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管用马氏体类无缝不锈钢管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7761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兼具屈服强度为110ksi级的高强度和优良的低温韧性的油井管用无缝钢管及其制造方法。在具有如下组成的无缝不锈钢管上,施行加热至Ac↓[3]相变点以上的淬火温度后,从该淬火温度开始以气冷以上的冷却速度冷却至100℃以下的温度区域的淬火处理,紧接着该淬火处理,施行加热至超过450℃、550℃以下的回火温度并冷却的回火处理,其中,所述不锈钢管,以质量%计,含有C:不足0.10%、Si:1.0%以下、Mn:0.1~2.0%、P:0.020%以下、S:0.010%以下、Al:0.10%以下、Cr:10~14%、Ni:0.1~4.0%、N:0.05%以下,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由此,成为兼具屈服强度为110ksi级的高强度和vTrs:-60℃以下的优良的低温韧性的油井管用马氏体类无缝不锈钢管。除了上述组成以外,还可以含有选自Cu、Mo、V、Nb、Ti中的1种或2种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井管用马氏体类无缝不锈钢管,特别涉及兼具屈服强度YS在110ksi (758MPa)以上的高强度和优良的低温韧性的油井 管用无缝钢管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从原油价格的急剧上涨、预想到的不久的将来石油资源 枯竭等观点出发,现大举开发了如未考虑过的深油田、含有二氧化碳、 氯离子等的腐蚀环境严峻的油田、天然气田,甚至位于寒冷地带或海 底等挖掘环境严峻的油田等。在这种环境下使用的油井用钢管,要求 具有高强度且兼具优良的耐腐蚀性和优良的韧性的材质。以往,在含有二氧化碳co2、氯离子cr等环境的油田、天然气田中,作为采掘中使用的油井管,多使用13y。Cr马氏体类不锈钢管。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马氏体类不锈钢含有C:0.01 0.1%、 Cr: 9 15%、 N: 0.1%以下,尽管由于C含量较高而具有高强 度,但具有较高的韧性,适合于油井管等。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 中,可通过抑制M23Ce型碳化物的析出,积极析出M3C型碳化物而大 幅度改善韧性,其中,所述M23C6型碳化物使存在于原奥氏体晶界上 的碳化物量减少至0.5体积%以下,使碳化物的最大短径长度在10 200nm,使碳化物中的平均Cr浓度和平均Fe浓度之比在0.4以下。为 了将这种碳化物的结构和组成调整为所希望的范围,在专利文献1记 载的技术中,进行热加工后气冷(空冷)或固溶处理后直接气冷(空 冷),或者固溶处理后气冷(空冷),并以45(TC以下的低温进行回火。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 — 363708号公报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在热轧后直接气冷(空冷) 或固溶处理后直接气冷(空冷)的情况下,存在不能兼具所希望的屈 服强度110ksi级(758 862MPa)的强度和优良的低温韧性的问题。 并且,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为了确保屈服强度在110ksi级的强 度,C含量必须要在0.01质量%以上。但是,C含量在0.01质量。/。以 上时低温韧性降低,存在不能确保断裂转变温度vTrs在-60'C以下的优 良的低温韧性的问题。并且,在将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应用到钢管 中并进行45(TC以下的低温回火的情况下,在刚结束回火处理的加热后 的矫正中会导入加工应变,存在钢管特性的偏差变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兼具屈服强 度为110ksi级的高强度和优良的低温韧性的油井管用无缝钢管及其稳 定的制造方法。其中,在这里所称的"优良的低温韧性"是指摆锤冲 击试验(Charpy impact test)的断裂转变温度vTrs在-60。C以下的情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人关于13Cr类马氏体类不锈钢管的成 分组成、热处理条件对伴随高强度化的韧性的变化产生的影响进行了 锐意研究。其结果发现,在将C含量限制为不足0.010%,将Cr含量 设为ll%Cr左右的较低的含量,并且设Ni含量在4.0%以下的较低含 量的成分系中,通过施行加热至超过450°C、 55(TC以下的回火温度并 冷却的适当的回火处理,即使不添加Mo也能够确保屈服强度为110ksi 级的高强度,并且可得到vTrs在-6(TC以下的高韧性。首先,对本专利技术 人进行的基础实验结果进行说明。对组成为以质量。/o(mass^)计,含0.008%C、 0.12%Si、 1.14%Mn、 0.019%P、 0.001%S、 0.04%A1、 10.9%Cr、 2.3%Ni、 0.5%Cu、 0.01%N、 余量由Fe构成的无缝钢管,施行淬火处理(81(TCX15min)后,施行5加热至425 575'C的温度并空冷的回火处理。另外,在回火处理的冷 却中途施行矫正处理。关于所得到的无缝钢管,实施拉伸试验、摆锤 冲击试验,求出拉伸特性(屈服强度YS、拉伸强度TS)和低温韧性(断 裂转变温度vTrs)。所得到的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知,在该成 分系中,通过淬火处理后在超过450°C、 55(TC以下的温度进行回火而 可兼具高韧性和高强度。即,可知即使是ll%Cr-2%Ni类的组成,通 过在淬火处理后在超过45(TC、 55(TC以下的温度进行回火,能够稳定 地确保vTrs在-60'C以下的高韧性和YS为110ksi级的高强度。本专利技术 是根据上述发现,进一步进行研究后完成的。即,本专利技术的要旨如下(1) 一种油井管用马氏体类无缝不锈钢管,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不足0.010%、 Si: 1.0%以下、Mn: 0.1 2.0%、 P: 0.020%以下、S: 0.010%以下、Al: 0.10%以下、Cr: 10 14%、 Ni: 0.1 4.0%、 N: 0.05%以下,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并且兼具屈服强度为110ksi级的高强度和摆锤冲击试验的断裂转变温 度vTrs在-6(TC以下的优良的低温韧性。(2) 如(1)中的油井管用马氏体类无缝不锈钢管,其特征在于, 其组成为除了上述组成以外,以质量%计,还含有选自Cu: 2.0%以 下、Mo: 2.0%以下中的1种或2种。(3) 如(1)或(2)中的油井管用马氏体类无缝不锈钢管,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为除了上述组成以外,以质量%计,还含有选自V:0.10%以下、Nb: 0.10%以下、Ti: 0.10%以下中的1种或2种以上。(4) 一种油井管用马氏体类无缝不锈钢管的制造方法,该不锈钢 管兼具屈服强度为110ksi级的高强度和优良的低温韧性,其特征在于,在具有如下组成的无缝不锈钢管上,施行加热至AC3相变点以上的淬火温度后,从该淬火温度开始以气冷以上的冷却速度冷却至IO(TC以下的 温度区域的淬火处理,紧接着该淬火处理,施行加热至超过45(TC、 5506'C以下的回火温度并冷却的回火处理,其中,所述不锈钢管,以质量%计,含有C:不足0.010%、 Si: 1.0%以下、Mn: 0.1 2.0%、 P: 0.020% 以下、S: 0.010%以下、Al: 0.10%以下、Cr: 10 14%、 Ni: 0.1 4.0%、 N: 0.05%以下,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5) 如(4)中的油井管用马氏体类无缝不锈钢管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管的组成为除了上述组成以外,以质量%计, 含有选自Cu: 2.0%以下、Mo: 2.0%以下中的1种或2种。(6) 如(4)或(5)中的油井管用马氏体类无缝不锈钢管的制造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管的组成为除了上述组成以外,以 质量%计,含有选自V: 0.10%以下、Nb: 0.10%以下、Ti: 0.10%以下 中的l种或2种以上。(7) 如(4)至(6)中的任一项中的油井管用马氏体类无缝不锈 钢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回火处理中的冷却中途,在400 °C以上的温度区域进行矫正处理。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容易且稳定地制造兼具屈服强度为110ksi级的 高强度和断裂转变温度vTrs在-6(TC以下的优良的低温韧性的油井管用 无缝钢管,在产业上具有非常大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屈服强度YS、拉伸强度TS、断裂转变温度vTrs与回 火温度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对本专利技术的油井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井管用马氏体类无缝不锈钢管,其特征在于, 具有如下组成: 以质量%计,含有 C:不足0.010%、Si:1.0%以下、 Mn:0.1~2.0%、P:0.020%以下、 S:0.010%以下、Al:0.10 %以下、 Cr:10~14%、Ni:0.1~4.0%、 N:0.05%以下, 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并且 兼具屈服强度为110ksi级的高强度和摆锤冲击试验的断裂转变温度vTrs在-60℃以下的优良的低温韧 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田由纪夫木村光男田中全人岛本健
申请(专利权)人: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