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抗蠕变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9116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强度抗蠕变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镁合金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6%≤Y≤12%、1%≤Gd≤6%、0.5%≤Zn≤3%、0≤Zr≤0.9%,其余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熔炼时分别以Mg-Y、Mg-Gd、Mg-Zr中间合金的形式向镁熔体中添加组元Y、Gd和Zr,熔炼后得到的镁合金经过500~550℃、6~24小时的固溶处理以及225~300℃、12~48小时的时效处理后,在300℃下,镁合金具有优异的强度和抗蠕变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添加合金元素(Y、 Gd、 Zn)以及调整相应的热处理工艺从而 实现镁合金的高强度和抗蠕变性能,属于金属材料类及冶金领域。
技术介绍
镁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能满足日益严格的〖1车尾气排 放要求,可生产出重量轻、油耗少、环保型的新型汽车,因而在汽车 工业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低的高温强度和抗蠕变性能制约了 其在发动机和动力系统零件上的应用。稀土被认为是用来提高镁合金 耐热性能的重要元素,如已获商业化应用的Mg-Y-Nd基合金WE54 和WE43。在日本专利特开平10-147830中,专利技术者选用Y作为第一合金组 元,Gd作为第二組元,他们所制备的Mg-8Y-3Gd-0.5Zr合金在经过 均质化处理、热间锻造以及时效处理之后,可以获得优于WE54的高 温抗拉强度,其中200。C下的抗拉强度超过了 330MPa(林式会社东京 精锻工所,日立金属株式会社,特开平10-147830,公开日1998.06.02 )。 然而该专利中,未对合金的蠕变性能进行描述,且铸造后所采用的处 理工艺相对复杂,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另外一种改善耐热性的可能途 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镁合金,其特征在于,包含的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6%≤Y≤12%、1%≤Gd≤6%、0.5%≤Zn≤3%、0≤Zr≤0.9%,其余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金海王渠东高岩金田润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