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891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0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瓶盖,属于瓶盖领域,包括下半部(1)和上半部(2);所述下半部(1)的底部具有用于与容器衔接的第一开口(11),顶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口(11)连通的第二开口(12),其中,第二开口(12)的口径大于第一开口(11)的口径;所述上半部(2)的底部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开口(12)衔接的第三开口(21)。由于第二开口的口径大于第一开口的口径,因此在向容器内倒入液体时,可以借由口径更大的第二开口倒入,从而可以在无需借助漏斗等辅助工具的情况下,避免了液体的外洒或外流。

A bottle ca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ottle cap, belonging to the cap field, including the lower half (1) and the upper half (2);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half (1) has a first opening (11)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container, and the top has a second opening (12)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opening (11), in which the diameter of the second opening (12) is large. The base of the first opening (11) has a third opening (21) for connecting to the second opening (12) on the bottom of the upper part (2). As the diameter of the second opening is greater than the aperture of the first opening, when the liquid is poured into the container, a larger second aperture can be poured into it, thus avoiding the external or external flow of the liquid without the aid of an auxiliary tool such as the f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瓶盖
本技术涉及瓶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漏斗功能的瓶盖。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瓶体(或桶体)的质量和做工都非常好,例如一些盛放饮料、矿泉水、洗衣液、食用油等的瓶体(或桶体),其质量都非常好,完全可以重复利用。而目前的瓶盖,其结构普遍较为简单,仅仅只是起到封闭瓶(或桶)口的作用。在重复使用瓶体(或桶体)时,通常会遇到如下问题:当向瓶体(或桶体)内倒入液体时,由于瓶口(或桶口)的口径较小,液体非常容易外洒或外流,为了避免液体洒落,通常都需要借助漏斗等辅助工具才能保证液体完好的倒入容器内。而借助漏斗倒液的方式,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因此,专利技术人考虑到该弊端,希望能直接借助瓶盖完成漏斗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避免向瓶体(或桶体)内倒入液体时出现液体外洒或外流的情况,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瓶盖,通过瓶盖自身的结构特性可以保证倒液时,液体不外洒或外流,无需再使用漏斗等辅助工具。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瓶盖,包括下半部和上半部;所述下半部的底部具有用于与容器衔接的第一开口,顶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的第二开口,其中,第二开口的口径大于第一开口的口径;所述上半部的底部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开口衔接的第三开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第二开口的口径大于第一开口的口径,因此在向容器内倒入液体时,可以借由口径更大的第二开口倒入,从而可以在无需借助漏斗等辅助工具的情况下,避免了液体的外洒或外流。优选的,所述的下半部,在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之间设置有倾斜的过渡坡面。设置该坡面,使得所述的下半部从外形上看类似于漏斗,从而瓶盖自带漏斗功能。优选的,所述的上半部,其顶部为封闭结构。另一优选的,还包括上盖;所述上半部的顶部具有与所述第三开口连通的第四开口,且第四开口的口径小于第三开口的口径;所述的上盖用于封盖所述的第四开口。进一步的,所述的第四开口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上盖设置有与该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上盖通过该内外螺纹的连接封盖与所述的第四开口上。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开口设置有内螺纹,用于与容器衔接。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开口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第三开口设置有与该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的上半部通过该内外螺纹的连接与所述的下半部衔接。采用螺纹连接,方便瓶盖与容器的拆装以及瓶盖上半部与下半部的拆装。优选的,所述第二开口的口径大小为3-15cm。该口径的具体值可以依据需求选取。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图;图3为实施例1安装在容器上的示意图(其中,上盖为开启状态);图4为实施例1安装在容器上的示意图(其中,上半部为开启状态);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橡胶薄层的A向视图;图7是实施例2安装在容器上的示意图(其中,上半部和上盖均为开启状态);图8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分解图;图10是实施例3安装在容器上的示意图(其中,上半部未开启);图11是实施例2安装在容器上的示意图(其中,上半部开启);图中,1-下半部,2-上半部,3-上盖,4-容器,11-第一开口,12-第二开口,13-过渡坡面,21-第三开口,22-第四开口,23-橡胶薄层,31-封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瓶盖,其包括可相互分离的下半部1、上半部2和上盖3;所述下半部1的底部具有用于与容器4衔接的第一开口11,顶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口11连通的第二开口12,其中,第二开口12的口径大于第一开口11的口径,第二开口12的口径大小为3-15cm,具体值可依情况选取;在所述的第二开口12与第一开口11之间设置有倾斜的过渡坡面13,该过渡坡面13的两端均连接有环形立面,在两环形立面的端部分别形成所述的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由此,该下半部1的外形大致呈漏斗状。所述上半部2的底部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开口12衔接的第三开口21,上半部2的顶部具有与所述第三开口21连通的第四开口22,其中,第四开口22的口径小于第三开口21的口径且与第一开口11的口径相当。所述的上盖3用于封盖所述的第四开口22。下半部1与容器4、上半部2与下半部1以及上盖3与上半部2均通过螺纹衔接。具体的,第一开口11设置有内螺纹,用于与容器4的外螺纹衔接;第二开口12设置有外螺纹,第三开口21设置有与该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上半部2通过该内外螺纹的连接与所述的下半部1衔接;第四开口22设置有外螺纹,上盖3设置有与该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上盖3通过所述内外螺纹连接封盖于第四开口22上。本实施例的瓶盖,下半部1、上半部2以及上盖3均可相对于其他部分拆分。所述的容器4可以是装酒、饮料、矿泉水、调味液或食用油等液体的容器,当需要倒出容器4内的液体时,揭开上盖3即可(如图3所示),因此本实施例的瓶盖也适用于市面上常见的瓶装饮料,需要饮用时,将上盖3揭开即可将饮料倾倒入口中;当想要向容器内倒入液体时,可以将上半部2旋下,然后再通过漏斗状的下半部1向容器内倒入液体(如图4所示),由此,因为第二开口12的口径较大,所以可以有效的避免液体外洒或外流。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瓶盖同样包括下半部1、上半部2和上盖3。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上盖3的一侧与上半部2相连接,并且可以通过连接部相对于上半部2翻转,上盖3的另一侧则可以扣合在上半部2上;上半部2的第四开口22是由带十字切口的橡胶薄层23密封的,上盖3上配合该橡胶薄层23设置有封头31,具体的,橡胶薄层23距离第四开口22最上缘有一定距离,上盖3盖合后,所述的封头31能嵌入并封堵住橡胶薄层23与第四开口22最上缘之间的区域,从而起到密封的效果,避免液体外漏。需说明的,橡胶薄层23上开设的十字切口具有如下特性:在无外力或外力不足以克服十字切口的密封作用时,切口是封闭的,只有当液体对十字切口的压力达到足够值时,才能克服切口的密封作用,突破密封并由切口喷射出。另外,虽然十字切口封闭时并不是绝对的密封,受压较大时随时有漏液的情况,但是在上盖3盖合的情况下,配合封头31的封堵,十字切口是完全可以密封住液体的。当需要倒出容器4内液体时,可以打开上盖3,将容器4翻转使瓶盖位于底部,然后再用力按压容器4壳体,增大液体对橡胶薄层23的压力,即可使液体突破十字切口由容器4内喷出。实施例3:如图8和图9所示,一种瓶盖,其包括可相互分离的下半部1和上半部2;所述下半部1的底部具有用于与容器4衔接的第一开口11,顶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口11连通的第二开口12,其中,第二开口12的口径大于第一开口11的口径,第二开口12的口径大小为3-15cm,具体值可依情况选取;在所述的第二开口12与第一开口11之间设置有倾斜的过渡坡面13,该过渡坡面13的两端均连接有环形立面,在两环形立面的端部分别形成所述的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由此,该下半部1的外形大致呈漏斗状。所述上半部2的底部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开口12衔接的第三开口21,上半部2的顶部为密封结构。下半部1与容器4、上半部2与下半部1均通过螺纹衔接。具体的,第一开口11设置有内螺纹,用于与容器4的外螺纹衔接;第二开口12设置有外螺纹,第三开口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瓶盖

【技术保护点】
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半部(1)和上半部(2);所述下半部(1)的底部具有用于与容器衔接的第一开口(11),顶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口(11)连通的第二开口(12),其中,第二开口(12)的口径大于第一开口(11)的口径;所述上半部(2)的底部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开口(12)衔接的第三开口(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半部(1)和上半部(2);所述下半部(1)的底部具有用于与容器衔接的第一开口(11),顶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口(11)连通的第二开口(12),其中,第二开口(12)的口径大于第一开口(11)的口径;所述上半部(2)的底部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开口(12)衔接的第三开口(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半部(1),在第二开口(12)与第一开口(11)之间设置有倾斜的过渡坡面(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半部(2),其顶部为封闭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盖(3);所述上半部(2)的顶部具有与所述第三开口(21)连通的第四开口(22),且第四开口(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华众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