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诱导采后李果皮变红的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798018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8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生理学领域,提供了一种诱导采后李的果皮变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采收的李在2~8℃下无光贮藏12d以上;(2)将经过步骤(1)贮藏的李置于16~25℃、湿度70%以上的条件下贮藏6~8d,得到果皮变红的李;所述李为绿皮品种或黄皮品种的李。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果皮中花色苷的含量,有效诱导绿皮品种或黄皮品种的李果皮由绿色或黄色变为红色甚至更深。

A method of inducing red flesh of Postharvest plum peel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plant physiology, providing a method to induce the redness of the peel of Postharvest plum,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1) the harvested plum is stored at 2~8 degrees without light storage above 12D; (2) the plum stored in steps (1) is stor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16~25 and over 70% in the condition of 6 to 8D to get the red skin of the peel; Li with a green or yellow skin variety. The metho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anthocyanins in the peel and effectively induce the green or yellow peel from green or yellow to red or even dee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诱导采后李果皮变红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生理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诱导采后李果皮变红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李是蔷薇科植物,我国蕴藏着大量的李种质资源。李果皮品种有绿色、黄色、淡红色、深红色和紫黑色。其中,一些绿皮品种的李,成熟采收和销售时果皮均呈现绿色,颜色较为单一、暗淡,并且在采收和销售过程中果粉遭到破坏,外观不佳。果实色泽是果实品质性状的重要指标之一,良好的色泽能提高果实的商品性。研究表明消费者倾向于认为红色的果实品质更佳,因而提高绿皮品种李的果皮颜色能够提高其商品价值。目前,关于红色系列李品种果皮着色条件已有报道。如张学英等对贮藏在0℃和20℃条件下的红皮李品种大石早生和紫琥珀的果皮花色苷积累情况进行分析发现,0℃和20℃下李果皮花色苷含量均有增加,但0℃下李果皮花色苷含量增加缓慢,而20℃下花色苷含量迅速增加(张学英,张上隆,秦永华,李世诚,叶正文,骆军,贾惠娟.温度对李果实采后花色素苷合成的影响[J].园艺学报,2005,32(6):1073-1076.)。张学英等(张学英,张上隆,叶正文,骆军,李世诚.不同颜色果袋对李果实着色及花色素苷合成的影响因素分析[J].果树学报,2007,24(5):605-610.)采用不同颜色的果袋对大石早生李进行套袋,发现果袋透光率与李果皮花色苷含量成正比,不透光的条件下李果皮仅积累极少量的花色苷。可见,温度和光照是影响红色系列李品种果实着色的重要环境条件。然而,红皮品种李的果皮颜色本应为红色,成熟采收时的红皮品种李果皮颜色即为红色,仅是红色深浅不一;即使未经处理,红皮品种李在销售时也为红色。但是绿色李品种等非红色系列李果皮成熟采收时颜色并非红色,常规贮藏或销售时也未见变红迹象。此外,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化学药剂处理果实也可有效诱导果实着色。常用于诱导果实着色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化学药剂包括乙烯、赤霉素、脱落酸、金雀异黄素和茉莉酸甲酯等。王家驹等(2005)发现在果实成熟前或采收后用10~40mg/L含展着剂0.1%的金雀异黄素处理果实表面,然后在人工光源或太阳光下照射3-5天,即可使果实着色。滕元文等(CN102715387A)公开了一种采用化学药剂促进红梨着色的方法,即将达到生理成熟期未着色的红梨置于0.1~1.0ppm的1-甲基环丙烯气氛中熏蒸12~20h,随后在温度为15~20℃、相对湿度为70~90%、白光光强为50~60μmol·m-2·s-1的环境下静置5~10天,即可着色。但是这些方法或者需要特殊设备并对光照条件有严格的限制,过程繁琐,不易操作;或者需要采用植物生长剂或化学试剂进行处理,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同时,这些方法的成本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无需试剂处理的诱导采后李果皮变红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诱导采后李果皮变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采收的李在2~8℃下无光贮藏12d以上;所述李为绿皮品种或黄皮品种;(2)将经过步骤(1)贮藏的李置于16~25℃、湿度70%以上的条件下贮藏6~8d,得到果皮变红的李。优选的,所述绿皮品种或黄皮品种的李为酥李、黄冠李、油、青、尖尾或仔李。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无光贮藏的时间为12~30d。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无光贮藏的温度为5~7℃。优选的,步骤(2)所述贮藏在无光照的条件下进行。优选的,步骤(2)所述贮藏在光照的条件下进行。优选的,所述光照为自然光照或人工光照。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贮藏的温度为18~22℃、贮藏的湿度为70~8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种诱导采后李果皮变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采收的李在2~8℃下无光贮藏12d以上;所述李为绿皮品种或黄皮品种;(2)将经过步骤(1)贮藏的李置于16~25℃、湿度70%以上的条件下贮藏6~8d,得到果皮变红的李。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够有效诱导绿皮品种或黄皮品种的李果皮由绿色或黄色变为红色甚至更深,能够显著提高果皮中花色苷的含量。在本专利技术中,将采收的李在2~8℃下无光贮藏12d以上时,较长时间的黑暗低温胁迫可以激活非红皮李果实中的乙烯合成途径,使果实中内源乙烯的合成速率增加;大量合成的内源乙烯在适宜的温湿度下(16~25℃、70%RH以上)促使果皮中花色苷的大量合成,果皮中花色苷的大量积累使果皮颜色逐渐显现红色,从而使采收后成熟的非红皮李果皮在短时间内变红。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低温无光贮藏后转入步骤(2)所述条件的第4d起果实表皮颜色开始变红,6~8d后完全转为红色甚至更深。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无需特殊仪器,一般冷库即可实现,有效的减低了操作成本。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不需要经过任何药剂处理,不产生额外成本,也不会引起其他安全隐患,安全可靠,成本低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方案中,当步骤(2)贮藏条件为光照时,能够相对于无光照条件进一步提高果皮着色变红的效果,加深果皮色泽。附图说明图1为不同处理条件下处理前后的油果实表皮颜色变化;图2为不同处理条件下处理前后的油果实表皮中花色苷含量变化。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诱导采后李的果皮变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采收的李在2~8℃下无光贮藏12d以上;所述李为绿皮品种或黄皮品种的李(2)将经过步骤(1)贮藏的李置于16~25℃、湿度70%以上的条件下贮藏6~8d,得到果皮变红的李。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绿皮品种或黄皮品种的李是指未经任何处理下,采收和销售时果皮均为绿色或黄色的非红皮李品种。本专利技术所述绿皮品种或黄皮品种的李包括但不限于酥李、黄冠李、油、青、尖尾或仔李。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采收的李是指生理成熟时采收的李。本专利技术优选将采收的李进行挑选,选择无机械伤、无裂果、无病虫和无腐烂的李进行贮藏。本专利技术将采收的李在2~8℃下无光贮藏12d以上。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无光贮藏的温度优选为5~7℃,更优选为6℃。所述无光贮藏的时间优选为12~30d,更优选为13~16d。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采收的李进行低温无光贮藏一段时间来激活其内源乙烯途径,提高乙烯合成速率,12d以上的低温无光贮藏使内源乙烯大量合成并积累。经过所述低温无光贮藏后,本专利技术将经过上述处理的李置于16~25℃、湿度70%以上的条件下贮藏6~8d,得到果皮颜色变红的李。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贮藏条件下,果皮花色苷大量积累,使果皮迅速由绿色或黄色转变为红色甚至更深。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步骤(2)中贮藏的温度优选为18~22℃,更优选为20℃;所述步骤2)中贮藏的湿度优选为70~80%RH,更优选为72~78%RH。贮藏温度过高或过低均无法使果皮颜色变红,如图1所示,当贮藏温度为30℃时果皮颜色均为黄绿色,而不能变为红色;贮藏湿度过高或过低也会导致果皮颜色无法变红。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步骤(2)中贮藏在无光照或光照条件下进行;更优选的,在光照条件下贮藏的果实果皮颜色深于无光照条件下贮藏的果实。本专利技术所述光照条件对光照强度无特殊限定,采用自然光或常规的人工光源均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果皮颜色变红是指果皮整体颜色变为红色、紫红色、紫黑色等红色系,所述果皮变红的面积不小于8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诱导采后李果皮变红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诱导采后李果皮变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采收的李在2~8℃下无光贮藏12d以上;所述李为绿皮品种或黄皮品种;(2)将经过步骤(1)贮藏的李置于16~25℃、湿度70%以上的条件下贮藏6~8d,得到果皮变红的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诱导采后李果皮变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采收的李在2~8℃下无光贮藏12d以上;所述李为绿皮品种或黄皮品种;(2)将经过步骤(1)贮藏的李置于16~25℃、湿度70%以上的条件下贮藏6~8d,得到果皮变红的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诱导采后李果皮变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皮品种或黄皮品种的李为酥李、黄冠李、油青尖尾或仔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诱导采后李果皮变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无光贮藏的时间为12~30d。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诱导采后李果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智振叶新福周丹蓉姜翠翠潘少霖林炎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