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声振动发生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声振动发生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以往,存在使用压电元件的声振动发生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声振动发生装置具有2块基板(即,振动板),各基板的一个端部被固定部固定。而且,在各基板的自由端(即,被固定部固定的一个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配设有重量部。而且,分别配设在2个基板的2个重量部具有互不相同的大小。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25005号公报。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上述声振动发生装置被装载在例如移动电话和智能手机等的用户终端来使用。由于对用户终端有小型化、大画面化等的要求,所以要求声振动发生装置为简单的结构。此外,现有技术中装载在智能手机的声振动发生装置产生的声音以300~3400Hz为主流。然而,例如,根据标准规格,在更宽的频带(例如,宽频带200~70000Hz、超宽频带200~160000Hz)中有关于声压频率特性的要求,要求在更宽的频带中声压收敛于要求范围内(即,声压是平坦的)。此外,在智能手机等中播放音乐的情况很多,音乐的可听频带为20~200000Hz。从这一点出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声振动发生装置,具备:平板状的振动板,其长尺寸方向上的一个端部被固定部固定且另一端部为自由端;压电元件,其配设在所述振动板的接近所述固定部的第1区域,且通过被供电来进行驱动;第1重量部,其在所述振动板中与所述压电元件邻接地配设在比所述第1区域距离所述固定部更远的第2区域中;以及第1挠曲抑制部,其配设在所述振动板的第1曲折区域,且抑制所述振动板的挠曲,所述第1曲折区域在所述长尺寸方向上位于所述压电元件与所述第1重量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16 JP 2016-1813861.一种声振动发生装置,具备:平板状的振动板,其长尺寸方向上的一个端部被固定部固定且另一端部为自由端;压电元件,其配设在所述振动板的接近所述固定部的第1区域,且通过被供电来进行驱动;第1重量部,其在所述振动板中与所述压电元件邻接地配设在比所述第1区域距离所述固定部更远的第2区域中;以及第1挠曲抑制部,其配设在所述振动板的第1曲折区域,且抑制所述振动板的挠曲,所述第1曲折区域在所述长尺寸方向上位于所述压电元件与所述第1重量部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振动发生装置,其中,还具备第2重量部,其配设在所述振动板中比所述第2区域距离所述固定部更远的第3区域。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振动发生装置,其中,所述第1重量部和所述第2重量部在所述长尺寸方向上的大小不同。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声振动发生装置,其中,所述第1挠曲抑制部是对所述压电元件和所述第1重量部的一对相对面进行粘接的粘接剂。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声振动发生装置,其中,所述第1挠曲抑制部是在配设有所述压电元件和所述第1重量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泽纪研,山崎修,胜野超史,阿部善幸,熊坂克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