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包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7649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包带,涉及电缆辅料技术领域。该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包带,包括铜芯,铜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聚烯烃阻燃层,聚烯烃阻燃层包括聚4‑甲基‑1‑戊烯阻燃层和聚1‑丁烯阻燃层,聚4‑甲基‑1‑戊烯阻燃层的内表面与聚1‑丁烯阻燃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聚烯烃阻燃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层,绝缘层包括聚四氟乙烯绝缘层、聚醚酰亚胺绝缘层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绝缘层。该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包带,具有很好的绝缘以及阻燃效果,使用寿命长,过载能力强,环保,安全,且提升了用于耐火电力电缆包带的阻燃绝缘效果,解决了现有的用于耐火电力电缆的包带,阻燃绝缘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包带
本技术涉及电缆辅料
,具体为一种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包带。
技术介绍
云母带,又称耐火云母带,由(云母带机)制作而成,是一种耐火绝缘材料,按用途可分为:电机用云母带、电缆用云母带。按结构分为:双面带、单面带、三合一带、双膜带、单膜带等。按云母又可分为:合成云母带、金云母带、白云母带。合成云母是以氟离子代替羟基,在常压条件下合成出的尺寸大、晶型完整的人工云母。合成云母带是将合成云母抄制成的云母纸为主要材料,再用粘合剂将玻璃布粘贴在一面或两面用云母带机制成的。将玻璃布粘贴在云母纸一面的叫做“单面带”,两面都粘贴的叫“双面带”。在制造过程中,将几个结构层次粘合在一起后,再经过炉子烘干,然后收卷,再分切成不同规格的带子。辐照原理的说明:辐照交联就是利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量电子束流,轰击绝缘层及护套,将高分子链打断,被打断的每一个断点成为自由基。自由基不稳定,相互之间要重新组合,重新组合后原来的链状分子结构变成三维网状的分子结构而形成交联。辐照交联低烟无卤电线电缆的特性:载流量大;辐照交联电缆,经高能电子束辐照后,材料的分子结构从线性变成三维网状分子结构,耐温等级从非交联的70℃提高到90℃、105℃、125℃、135℃、甚至150℃,比同规格的电缆的载流量提高15-50%。目前,现有的用于耐火电力电缆的包带,阻燃绝缘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包带,解决了现有的用于耐火电力电缆的包带,阻燃绝缘效果较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包带,包括铜芯,所述铜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聚烯烃阻燃层,所述聚烯烃阻燃层包括聚4-甲基-1-戊烯阻燃层和聚1-丁烯阻燃层,所述聚4-甲基-1-戊烯阻燃层的内表面与聚1-丁烯阻燃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聚烯烃阻燃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括聚四氟乙烯绝缘层、聚醚酰亚胺绝缘层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绝缘层,所述聚醚酰亚胺绝缘层位于聚四氟乙烯绝缘层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绝缘层之间,所述聚醚酰亚胺绝缘层的外表面与聚四氟乙烯绝缘层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聚醚酰亚胺绝缘层的内表面与聚酯树脂玻璃纤维绝缘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聚烯烃阻燃层和绝缘层之间设有阻燃剂层,该阻燃剂层为氢氧化铝阻燃剂层。优选的,所述聚烯烃阻燃层的厚度为0.03-0.06mm。优选的,所述阻燃剂层的厚度为0.04-0.07mm。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0.05-0.08mm。(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包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包带,一方面,在电缆铜芯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聚烯烃阻燃层,聚烯烃阻燃层包括聚4-甲基-1-戊烯阻燃层和聚1-丁烯阻燃层,具有很好的阻燃效果,另一方面,在聚烯烃阻燃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层,绝缘层包括聚四氟乙烯绝缘层、聚醚酰亚胺绝缘层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绝缘层,具有很好的绝缘效果,其次,聚烯烃阻燃层和绝缘层之间设有阻燃剂层,阻燃剂层为氢氧化铝阻燃剂层,具有很好的阻燃效果,使用寿命长,过载能力强,环保,安全,且提升了用于耐火电力电缆包带的阻燃绝缘效果,解决了现有的用于耐火电力电缆的包带,阻燃绝缘效果较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聚烯烃阻燃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绝缘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铜芯、2聚烯烃阻燃层、201聚4-甲基-1-戊烯阻燃层、202聚1-丁烯阻燃层、3绝缘层、301聚四氟乙烯绝缘层、302聚醚酰亚胺绝缘层、303聚酯树脂玻璃纤维绝缘层、4阻燃剂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包带,包括铜芯1,铜芯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聚烯烃阻燃层2,聚烯烃阻燃层2的厚度为0.03-0.06mm,聚烯烃阻燃层2包括聚4-甲基-1-戊烯阻燃层201和聚1-丁烯阻燃层202,聚4-甲基-1-戊烯阻燃层201的内表面与聚1-丁烯阻燃层2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聚烯烃阻燃层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层3,绝缘层3的厚度为0.05-0.08mm,绝缘层3包括聚四氟乙烯绝缘层301、聚醚酰亚胺绝缘层302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绝缘层303,聚醚酰亚胺绝缘层302位于聚四氟乙烯绝缘层301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绝缘层303之间,聚醚酰亚胺绝缘层302的外表面与聚四氟乙烯绝缘层30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聚醚酰亚胺绝缘层302的内表面与聚酯树脂玻璃纤维绝缘层3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聚烯烃阻燃层2和绝缘层3之间设有阻燃剂层4,阻燃剂层4的厚度为0.04-0.07mm,该阻燃剂层4为氢氧化铝阻燃剂层。综上所述,该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包带,一方面,在电缆铜芯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聚烯烃阻燃层2,聚烯烃阻燃层2包括聚4-甲基-1-戊烯阻燃层201和聚1-丁烯阻燃层202,具有很好的阻燃效果,另一方面,在聚烯烃阻燃层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层3,绝缘层3包括聚四氟乙烯绝缘层301、聚醚酰亚胺绝缘层302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绝缘层303,具有很好的绝缘效果,其次,聚烯烃阻燃层2和绝缘层3之间设有阻燃剂层4,阻燃剂层4为氢氧化铝阻燃剂层,具有很好的阻燃效果,使用寿命长,过载能力强,环保,安全,且提升了用于耐火电力电缆包带的阻燃绝缘效果,解决了现有的用于耐火电力电缆的包带,阻燃绝缘效果较差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包带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包带,包括铜芯(1),其特征在于:所述铜芯(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聚烯烃阻燃层(2),所述聚烯烃阻燃层(2)包括聚4‑甲基‑1‑戊烯阻燃层(201)和聚1‑丁烯阻燃层(202),所述聚4‑甲基‑1‑戊烯阻燃层(201)的内表面与聚1‑丁烯阻燃层(2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聚烯烃阻燃层(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层(3),所述绝缘层(3)包括聚四氟乙烯绝缘层(301)、聚醚酰亚胺绝缘层(302)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绝缘层(303),所述聚醚酰亚胺绝缘层(302)位于聚四氟乙烯绝缘层(301)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绝缘层(303)之间,所述聚醚酰亚胺绝缘层(302)的外表面与聚四氟乙烯绝缘层(30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聚醚酰亚胺绝缘层(302)的内表面与聚酯树脂玻璃纤维绝缘层(3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聚烯烃阻燃层(2)和绝缘层(3)之间设有阻燃剂层(4),该阻燃剂层(4)为氢氧化铝阻燃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包带,包括铜芯(1),其特征在于:所述铜芯(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聚烯烃阻燃层(2),所述聚烯烃阻燃层(2)包括聚4-甲基-1-戊烯阻燃层(201)和聚1-丁烯阻燃层(202),所述聚4-甲基-1-戊烯阻燃层(201)的内表面与聚1-丁烯阻燃层(2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聚烯烃阻燃层(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层(3),所述绝缘层(3)包括聚四氟乙烯绝缘层(301)、聚醚酰亚胺绝缘层(302)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绝缘层(303),所述聚醚酰亚胺绝缘层(302)位于聚四氟乙烯绝缘层(301)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绝缘层(303)之间,所述聚醚酰亚胺绝缘层(302)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沐平
申请(专利权)人:宝应县科达电缆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