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扭力焊接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8746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0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扭力焊接支架,杆体的截面为圆形,依次固定着传动齿轮,销轴臂,传动杆,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和环形槽,传动齿轮和第二支座分别位于杆体的两端,传动齿轮或第二支座的朝外侧,杆体内部轴向设置沉降孔;销轴臂和传动杆分别朝外伸出,之间夹角为钝角,销轴臂与第一支座焊接为一体,接触处为折线式,传动杆和第二支座焊接为一体,传动杆套在第二支座上,接触处为等边多边形;销轴臂的底部固定在第一支座,外伸端为两片伸出片,设有对称的通心孔,传动杆向外伸出臂的长度大于销轴臂伸出端的长度,端部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质量轻、抗扭力能力强、牢固固定、抗震动能力强。

A torsion resistance welding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orsion resistance welding bracket,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rod body is round, and the transmission gear, the pin shaft arm, the transmission rod, the first support, the second support and the ring groove are fixed in turn. The transmission gear and the second support are located at both ends of the rod body, the transmission gear or the second seat are located on the outside, and the inner axis of the rod body is arranged axially. The pin shaft arm and the drive rod are outstretched out with a blunt angle, the pin arm and the first support are welded together, the contact is a folded line, the transmission rod and the second support are welded together, the transmission rod is set on the second support, the contact is the equal edge polygon; the bottom of the pin shaft is fixed in the first support and extends. The end is two pieces of protruding pieces, and a symmetrical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The length of the extension arm of the transmission rod is larger than the length of the extended end of the pin arm, and the end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ight weight, strong torsion resistance, firm fixation and strong vibration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扭力焊接支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用焊接支架领域,特别是一种质量轻、抗扭力能力强、牢固固定、抗震动能力强的抗扭力焊接支架。
技术介绍
汽车配件(autoparts)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种产品。随着汽车配件加工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应用,国际汽车配件加工零部件行业近年来呈现出如下发展特征:汽车配件加工系统配套、模块化供应趋势方兴未艾;汽车配件加工采购全球化;汽车配件加工产业转移速度加快。汽车配件的种类繁多,现如今汽车的品牌越来越多,汽车的类型也越来越多。汽车可以分为乘用车与商用车两种,其中乘用车指的是车辆座位少于九坐(含驾驶员位),以载客为主要目的车辆。具体来说,乘用车又分为基本乘用车即轿车,MPV车型,SUV车型以及其他车型比如皮卡等。商用车是指车辆座位大于九座或者以载货为主要目的车辆。具体又分为:客车、载货车、半挂车、客车非完整车、载货非完整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消费也越来越多,汽车配件的这个市场变得也越来越大。近些年来汽车配件制造厂也在飞速的发展。汽车上的支架要求质量轻,减少油耗,在传动过程中,在扭矩作用下实现长时间多次数动作,需抗扭力能力强,固定牢固吗,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抗震动能力强。需要一种质量轻、抗扭力能力强、牢固固定、抗震动能力强的抗扭力焊接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质量轻、抗扭力能力强、牢固固定、抗震动能力强的抗扭力焊接支架。一种抗扭力焊接支架,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截面为圆形,依次固定着传动齿轮,销轴臂,传动杆,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和环形槽,所述传动齿轮和第二支座分别位于杆体的两端,所述传动齿轮或第二支座的朝外侧,杆体内部轴向设置沉降孔;所述销轴臂和传动杆分别朝外伸出,之间夹角为钝角,所述销轴臂与第一支座焊接为一体,接触处为折线式,所述传动杆和第二支座焊接为一体,传动杆套在第二支座上,接触处为等边多边形;所述销轴臂的底部固定在第一支座,外伸端为两片伸出片,设有对称的通心孔,所述传动杆向外伸出臂的长度大于销轴臂伸出端的长度,端部设有通孔。所述传动齿轮为链式传动齿。所述第一支座向销轴臂的侧面伸出。所述传动杆的一侧,第二支座向外伸出部分为环状的凸台。所述环形槽贴近杆体的端部,内侧为沉降孔。本技术杆体的截面为圆形,依次固定着传动齿轮,销轴臂,传动杆,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和环形槽,传动齿轮和第二支座分别位于杆体的两端,传动齿轮或第二支座的朝外侧,杆体内部轴向设置沉降孔;销轴臂和传动杆分别朝外伸出,之间夹角为钝角,销轴臂与第一支座焊接为一体,接触处为折线式,传动杆和第二支座焊接为一体,传动杆套在第二支座上,接触处为等边多边形;销轴臂的底部固定在第一支座,外伸端为两片伸出片,设有对称的通心孔,传动杆向外伸出臂的长度大于销轴臂伸出端的长度,端部设有通孔。本技术质量轻、抗扭力能力强、牢固固定、抗震动能力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传动杆和第二支座的局部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销轴臂和第一支座的局部剖面图;图中:1、杆体,2、传动齿轮,3、销轴臂,4、传动杆,5、第一支座,6、第二支座,7、环形槽,8、沉降孔,9、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抗扭力焊接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1,杆体1的截面为圆形,依次固定着传动齿轮2,销轴臂3,传动杆4,第一支座5,第二支座6和环形槽7,传动齿轮2和第二支座6分别位于杆体1的两端,传动齿轮2或第二支座6的朝外侧,杆体1内部轴向设置沉降孔8;销轴臂3和传动杆4分别朝外伸出,之间夹角为钝角,销轴臂3与第一支座5焊接为一体,接触处为折线式,传动杆4和第二支座6焊接为一体,传动杆4套在第二支座6上,接触处为等边多边形;销轴臂3的底部固定在第一支座5,外伸端为两片伸出片,设有对称的通心孔,传动杆4向外伸出臂的长度大于销轴臂3伸出端的长度,端部设有通孔9。传动齿轮2为链式传动齿。第一支座5向销轴臂3的侧面伸出。传动杆4的一侧,第二支座6向外伸出部分为环状的凸台。环形槽7贴近杆体1的端部,内侧为沉降孔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抗扭力焊接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扭力焊接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1),所述杆体(1)的截面为圆形,依次固定着传动齿轮(2),销轴臂(3),传动杆(4),第一支座(5),第二支座(6)和环形槽(7),所述传动齿轮(2)和第二支座(6)分别位于杆体(1)的两端,所述传动齿轮(2)或第二支座(6)的朝外侧,杆体(1)内部轴向设置沉降孔(8);所述销轴臂(3)和传动杆(4)分别朝外伸出,之间夹角为钝角,所述销轴臂(3)与第一支座(5)焊接为一体,接触处为折线式,所述传动杆(4)和第二支座(6)焊接为一体,传动杆(4)套在第二支座(6)上,接触处为等边多边形;所述销轴臂(3)的底部固定在第一支座(5),外伸端为两片伸出片,设有对称的通心孔,所述传动杆(4)向外伸出臂的长度大于销轴臂(3)伸出端的长度,端部设有通孔(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扭力焊接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1),所述杆体(1)的截面为圆形,依次固定着传动齿轮(2),销轴臂(3),传动杆(4),第一支座(5),第二支座(6)和环形槽(7),所述传动齿轮(2)和第二支座(6)分别位于杆体(1)的两端,所述传动齿轮(2)或第二支座(6)的朝外侧,杆体(1)内部轴向设置沉降孔(8);所述销轴臂(3)和传动杆(4)分别朝外伸出,之间夹角为钝角,所述销轴臂(3)与第一支座(5)焊接为一体,接触处为折线式,所述传动杆(4)和第二支座(6)焊接为一体,传动杆(4)套在第二支座(6)上,接触处为等边多边形;所述销轴臂(3)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宝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通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