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宝贵专利>正文

一种光缆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6609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光缆放线装置,包括一个支架,一个外筒,一个内筒以及一个盖板,支架上固定连接有一根转轴,内筒设置在外筒和盖板之间;光缆围绕内筒设置在由外筒、内筒以及盖板围绕的空间内部;外筒、内筒、盖板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转轴上;外筒包括一个底板以及垂直于所述底板向外延伸到侧板,侧板上设置有供所述光缆的第一端放线的开口槽;盖板上设置有供所述光缆的第二端放线的放线孔。本申请的光缆放线装置结构简单,易于一人独立操作,且由于本申请的光缆放线装置适用于双向放线,既可以从光缆的外圈放线,也可以从光缆的内圈放线,操作方便,减少了缠绕打结和光缆折断的几率,不易造成浪费。

A cable lay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optical cable lay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bracket, an outer cylinder, an inner cylinder and a cover plate. A rotating shaft is fixed on the bracket, the inner cylind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outer cylinder and the cover plate, and the optical cable is arranged around the inner cylinder around the outer cylinder, the inner cylinder and the cover plate; the outer cylinder, the inner cylinder, and the inner cylinder are arranged around the inner cylinder. The cover plate is rotatably arrang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through the bearing; the outer cylinder includes a floor and extends outwards vertically from the floor to the side plate. The side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slot for the first end of the cable, and a second end discharge hole for the cable is provided on the cover plate. The application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easy to operate by one person. And because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applicat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two-way discharge line, it can not only release line from the outer ring of the optical cable, but also can be placed from the inner ring of the optical cable. It is convenient to operate, and reduces the probability of winding knot and cable break. It is not easy to cause w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缆放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缆通信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光缆放线的便携式光缆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大范围普及,传统的网线已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网络的需求,光缆逐渐演变成通信传播领域的主角,在现代社会通信领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光缆铺设时,一般都是将光缆装入放线装置中进行放线操作。现有的光缆放线装置通常是由电缆放线装置转用过来的,一般具有一个支架,支架上具有缠绕光缆的滚轮。进行光缆铺设操作时,将放线装置的支架固定住,向外拉光缆的末端,缠绕在滚轮上的整卷光缆随着滚轮一起转动,光缆就会越拉越长,直到到达所需的长度就完成了放线操作。通常,光缆的长度根据铺设楼层的间距不同从50m到300米不等,施工人员在铺设光缆时,需要两个人配合操作。一人拉着光缆的末端,一人拿着放线装置转动滚轮放线。目前的光缆放线装置有三个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一是铺设的效率非常低,一人无法独立操作。二是由于光缆是钢丝和光纤的复合结构,光缆在铺设过程中经常容易缠绕打结,导致光纤经常折断,浪费光缆。现在的光缆都是扁平的结构,由于光纤的特殊要求,在放线的过程中光纤必须是平的,否则把光缆展开后就像弹簧一样,用力后光缆就会拧成麻花状,里面的光纤就会折断,几百米的光缆就报废了,浪费非常严重。三是光缆在工人安装前,光缆两端通常已经预装了不同型号的接头,到施工现场后,工人要根据施工现场需求接头的实际情况决定光缆从外圈开始放,还是从内圈开始放。但是现有光缆铺设装置,往往只能从一个方向放线,无法随机选择双向从光缆的外圈或者内圈进行放线,操作难度大,既浪费时间又容易折断光缆。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缆放线装置,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光缆放线装置,包括一个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连接有一根转轴,所述光缆放线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外筒,一个内筒以及一个盖板,所述内筒设置在所述外筒和所述盖板之间;光缆围绕所述内筒设置在由所述外筒、内筒以及盖板围绕的空间内部;所述外筒、内筒、盖板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外筒包括一个底板以及垂直于所述底板向外延伸到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供所述光缆的第一端放线的开口槽;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供所述光缆的第二端放线的放线孔。优选地,所述盖板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所述转轴的末端的旋钮。优选地,所述外筒的外侧设置有卡住所述光缆的第一端的外筒卡子。优选地,所述盖板的外侧设置有卡住所述光缆的第二端的盖板卡子。优选地,所述支架由金属棒材弯折形成,其具有一个底部框架以及沿所述底部框架向上延伸的由两股所述金属棒材并排形成的安装部,所述两股金属棒材的末端弯折形成一个把手。优选地,所述转轴插入在所述安装部的两股金属棒材之间的缝隙中,并通过一个固定螺母将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部上。优选地,所述转轴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固定端形成有一个大头部分,所述大头部分和所述固定螺母分别夹持在所述两股金属棒材之间的缝隙的两侧,将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部上。本申请的光缆放线装置结构简单,易于一人独立操作,且由于本申请的光缆放线装置适用于双向放线,既可以从光缆的外圈放线,也可以从光缆的内圈放线,操作方便,减少了缠绕打结和光缆折断的几率,不易造成浪费。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光缆放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的是图1所示光缆放线装置的打开状态示意图;图3显示的是图1所示光缆放线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基于现有光缆放线装置所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光缆放线装置,其中,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光缆放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的是图1所示光缆放线装置的打开状态示意图;图3显示的是图1所示光缆放线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参见图1-3,本申请的光缆放线装置包括一个支架1,支架1上固定连接有一根转轴2,另外,光缆放线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外筒3,一个内筒4以及一个盖板5,内筒4设置在外筒3和盖板5之间;光缆围绕内筒4设置在由外筒3、内筒4以及盖板5围绕的空间内部;外筒3、内筒4、盖板5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转轴2上;外筒3包括一个底板31以及垂直于底板31向外延伸到侧板32,侧板32上设置有供光缆的第一端放线的开口槽33(图中显示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开口槽33);盖板5上设置有供光缆的第二端放线的放线孔51(图中显示有一个放线孔51,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设置多个)。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光缆的第一端可以是缠绕在内筒4的外侧的光缆的外圈线头,对应的,光缆的第二端就可以是光缆的内圈线头,图1-3中显示的即为这种情况,后面的描述也是以这种情况为例进行的说明。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光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也可以是相互颠倒的,即第一端是内圈线头,第二端是外圈线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光缆装入时的状态进行调整,当内圈线头靠近外筒3一侧的时候,内圈线头就是第一端,而内圈线头靠近盖板5一侧的时候,内圈线头就是第二端,以此类推,这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的。另外,在图中所示具体实施例中,盖板5的外侧设置有连接转轴2的末端的旋钮21。外筒3的外侧设置有卡住光缆的第一端的外筒卡子34。盖板5的外侧设置有卡住光缆的第二端的盖板卡子52。图中显示的外筒卡子34和盖板卡子52分成两种形式,一种卡子可以是用于卡住光缆集线器的集线器卡子,一种卡子可以是用于卡住光缆接头的卡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光缆的规格不同在盖板5和外筒3的边缘预留的安装孔中灵活设置不同的卡子。进一步优选地,支架1由金属棒材弯折形成,其具有一个底部框架11以及沿底部框架11向上延伸的由两股金属棒材并排形成的安装部12,两股金属棒材的末端弯折形成一个把手13,把手13的外侧可以套上软质橡胶套,以提高操作的舒适性。图中所示的支架1由一整根金属棒材弯折形成,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型,棒材的两个末端最后并排形成把手13,可以通过缠绕铁丝或者焊接的方式将两个末端连接在一起,软质橡胶套可以将缠绕的铁丝线头和焊接部位包裹起来,避免伤手。转轴2插入在安装部12的两股金属棒材之间的缝隙中,并通过一个固定螺母22将转轴2固定连接在安装部12上。具体来说,转轴2与安装部12连接的固定端形成有一个大头部分23,大头部分23和固定螺母22分别夹持在两股金属棒材之间的缝隙的两侧,将转轴2固定连接在安装部12上。本申请的转轴2采用了插入缝隙中与安装部12的连接方式,无需特别的机加工形成钻孔,结构简单,易于拆装,可以大大节约成本。为了防止转轴2沿着两股金属棒材之间的缝隙上下晃动,也可以如图3中所示的那样,在两股金属棒材之间焊接两个阻挡横档14。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光缆放线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光缆装到本申请的光缆放线装置中:将旋钮21拧下,将盖板5取下来,将光缆放线装置的外筒3敞口向上平放在平面上。将光缆的绑带去除,将光缆的外圈线头(例如前述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光缆放线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缆放线装置,包括一个支架(1),所述支架(1)上固定连接有一根转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放线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外筒(3),一个内筒(4)以及一个盖板(5),所述内筒(4)设置在所述外筒(3)和所述盖板(5)之间;光缆围绕所述内筒(4)设置在由所述外筒(3)、内筒(4)以及盖板(5)围绕的空间内部;所述外筒(3)、内筒(4)、盖板(5)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转轴(2)上;所述外筒(3)包括一个底板(31)以及垂直于所述底板(31)向外延伸到侧板(32),所述侧板(32)上设置有供所述光缆的第一端放线的开口槽(33);所述盖板(5)上设置有供所述光缆的第二端放线的放线孔(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缆放线装置,包括一个支架(1),所述支架(1)上固定连接有一根转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放线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外筒(3),一个内筒(4)以及一个盖板(5),所述内筒(4)设置在所述外筒(3)和所述盖板(5)之间;光缆围绕所述内筒(4)设置在由所述外筒(3)、内筒(4)以及盖板(5)围绕的空间内部;所述外筒(3)、内筒(4)、盖板(5)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转轴(2)上;所述外筒(3)包括一个底板(31)以及垂直于所述底板(31)向外延伸到侧板(32),所述侧板(32)上设置有供所述光缆的第一端放线的开口槽(33);所述盖板(5)上设置有供所述光缆的第二端放线的放线孔(5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5)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所述转轴(2)的末端的旋钮(2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3)的外侧设置有卡住所述光缆的第一端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贵张宝军汤勇赵立金唐守国
申请(专利权)人:李宝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