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6945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位于导光板一侧端面的发光灯条;发光灯条包括柔性电路板和多个发光二极管,多个发光二极管沿第一方向上顺次排列并与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多个发光二极管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发光二极管,至少一个第一类发光二极管位于沿第一方向上顺次排列的多个发光二极管的端部;发光二极管包括发光芯片和荧光胶,荧光胶包括填充材料与荧光粉,荧光胶与发光芯片直接接触,且荧光胶远离发光芯片的一侧表面为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第一类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为凸曲面。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凸曲面的设置增加了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角度,从而使背光模组能够照射到显示区的全部,解决了显示区角落暗影的问题。

A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backlight module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he backlight module includes a light guide plate and a light light strip on the side end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 The light emitting lamp includes a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nd a plurality of light-emitting diodes. A plurality of light-emitting diodes are arranged along the first direction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 plurality of light-emitting diodes are connected. Including at least one kind of first class light emitting diode, at least one kind of first class light emitting diode at the end of a plurality of light-emitting diodes arranged along the first direction; the light emitting diode includes a luminescent chip and a fluorescent glue, the fluorescent glue includes a filling material and a phosphor, the fluorescent glue is directly contacted with the luminescent chip, and the fluorescent glue is far away. One side of the light emitting chip is a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the first light emitting diode has a convex surface. In the invention, the setting of the convex surface increases the luminous angle of the light emitting diode, so that the backlight module can illuminate all the display areas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shadow in the corner of the display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液晶显示器主要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可按照光源入射位置的不同,分为侧入式与直下式。侧入式相对于直下式来说能够薄化液晶显示器,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侧入式背光模组而言,为了配合液晶显示装置窄边框化趋势以及其他要求,例如液晶显示面板时常需要切角(将原本的直角切去)以便增加屏占比,此时背光模组往往面临不能全部照射到显示区的缺陷,显示区角落的暗影影响了显示效果,此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以实现解决显示区角落暗影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位于所述导光板一侧端面的发光灯条;所述发光灯条包括柔性电路板和多个发光二极管,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沿第一方向上顺次排列并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发光二极管,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发光二极管位于沿第一方向上顺次排列的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的端部;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发光芯片和荧光胶,所述荧光胶包括填充材料与荧光粉,所述荧光胶与所述发光芯片直接接触,且所述荧光胶远离所述发光芯片的一侧表面为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所述第一类发光二极管的所述出光面为凸曲面。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背光模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发光灯条包括多个顺次排列的发光二极管,其中,位于这一排中多个发光二极管中的第一个和/或最后一个发光二极管为第一类发光二极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发光二极管采用发光芯片照射荧光粉的方式来发光,荧光粉被均匀分撒在填充材料中形成荧光胶,为了减少器件使用数量以及减小发光芯片的光能损失,荧光胶直接与发光芯片接触,荧光胶与发光芯片之间无其他器件(例如玻璃等),因此便没有在其他器件上的光能损失,发光芯片发出的光可以直接照射到荧光胶中的荧光粉上,并激发荧光粉发出荧光,从而提高了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进一步地,第一类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为凸曲面,出光面为凸曲面的发光二极管相对于出光面为平面的发光二极管来说,能够减少发光二极管中光线发生全反射的概率。一方面,凸曲面的设置增加了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另一方面,凸曲面的设置增加了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角度(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束在导光板上的垂直投影呈现的角度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角度),从而使背光模组能够照射到显示区的全部,解决了显示区暗影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灯条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类发光二极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S1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类发光二极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一类发光二极管中大角度光线的光路示意图;图7为第二类发光二极管中大角度光线的光路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S2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灯条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类发光二极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背光模组100包括导光板10和位于导光板10一侧端面的发光灯条20。发光灯条20可以通过导光板10的端面将光照射进导光板10中。进一步参照图2,发光灯条20包括柔性电路板30和多个发光二极管40,多个发光二极管40沿第一方向上顺次排列并与柔性电路板30电连接。每一个发光二极管40可以与柔性电路板30电连接,并通过柔性电路板30与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图中未示出)电连接。多个发光二极管4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发光二极管401,第一类发光二极管401位于沿第一方向上顺次排列的多个发光二极管40的端部。位于端部的发光二极管40相对于其他位置的发光二极管40来说,其与导光板10的拐角最接近。一个发光灯条20上具有一个第一类发光二极管401时,其可以位于发光灯条20的第一端或第二端,发光灯条20上具有多个第一类发光二极管401时,至少有一个第一类发光二极管401位于发光灯条20的第一端或第二端,当然也可以在发光灯条2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各设置一个第一类发光二极管401。进一步参照图3,发光二极管40可以包括发光芯片41和荧光胶42,荧光胶42包括填充材料与荧光粉,荧光胶42与发光芯片41直接接触,且荧光胶42远离发光芯片41的一侧表面为发光二极管40的出光面421,第一类发光二极管401的出光面为凸曲面。第一类发光二极管401中,荧光胶42朝向其出光方向凸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发光灯条包括多个顺次排列的发光二极管,其中,位于这一排多个发光二极管中的第一个和/或最后一个发光二极管为第一类发光二极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发光二极管采用发光芯片照射荧光粉的方式来发光,荧光粉被均匀分撒在填充材料中形成荧光胶,为了减少器件使用数量以及减小发光芯片的光能损失,荧光胶直接与发光芯片接触,荧光胶与发光芯片之间无其他器件(例如玻璃等),因此便没有在其他器件上的光能损失,发光芯片发出的光可以直接照射到荧光胶中的荧光粉上,并激发荧光粉发出荧光,从而提高了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进一步地,第一类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为凸曲面,出光面为凸曲面的发光二极管相对于出光面为平面的发光二极管来说,能够减少发光二极管中光线发生全反射的概率。一方面,凸曲面的设置增加了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另一方面,凸曲面的设置增加了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角度(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束在导光板上的垂直投影呈现的角度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角度),从而使背光模组能够照射到显示区的全部,解决了显示区暗影的问题。可选地,继续参考图3,第一类发光二极管401的出光面421为球冠。球冠指的是一个球面被平面所截后剩下的曲面。相对于抛物面等凸曲面来说,球冠在各个位置具有相同的球面曲率半径,因此发光芯片41发出的光经过球冠形状的出光面421后比较均匀,另外,可以将发光芯片41设置于球冠的球心位置处,此时,可以理解的是,发光芯片41发出的光线均垂直于球冠,也均能够透过球冠出射,不会存在发光芯片41发出的光线因在出光面421处发生全反射而无法出射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第一类发光二极管401的发光效率,以及增加第一类发光二极管401的发光角度。图4为图1中S1区域的放大示意图,结合图1、图3和图4所示,导光板10具有至少一个收容部11。一个第一类发光二极管401的荧光胶42的出光面421位于一个收容部11内。收容部11的形状可以与出光面421类似,导光板10的一个收容部11可以容纳一个第一类发光二极管401的至少部分荧光胶42,可选的,第一类发光二极管401的荧光胶42的突出部分全部位于导光板10的收容部11内,即第一类发光二极管401的出光面4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位于所述导光板一侧端面的发光灯条;所述发光灯条包括柔性电路板和多个发光二极管,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沿第一方向上顺次排列并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发光二极管,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发光二极管位于沿第一方向上顺次排列的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的端部;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发光芯片和荧光胶,所述荧光胶包括填充材料与荧光粉,所述荧光胶与所述发光芯片直接接触,且所述荧光胶远离所述发光芯片的一侧表面为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所述第一类发光二极管的所述出光面为凸曲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位于所述导光板一侧端面的发光灯条;所述发光灯条包括柔性电路板和多个发光二极管,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沿第一方向上顺次排列并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发光二极管,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发光二极管位于沿第一方向上顺次排列的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的端部;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发光芯片和荧光胶,所述荧光胶包括填充材料与荧光粉,所述荧光胶与所述发光芯片直接接触,且所述荧光胶远离所述发光芯片的一侧表面为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所述第一类发光二极管的所述出光面为凸曲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为球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还包括第二类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二类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为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角度位于130°~14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灯条中,所有的所述发光二极管为所述第一类发光二极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具有至少一个收容部,一个所述第一类发光二极管的所述荧光胶的出光面位于一个所述收容部内。7.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外围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第一非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君荣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