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二甲基吡啶胺类紫外探针及其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160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甲基吡啶胺类紫外探针及其制备和应用,探针的结构式为:

A two methyl pyridine amine ultraviolet probe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wo methyl pyridine amine ultraviolet probe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probe 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甲基吡啶胺类紫外探针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紫外探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甲基吡啶胺类紫外探针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进行,污染物的排放已使环境日趋恶化,其中重金属污染已成为最严重的环境生态污染之一,直接或间接地对各种生物的生存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威胁。铜是人体第三大过渡金属离子,它主要存在于肝、脑、肾,在生理和生化功能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铜含量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危害人体的健康。缺铜会引起骨质疏松,但摄入量过多,轻者引起嗜睡和血压升高,重者会引起神经变性类疾病,例如帕金森病,朊病毒和阿尔茨海默病等。铜元素在化学、环境、医学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和重大作用,因此,在生态环境和医学方面检测铜离子是非常重要的。重金属的检测方法经历了从传统分析方法到仪器分析方法,从单一的检测手段到多种技术相结合的发展过程。目前检测重金属的技术日益趋向多样化,现如今已报道的检测铜离子的方法有电化学法、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生物化学法、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极谱仪法和电极修饰法等。这些检测方法费用高、仪器维护成本高、检测不灵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二甲基吡啶胺类紫外探针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甲基吡啶胺类紫外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的结构式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甲基吡啶胺类紫外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的结构式为: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基吡啶胺类紫外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罗丹明B溶于溶剂中,室温条件下搅拌并滴加入水合肼,回流反应,冷却至室温,旋转蒸发,得粗产物,提纯,得到罗丹明酰肼;其中罗丹明B、水合肼的摩尔比为1:1~1:3;(2)将三聚氯氰、四氢呋喃和K2CO3混合液,氮气保护,0-5℃,搅拌条件下滴加入罗丹明酰肼溶液中,30-45min滴加完毕后,搅拌7-20h,过滤,纯化,得到物质A;(3)将2,2-二甲基吡啶胺,K2CO3,溶解在溶剂中,氮气保护,40~45℃条件下,滴加入物质A溶液,30~45min滴加完毕,回流12~15h,冷却,提纯,即得二甲基吡啶胺类紫外探针DMP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甲基吡啶胺类紫外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提纯具体为:将盐酸加入粗产物中,溶解、搅拌,加入NaOH溶液,调节pH为9~10,沉淀析出,过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甲基吡啶胺类紫外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盐酸和NaOH的摩尔浓度均为0.8~1.0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甲基吡啶胺类紫外探针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光善仪徐洪耀赵岗宋方方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