连接端22;所述固定端21与悬挂杆件I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端22与固定端21之间通过转轴进行连接,所述挂钩2之中包括有连接弹簧23,连接弹簧23的一端固定于固定端21的端面之上,另一端固定于连接端22的端面之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每一个挂钩2之中,固定端21与连接端22之间均设置有2个连接弹簧23。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多个弹性弹簧的设置使得固定端与连接端之间的弹性连接的稳定性得以改善,从而使得其对于工件的固定能力得以提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自适应式钛合金挂具,其可使得相关人员将工件置于挂具之上时,首先将挂钩的连接端向两侧扩张,直至工件置于挂钩内部时,通过连接弹簧驱动连接端旋转以使得连接端与工作相卡合,进而使得挂具中的挂钩针对工件的结构实现紧密贴合,以使得工件稳定固定于挂具之上;上述申请在针对任意工件进行使用时,均可自动适应工件结构,以对工件实现悬挂与支撑,致使挂具的适用性得以显著改善。实施例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位于悬挂杆件I任意一端的挂钩2的连接端22之中,其与另一个挂钩2的相对端面之上设置有金属固定垫3,金属固定垫3之上设置有多个金属固定槽4。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金属固定垫连同金属固定槽的设置,使得挂钩在对工件进行固定时可实现更为稳定的支撑,并可避免工件重量过大时沿挂钩发生滑动。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每一个金属固定槽4的侧端面均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延伸,其可使得金属固定槽对于工件的固定稳定性得以进一步的改善,与此同时,固定槽的金属材料亦可使得其导电性能不受影响。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2相同。【主权项】1.一种自适应式钛合金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式钛合金挂具包括有挂具主体,挂具主体之中设置有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悬挂杆件,悬挂杆件两端分别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包括有连接至悬挂杆件之上的固定端,以及连接于固定端的端部的连接端;所述固定端与悬挂杆件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端与固定端之间通过转轴进行连接,所述挂钩之中包括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固定端的端面之上,另一端固定于连接端的端面之上。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式钛合金挂具,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挂钩之中,固定端与连接端之间均设置有至少2个连接弹簧。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式钛合金挂具,其特征在于,位于悬挂杆件任意一端的挂钩的连接端之中,其与另一个挂钩的相对端面之上设置有金属固定垫,金属固定垫之上设置有多个金属固定槽。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式钛合金挂具,其特征在于,每一个金属固定槽的侧端面均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延伸。【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式钛合金挂具,其包括有挂具主体,挂具主体之中设置有悬挂杆件,悬挂杆件两端分别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包括有固定端与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固定端之间通过转轴进行连接,所述挂钩之中包括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固定端的端面之上,另一端固定于连接端的端面之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自适应式钛合金挂具,其可使得相关人员将工件置于挂具之上时,首先将挂钩的连接端向两侧扩张,直至工件置于挂钩内部时,通过连接弹簧驱动连接端旋转以使得连接端与工作相卡合,进而使得挂具中的挂钩针对工件的结构实现紧密贴合,以使得工件稳定固定于挂具之上。【IPC分类】C25D11/04, C25D17/06【公开号】CN205368518【申请号】CN201620020146【专利技术人】王德志 【申请人】淮安娇子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7月6日【申请日】2016年1月1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适应式钛合金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式钛合金挂具包括有挂具主体,挂具主体之中设置有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悬挂杆件,悬挂杆件两端分别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包括有连接至悬挂杆件之上的固定端,以及连接于固定端的端部的连接端;所述固定端与悬挂杆件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端与固定端之间通过转轴进行连接,所述挂钩之中包括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固定端的端面之上,另一端固定于连接端的端面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志,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娇子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