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套可更换式控制电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护套可更换式控制电缆。
技术介绍
一些用于连接来回移动的自动化设备的控制电缆,在工作过程中会随着设备的移动在地上来回拖拽,因此,其外部护套磨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当护套磨损到一定程度,若不能及时发现,则很容易危机电缆内部的主绝缘层,直至绝缘击穿。而若能及时换下护套,由于其内部缆芯还属于完好,直接废弃电缆处理,由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护套可更换式控制电缆。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护套可更换式控制电缆,包括:缆芯和护套,其中:缆芯的外周面设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直线延伸的线槽,各线槽沿缆芯的外周面环形均布;护套的内周面设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直线延伸并可卡入线槽内的凸起部,各凸起部沿护套的内周面环形均布;护套内部设有若干个径向布置的孔道,每个孔道内均设有与其固定的芯柱,所述芯柱由荧光材料制作而成,且沿芯柱的长度方向,所述芯柱包括第一柱体部、第二柱体部和第三柱体部,且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所述第一柱体部、第二柱体部、第三柱体部所呈现的颜色各不相同;护套套装在缆芯的外周,且各凸起部一一对应的卡在各线槽内。优选地,凸起部远离远离护套内周面的一侧侧面设有与其固定的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由硬质材料制作而成。优选地,线槽的槽宽均由缆芯的外周面向其内部方向依次递增,凸起部的横截面形状与线槽横截面形状适配。优选地,护套包括内护套和包覆在内护套外周的外护套;凸起部设置在内护套的内周面,孔道设置在内护套上。优选地,外护套以挤包的形式包覆在内护套的外周。优选地,孔道的内径大于芯柱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套可更换式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1)和护套(2),其中:缆芯(1)的外周面设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直线延伸的线槽,各线槽沿缆芯(1)的外周面环形均布;护套(2)的内周面设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直线延伸并可卡入线槽内的凸起部(3),各凸起部(3)沿护套(2)的内周面环形均布;护套(2)内部设有若干个径向布置的孔道,每个孔道内均设有与其固定的芯柱(4),所述芯柱(4)由荧光材料制作而成,且沿芯柱(4)的长度方向,所述芯柱(4)包括第一柱体部、第二柱体部和第三柱体部,且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所述第一柱体部、第二柱体部、第三柱体部所呈现的颜色各不相同;护套(2)套装在缆芯(1)的外周,且各凸起部(3)一一对应的卡在各线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套可更换式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1)和护套(2),其中:缆芯(1)的外周面设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直线延伸的线槽,各线槽沿缆芯(1)的外周面环形均布;护套(2)的内周面设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直线延伸并可卡入线槽内的凸起部(3),各凸起部(3)沿护套(2)的内周面环形均布;护套(2)内部设有若干个径向布置的孔道,每个孔道内均设有与其固定的芯柱(4),所述芯柱(4)由荧光材料制作而成,且沿芯柱(4)的长度方向,所述芯柱(4)包括第一柱体部、第二柱体部和第三柱体部,且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所述第一柱体部、第二柱体部、第三柱体部所呈现的颜色各不相同;护套(2)套装在缆芯(1)的外周,且各凸起部(3)一一对应的卡在各线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可更换式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凸起部(3)远离远离护套(2)内周面的一侧侧面设有与其固定的加强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俊生,周本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瑞侃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