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领域,更准确地说涉及以元素周期表中Ⅳ-Ⅵ,Ⅷ族金属的难熔无机化合物为基础的多孔难熔材料制法,这种材料的制品及该制品制法。可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多孔难熔金属及其制品在机械,化学和冶金工业领域的应用范围很广。为制取多孔难熔金属,可采用两步烧结法。第一步,用元素周期表Ⅳ-Ⅵ族金属氧化物和选自硼、硅和碳的非金属的粉状混合物在炉中保护气氛下1200-2000℃烧结数小时或数十小时即可得难熔化合物,即相应金属的碳化物,硼化物或硅化物。第二步,将粉状成分,(即难熔化合物,金属)与增塑剂和发泡填料混合,压制该混合物,真空烧结以去除填料并随后在保护介质中在1500-2500℃下再最终烧结一段时间。用这类方法制取的以元素周期表Ⅳ-Ⅵ族金属碳化物和硼化物为基础的多孔难熔材料总孔隙率不超过50(体)%,开孔少(不到总隙率的60%),强度低(抗压强度低于6MPa)并且热稳定性差。这种材料在高温条件下严重熔结,从而使总孔隙率降低,使闭口孔比率增加并且失去最初的形状和尺寸。由于这些指标是衡量多孔材料质量的基本标准,所以显然它们并不符合实际应用 ...
【技术保护点】
多孔难熔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放热混合物压实和将压实的放热混合物局部引燃,放热混合物含有至少一种选自碳、硼、硅系列的非金属和至少一种金属,其比例应保证该混合物能自燃。该方法的特征在于,放热混合物中所含的金属是元素周期表IV-VI、VIII族金属,并且在燃烧工艺之前在300-700℃温度下将压实的放热混合物进行热真空处理,然后,将压实放热混合物的温度调至200-1050℃,而该混合物的燃烧工艺是在真空中或在惰性气体介质中在不大于1.5MPa的压力下进行的,生成的难熔材料的总孔隙率为25-70(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亚历山大格利高利维奇莫兹哈诺夫,伊娜皮特罗夫娜保罗芬斯卡娅,维塔利尼克拉维奇布罗山考,弗拉基米尔安德维奇保奇,
申请(专利权)人:苏联科学院结构宏观动力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U[苏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