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光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3086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光膜。为了解决暴露于外界环境使用时反光膜的反光亮度降低和刮伤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光膜。所述反光膜依次包括防污抗刮伤涂层、基材层、微棱镜结构层、密封层、粘结层与剥离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反光膜在暴露于外界环境中实际应用时,具有疏水、疏油、防污、抗刮伤的优点。

A reflective fil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optical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 reflective film.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educing the brightness and scratching of the reflective film when exposed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eflective film. The reflecting film comprises antifouling scratch resistant coating, base material layer, micro prism structure layer, sealing layer, adhesive layer and peeling layer. The reflective film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hydrophobicity, oil thinning, anti fouling and scratch resistance when exposed to external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光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
,特别涉及一种反光膜。
技术介绍
微棱镜逆反射材料(微棱镜反光膜)利用立体角微棱镜单元被折射率较低的介质包围或者被覆有反射结构单元时,通过全反射、镜面反射等光学原理,将大部分入射光沿发射光源的方向反射回去,是一种具有高反光亮度的新型反光膜。广泛用于各种道路交通安全标志牌,交通安全设施等领域,可起到明显的安全警示作用。当反光膜的外表面暴露于外界潮湿、脏、有硬物等环境中时,会发生水珠凝结、吸污、刮伤等现象,这些现象会使入射光发生折射、吸收等光学作用,从而改变入射光的路径,吸收入射光的射出光线或反射光线和减少到达反光膜的入射光,使反光膜的反光效果严重被削弱。中国专利201610641318.7(公开日为2016.11.16)揭示了一种凸起结构,使其能够将露水、霜等细微水珠迅速引导凝结在亲水层,并快速凝结为大滴水珠并从反光膜表面流下,消除了细微水珠对反光膜的不良影响。但是上述凸起和凹陷结构的疏水表面,同样容易沉积赃污,而且无法避免反光膜的外表面在存储、运输、再加工及使用过程中被刮伤的现象。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防污和抗刮伤的反光膜,以解决传统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暴露于外界环境使用时反光膜的反光亮度降低和刮伤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光膜。所述反光膜依次包括防污抗刮伤涂层、基材层、微棱镜结构层、密封层、粘结层与剥离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反光膜在暴露于外界环境中实际应用时,具有疏水、疏油、防污、抗刮伤的优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光膜,所述反光膜依次包括防污抗刮伤涂层、基材层、微棱镜结构层、密封层。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具有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第二光学面位于第一光学面的对面;第一光学面上设置防污抗刮伤涂层,第二光学面上设置微棱镜结构层;密封层具有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微棱镜结构层紧压在密封层的第一光学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反光膜依次包括防污抗刮伤涂层、基材层、微棱镜结构层、密封层、粘结层。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具有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第二光学面位于第一光学面的对面;第一光学面上设置防污抗刮伤涂层,第二光学面上设置微棱镜结构层;密封层具有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密封层的第二光学面上设置粘结层,微棱镜结构层紧压在密封层的第一光学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反光膜依次包括防污抗刮伤涂层、基材层、微棱镜结构层、密封层、粘结层和剥离层。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具有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第二光学面位于第一光学面的对面;第一光学面上设置防污抗刮伤涂层,第二光学面上设置微棱镜结构层;密封层具有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密封层的第二光学面上设置粘结层;微棱镜结构层紧压在密封层的第一光学面上;密封层的第二光学面上的粘结层与剥离层粘合。进一步的,所述防污抗刮伤涂层具有足够低的表面能和高硬度,形成疏水、疏油和抗刮伤的表面,从而使得环境中的水、矿物油、赃污液体等滴落在涂层表面的时候会形成球珠状滚落而不是铺展开,同时保护产品不受到外界硬物刮伤。进一步的,在制备过程中,所述防污抗刮伤涂层先配置成涂布液,所述涂布液包括10-70%的丙烯酸酯低聚物,5-45%的活性稀释剂,0.05-5%的防污助剂,0.01-3%的流平剂,0.5-15%的光引发剂,15-80%的有机溶剂,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酯低聚物可在紫外光下固化。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酯低聚物选自聚酯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聚酯丙烯酸酯的官能度为2-6。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酯低聚物优选为聚酯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酯低聚物优选为聚酯丙烯酸酯和聚氨酯丙烯酸酯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稀释剂选自丙烯酸酯系单体。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酯系单体选自单官能基丙烯酸酯单体、多官能基丙烯酸酯单体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酯单体选自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A)、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冰片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烃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氨基甲酸酯单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稀释剂优选为丙烯酸丁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稀释剂优选为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防污助剂选自四氟乙烯,六氟丙烯、氟化丙烯酸酯、氟化甲基丙烯酸酯、氟化丙烯酰胺、氟化甲基丙烯酰胺、氟化苯乙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氟化丙烯酸酯选自丙烯酸全氟丁酯和丙烯酸十五氟辛酯中的一种或组合。进一步的,所述氟化甲基丙烯酸酯选自甲基丙烯酸全氟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十五氟辛酯中的一种或者组合。进一步的,所述防污助剂优选为氟化丙烯酸酯和氟化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组合。进一步的,所述防污助剂优选为丙烯酸全氟丁酯、丙烯酸十五氟辛酯、甲基丙烯酸全氟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五氟辛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流平剂选自有机硅类流平剂。进一步的,所述有机硅类流平剂选自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聚醚改性硅氧烷、聚醚-聚酯改性聚硅氧烷、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酯改性硅氧烷、或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流平剂选自带有活性双键的反应型流平助剂。进一步的,所述流平剂优选为聚醚改性硅氧烷、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组合。进一步的,所述光引发剂选自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184)、2-羟基-甲基苯基丙烷-1-酮(1173)、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或二甲苯酮(BP)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光引发剂优选为184、1173、TPO中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己酯、丁酮、环己酮、甲苯、或二甲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己酯、或环己酮中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或环己酮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微棱镜结构层包括微棱镜结构,所述微棱镜结构选自立方体角棱镜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微棱镜结构层包括若干个立方体角棱镜阵列结构单元。进一步的,所述立方体角棱镜结构的横截面为倒等边三角形。进一步的,所述微棱镜结构层中的立方体角棱镜结构紧密排列。进一步的,所述防污抗刮伤涂层的厚度为1μm-10μm,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50μm-350μm,所述微棱镜结构层的厚度为30μm-120μm。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层的厚度为20μm-80μm。进一步的,所述粘结层的厚度为5μm-60μm,所述剥离层的厚度为20μm-80μm。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的材料选自聚碳酸酯、聚对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反光膜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膜依次包括防污抗刮伤涂层、基材层、微棱镜结构层、密封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膜依次包括防污抗刮伤涂层、基材层、微棱镜结构层、密封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膜依次包括防污抗刮伤涂层、基材层、微棱镜结构层、密封层、粘结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膜依次包括防污抗刮伤涂层、基材层、微棱镜结构层、密封层、粘结层和剥离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具有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第二光学面位于第一光学面的对面;第一光学面上设置防污抗刮伤涂层,第二光学面上设置微棱镜结构层;密封层具有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密封层的第二光学面上设置粘结层;微棱镜结构层紧压在密封层的第一光学面上;密封层的第二光学面上的粘结层与剥离层粘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膜,其特征在于,在制备过程中,所述防污抗刮伤涂层先配置成涂布液,所述涂布液包括10-70%的丙烯酸酯低聚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余洋张毅薛永富顾春红陈建文张彦唐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