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庆樵专利>正文

一种垃圾处理炉的燃烧层炉床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7315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处理炉的燃烧层炉床机构,其中,包括炉体、在炉体内设有的炉膛、在炉体与炉膛之间设有的通风夹层、在炉膛的底部设有的增氧燃烧装置,及在增氧燃烧装置下方设有的清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运行平稳,及利于焚烧和清理卸灰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处理炉的燃烧层炉床机构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处理炉的燃烧层炉床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随之而来产生的各种各样垃圾,将造成对周围环境影响特别大。为了处理这些垃圾,应运而生的垃圾处理设备就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其中利用焚烧方式制成的垃圾处理炉应用比较广泛,为了提高垃圾处理炉的处理效果和使用年限,对垃圾处理炉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垃圾处理炉燃烧层炉床一般采用平底式的结构,这种结构形式存在配氧送风不均匀,卸灰困难,对焚烧后在炉床遗留物清理不方便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运行平稳,及利于焚烧和清理卸灰的垃圾处理炉的燃烧层炉床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垃圾处理炉的燃烧层炉床机构,其中,包括炉体、在炉体内设有的炉膛、在炉体与炉膛之间设有的通风夹层、在炉膛的底部设有的增氧燃烧装置,及在增氧燃烧装置下方设有的清理装置。增氧燃烧装置包括在炉膛底部设有中通锥形栅格状的炉床架、在炉体上设有与通风夹层相通的引导管、在炉体架侧边的炉膛上设有与引导管连通的进风管、在进风管端部上设有的汇总管,及在汇总管上设有与汇总管连通且由上至下多层环绕于炉体架周围对工作状态的炉床架进行供氧的出风管;所述的进风管、汇总管和每一层的出风管均相互连通;所述的清理装置包括在炉床架的底部设有的倒锥形托盘、在倒锥形托盘上设有托住倒锥形托盘且一端延伸到炉体外的操作杠杆,及在倒锥形托盘的锥面设有多个用于通风和卸灰的槽口。由此,锥形栅格式的炉床架采用特殊材料按一定角度制成上大下小圆锥状,纵向格栅由四层横向格栅分格成三段,使每格之间空隙距离相差不太大。多层出风管每层都按不同角度斜向上开有均布的出风孔,所述的多层出风管每层都采用对称两处与所述的汇总管连通。实际使用时,每个出风口的风量、风压基本平均,可以从多角度均匀向燃烧层增氧送风。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倒锥形托盘由倒锥形的钢板层和在钢板层上设有倒锥形的耐火材料层组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操作杠杆包括在炉体上设有的基点连接件、在基点连接上设有一端向上顶紧倒锥形托盘的L形杠杆,及在L形杠杆另一端上设有的气缸。由此,操作杠杆通过炉体上的基点连接件固定,一头与倒锥托盘用螺栓连接,一端与推动气缸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引导管的进气端设置于靠近通风夹层顶部的位置。由此,引导管是将通风夹层顶部气体引入炉膛底对炉床架进行供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运行平稳,及利于焚烧和清理卸灰的效果。具体如下:(1)运行时,利用上层通风夹层的风冷冷却层产生的高温高压风,通过进风管引出至汇总管,之后经多层出风管对正在炉床架进行燃烧的垃圾进行烘干和增氧助燃。(2)清理装置在运行时,是通过气缸推动L形杠杆使倒锥托盘往下运行离开炉床架,炉床中燃烧剩下的不能经格栅空隙排出的灰渣和其他杂物可以顺利从炉床架下方的槽口卸出。如此,实现了结构简单紧凑、运行平稳,及利于焚烧和清理卸灰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增氧燃烧装置和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垃圾处理炉的燃烧层炉床机构,包括炉体1、在炉体1内设有的炉膛2、在炉体1与炉膛2之间设有的通风夹层3、在炉膛2的底部设有的增氧燃烧装置4,及在增氧燃烧装置4下方设有的清理装置5。增氧燃烧装置4包括在炉膛2底部设有中通锥形栅格状的炉床架41、在炉体1上设有与通风夹层3相通的引导管42、在炉体1架侧边的炉膛2上设有与引导管42连通的进风管43、在进风管43端部上设有的汇总管44,及在汇总管44上设有与汇总管44连通且由上至下多层环绕于炉体1架周围对工作状态的炉床架41进行供氧的出风管45。进风管43、汇总管44和每一层的出风管45均相互连通。所述的清理装置5包括在炉床架41的底部设有的倒锥形托盘51、在倒锥形托盘51上设有托住倒锥形托盘51且一端延伸到炉体1外的操作杠杆,及在倒锥形托盘51的锥面设有多个用于通风和卸灰的槽口52。锥形栅格式的炉床架41采用特殊材料按一定角度制成上大下小圆锥状,纵向格栅由四层横向格栅分格成三段,使每格之间空隙距离相差不太大。多层出风管45每层都按不同角度斜向上开有均布的出风孔,所述的多层出风管45每层都采用对称两处与所述的汇总管44连通,在多层出风管45每层都按不同角度斜向上开有均布的出风孔46。实际使用时,每个出风口的风量、风压基本平均,可以从多角度均匀向燃烧层增氧送风。倒锥形托盘51由倒锥形的钢板层57和在钢板层上设有倒锥形的耐火材料层56组成。操作杠杆包括在炉体1上设有的基点连接件53、在基点连接件53上设有一端向上顶紧倒锥形托盘51的L形杠杆54,及在L形杠杆54另一端上设有的气缸55。操作杠杆通过炉体1上的基点连接件53固定,一头与倒锥托盘用螺栓连接,一端与推动气缸55连接。引导管42的进气端设置于靠近通风夹层3顶部的位置。引导管42是将通风夹层3顶部气体引入炉膛2底对炉床架41进行供氧。运行时,利用上层通风夹层3的风冷冷却层产生的高温高压风,通过进风管43引出至汇总管44,之后经多层出风管45对正在炉床架41进行燃烧的垃圾进行烘干和增氧助燃。清理装置5在运行时,是通过气缸55推动L形杠杆54使倒锥托盘往下运行离开炉床架41,炉膛2中燃烧剩下的不能经格栅空隙排出的灰渣和其他杂物可以顺利从炉膛2架下方的槽口52卸出。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垃圾处理炉的燃烧层炉床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处理炉的燃烧层炉床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在炉体内设有的炉膛、在炉体与炉膛之间设有的通风夹层、在炉膛的底部设有的增氧燃烧装置,及在增氧燃烧装置下方设有的清理装置;所述的增氧燃烧装置包括在炉膛底部设有中通锥形栅格状的炉床架、在炉体上设有与通风夹层相通的引导管、在炉体架侧边的炉膛上设有与引导管连通的进风管、在进风管端部上设有的汇总管,及在汇总管上设有与汇总管连通且由上至下多层环绕于炉体架周围对工作状态的炉床架进行供氧的出风管;所述的进风管、汇总管和每一层的出风管均相互连通;所述的清理装置包括在炉床架的底部设有的倒锥形托盘、在倒锥形托盘上设有托住倒锥形托盘且一端延伸到炉体外的操作杠杆,及在倒锥形托盘的锥面设有多个用于通风和卸灰的槽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处理炉的燃烧层炉床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在炉体内设有的炉膛、在炉体与炉膛之间设有的通风夹层、在炉膛的底部设有的增氧燃烧装置,及在增氧燃烧装置下方设有的清理装置;所述的增氧燃烧装置包括在炉膛底部设有中通锥形栅格状的炉床架、在炉体上设有与通风夹层相通的引导管、在炉体架侧边的炉膛上设有与引导管连通的进风管、在进风管端部上设有的汇总管,及在汇总管上设有与汇总管连通且由上至下多层环绕于炉体架周围对工作状态的炉床架进行供氧的出风管;所述的进风管、汇总管和每一层的出风管均相互连通;所述的清理装置包括在炉床架的底部设有的倒锥形托盘、在倒锥形托盘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庆樵
申请(专利权)人:林庆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