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通过式转载机卸料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7047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煤矿机械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可通过式转载机卸料挡板,用于井工煤矿转载机落地段卸料槽的挡板。目前,井工井下检修时,人员大多是借助人梯翻越转载机进入工作面煤壁侧,翻越时需爬至槽体顶端,十分不便;而且卸料槽人梯为悬臂结构,尤其在携重攀爬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可通过式转载机卸料挡板由固定挡板、活动挡板、缓冲支撑杆及若干销轴构成,在转载机正常工作时,作为传统卸料槽挡板使用;检修期间,旋转活动挡板即可构建一个高度很低的过桥,方便人员或设备安全、快捷地跨越转载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提高了设备安全性与人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通过式转载机卸料挡板
:本技术涉及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开采输送
,具体的说是一种可通过式转载机卸料挡板,既可用于转载机落地段卸料槽挡板,也可作翻越转载机的过桥使用。
技术介绍
:井工煤矿井下工作面检修时,经常需要人员携带工具或设备翻越转载机进入工作面煤壁侧。目前,多数厂家采用在转载机落地段卸料槽上架设人梯的方式来实现。例如,图1为目前常用的一种人梯结构示意图。翻越时,首先需要通过卸料槽挡板11攀爬至槽体顶端的平台9,横向穿越平台9后,再从立梯10爬下,从而进入工作面煤壁侧。如图1所示,卸料槽为单侧挡板,所以传统人梯其实是悬臂结构,尤其在人员携重攀爬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并且,有的工具或设备较大,需要多人抬举,这时攀爬人梯就显得非常困难和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式转载机卸料挡板,用以解决现有人梯结构所存在的攀爬困难、安全性低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可通过式转载机卸料挡板,包括固定挡板和活动挡板,所述固定挡板和活动挡板之间设置有缓冲支撑杆;所述固定挡板中部开设有能容人通过的U型槽,所述活动挡板置于所述U型槽内;所述活动挡板的第一端枢接于所述固定挡板的下部,所述活动挡板的第二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挡板的上部。进一步地,所述可通过式转载机卸料挡板中,所述活动挡板的第一端固定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开设有连接孔;并且所述固定挡板还固定有套筒,销轴穿过所述套筒和所述连接孔将所述活动挡板枢接于所述固定挡板,可使所述活动挡板绕所述销轴进行0°-180°之间任意角度旋转。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挡板的第二端固定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开设有连接孔;并且所述固定挡板还固定有套筒,销轴穿过所述套筒和所述连接孔,将所述活动挡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挡板。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挡板的顶部固定有垫板,用于所述活动挡板水平放置时支撑过桥桥面;并且所述垫板开设有把手孔,用于抬起所述活动挡板。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挡板的底部固定有堵煤挡板,所述堵煤挡板突出所述活动挡板底边且所述堵煤挡板底边低于所述固定挡板U型槽底边。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挡板的桥面焊菱形花纹,作防滑之用。进一步地,所述可通过式转载机卸料挡板还包括缓冲支撑杆,用于减缓所述活动挡板在倒下搭建过桥时的下降速度。所述缓冲支撑杆一端开设有连接孔,并且所述固定挡板还固定有套筒,销轴穿过套筒和所述连接孔,将所述缓冲支撑杆枢接于所述固定挡板;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支撑杆另一端开设有连接孔,并且所述活动挡板还固定有套筒,销轴穿过套筒和所述连接孔,将所述缓冲支撑杆枢接于所述活动挡板;在具体使用本技术可通过式转载机卸料挡板时,在转载机正常工作工况下,活动挡板置于固定挡板的U型槽内,做传统卸料槽挡板使用;检修时,将活动挡板第二端销轴拆下,并使活动挡板绕枢接的固定板下端旋转,直至活动挡板顶部的垫板接触到卸料槽体对面上翼板,过桥搭建完成。由此可见,本技术可通过式转载机卸料挡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功能多样,搭建的桥面高度只比转载机槽体上翼板略高,远低于槽体顶端的人梯平台,大大降低了人员通行难度,并且从根本上解决了人梯的悬臂结构,提高了通行的安全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可通过式转载机卸料挡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多样,发挥传统卸料槽挡板作用的同时,由固定挡板2的U型槽24和活动挡板3构建的过桥,高度低,方便人员快捷、安全地翻越转载机,解决了使用传统人梯在攀爬过程中所带来的不便与危险,进一步提升了井工煤矿的安全性和人性化。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附图用于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传统转载机人梯结构示意图;图2为可通过式转载机卸料挡板作传统挡板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可通过式转载机卸料挡板中,固定挡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4为可通过式转载机卸料挡板中,活动挡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5为可通过式转载机卸料挡板搭建过桥时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可通过式转载机卸料挡板中,缓冲支撑杆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中:1.卸料槽槽体、11.传统卸料槽挡板、2.固定挡板、21.套筒、22.套筒、23.套筒、24.U型槽、3.活动挡板、31.连接体、311.连接孔、32.连接体、321.连接孔、33.套筒、34.堵煤挡板、35.垫板、351.把手孔、36.桥面、4.销轴、5.销轴、6.销轴、7.销轴、8.缓冲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完整、清晰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具体操作过程:如图2~图6所示,可通过式转载机卸料挡板包括固定挡板2和活动挡板3,固定挡板2和活动挡板3之间设置有缓冲支撑杆8。活动挡板3的第一端枢接于固定挡板2,活动挡板3的第二端可拆卸地连接于固定挡板2。转载机正常工作时,活动挡板3竖直放置,置于固定挡板2的U型槽24内,通过销轴4、5将活动挡板3固定在固定挡板2上,作为传统的卸料槽挡煤板使用;如图5所示,在检修需翻越转载机时,拆下销轴5,使活动挡板3以销轴4为转轴向煤壁侧旋转约90°,即活动挡板3的顶部垫板35接触到槽体煤壁侧的上翼板,此时,活动挡板3形成一个高度略高于上翼板的水平过桥,人员或设备即可通过固定挡板2的U型槽24和活动挡板3的防滑桥面36安全、方便的翻越转载机,进入工作面煤壁侧,再不需要爬至槽体顶端,而且也没有悬臂结构,使得翻越转载机变得十分便利,安全性也大大提高。下面,对挡板的具体连接方式做进一步说明。上述可通过式转载机卸料挡板,活动挡板3固定有连接体31,连接体31开设有连接孔311;并且,固定挡板2还固定有套筒21,销轴4穿过套筒21和连接孔311将活动挡板3枢接于固定挡板2;从而实现活动挡板3以销轴4为转轴进行0°-180°之间任意角度旋转。同时,活动挡板3固定有连接体32,连接体32开设有连接孔321;并且固定挡板2还固定有套筒22,销轴5穿过套筒22和连接孔321将活动挡板3可拆卸地连接于固定挡板2。转载机正常工作时,销轴5置于套筒22和连接孔321内,固定活动挡板3于U型槽24内,作传统挡板挡煤之用。检修时,拆下销轴5,活动挡板3以销轴4为转轴,旋转至水平位置,搭建过桥。活动挡板3顶端固定有垫板35,在搭建过桥时,垫板35既是活动挡板3旋转角度的限位装置,也可支撑过桥桥面36,使之处于水平位置。同时,垫板35还开设有两个把手孔351,在检修完毕后,方便工作人员抬起活动挡板3。另外,在活动挡板3底端设有堵煤挡板34,堵煤挡板34的底边突出活动挡板3底边且低于固定挡板2的U型槽24底端,可以完全塞堵由于活动挡板3和固定挡板2旋转所形成的缝隙,在转载机正常运煤过程中,可防止槽内的煤体泄露。另外,在活动挡板3和固定挡板2之间还设有缓冲支撑杆8,缓冲支撑杆8两端分别与活动挡板3和固定挡板2连接,用于在活动挡板3依靠重力旋转至水平位置时,接触上翼板的瞬间,减小重力对上翼板和垫板35的冲击,也防止人员在抬起活动挡板3时,因意外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通过式转载机卸料挡板

【技术保护点】
可通过式转载机卸料挡板,其特征是:包括固定挡板(2)、活动挡板(3),所述固定挡板(2)和活动挡板(3)之间设置有缓冲支撑杆(8);所述固定挡板(2)中部开设有能容人通过的U型槽(24),所述活动挡板(3)置于所述U型槽(24)内;所述活动挡板(3)第一端枢接于所述固定挡板(2)下部,所述活动挡板(3)第二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挡板(2)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可通过式转载机卸料挡板,其特征是:包括固定挡板(2)、活动挡板(3),所述固定挡板(2)和活动挡板(3)之间设置有缓冲支撑杆(8);所述固定挡板(2)中部开设有能容人通过的U型槽(24),所述活动挡板(3)置于所述U型槽(24)内;所述活动挡板(3)第一端枢接于所述固定挡板(2)下部,所述活动挡板(3)第二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挡板(2)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通过式转载机卸料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挡板(3)第一端固定有连接体(31),所述连接体(31)开设有连接孔(311);并且所述固定挡板(2)还固定有套筒(21),销轴(4)穿过所述套筒(21)和所述连接孔(311)将所述活动挡板(3)枢接于所述固定挡板(2),可使所述活动挡板(3)绕所述销轴(4)进行0°-180°之间任意角度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通过式转载机卸料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挡板(3)第二端固定有连接体(32),所述连接体(32)开设有连接孔(321);并且所述固定挡板(2)还固定有套筒(22),销轴(5)穿过所述套筒(22)和所述连接孔(321)将所述活动挡板(3)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挡板(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通过式转载机卸料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远龙常海霞康宇梁国柱代林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