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供电监测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供电监测平台,属于海上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装置,一般只可作为发电使用,无法作为海上供电的装置,也不具备海上数据监测和通讯的功能,因此功能比较单一,此外,现有的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装置,在部件的设置上,也存在不合理之处,难以同时满足高灵活度和高自由度条件下的风、光、浪、流发电以及供电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供电监测平台,形成集风、光、浪、流发电,对内供电,对外充电,兼具海上数据监测与通讯的一体化平台。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供电监测平台,包括主支撑体、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波浪能发电系统、潮汐能发电装置、传感器分布系统、电能处理系统;所述主支撑体包括浮体1,浮体1上设有支撑平台;所述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包括风力发电保护壳4、风机叶片5、风机转轴7、风电整流器8、太阳能板25、转子31、定子32、风光互补控制器34;风机转轴7转动时带动转子31转动,与定子32作用产生电流,通过风电整流器8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供电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撑体、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波浪能发电系统、潮汐能发电装置、传感器分布系统、电能处理系统;所述主支撑体包括浮体(1),浮体(1)上设有支撑平台;所述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包括风力发电保护壳(4)、风机叶片(5)、风机转轴(7)、风电整流器(8)、太阳能板(25)、转子(31)、定子(32)、风光互补控制器(34);风机转轴(7)转动时带动转子(31)转动,与定子(32)作用产生电流,通过风电整流器(8)整流,与太阳能板(25)产生的电流一起汇集到风光互补控制器(34)中;所述波浪能发电系统为振荡浮子式发电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供电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撑体、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波浪能发电系统、潮汐能发电装置、传感器分布系统、电能处理系统;所述主支撑体包括浮体(1),浮体(1)上设有支撑平台;所述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包括风力发电保护壳(4)、风机叶片(5)、风机转轴(7)、风电整流器(8)、太阳能板(25)、转子(31)、定子(32)、风光互补控制器(34);风机转轴(7)转动时带动转子(31)转动,与定子(32)作用产生电流,通过风电整流器(8)整流,与太阳能板(25)产生的电流一起汇集到风光互补控制器(34)中;所述波浪能发电系统为振荡浮子式发电系统,包括输电装置(10)、发电机(11)、活塞装置(13)、浮子(14);浮子(14)通过传动轴与上方的活塞装置(13)相连,活塞装置(13)与上方的发电机(11)相连,所述发电机(11)通过输电装置(10)与所述电能处理系统相连;在海面波浪的作用下,浮子(14)产生上下振动,带动活塞运动,将动力传给发电机(11),发出电流,电流通过输电装置(10)流向电能处理系统;所述潮汐能发电装置设置在所述浮体(1)下方,包括依次连接的水轮叶片(17)、水轮发电机(18)、潮汐能发电整流器(20),所述潮汐能发电整流器(20)与电能处理系统相连;所述传感器分布系统为平台上设置的各项传感器的集合,浮体(1)周围固定设置传感器支撑板(15),所述传感器支撑板(15)上采用散点分布的方式固定设置气温计(26)、空气质量仪(29)、气压计(30);所述浮体(1)下部一圈固定设置水下传感器组(19),水下传感器组设于纵向布置的链条上,随海水的不同深度可拆卸的地设置不同的传感器;浮体(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明,李泽宇,葛玲,骆锐东,于涛,杨志乾,田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