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高温多湿环境的耐海水腐蚀钢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6252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适于高温多湿环境的耐海水腐蚀钢及其制造方法,该钢重量组成为C<0. 1%,Si<0. 5%,Mn<1. 50%,Al0. 005-0. 050%,Cr0. 5-3. 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经通常的铸造和热轧后以3-20℃/sec的速度加速冷却,在400-600℃时停止该加速冷却,然后空冷。这种钢可用于制造压载箱和海水管道等处于曝露的严峻环境下的船舶。(*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高温多湿环境下,例如在压载箱和海水管道等处于曝露的严峻环境下适用的船舶用钢材及其制造方法。按照国际海事机构(IMO)的规定,凡1993年7月以后新造的油船,有义务采用如图4所示的全部双层多壳构造。油船20的双层外壳区域作为压载箱21使用,形成保护油箱22的构造,其目的是在发生事故等的场合,防止油箱22内的油流出船外扩大海洋污染。通过将船舶做成双层外壳构造后,由于压载箱21曝露在海水中的表面积与过去的单层外壳构造相比大幅度增大(2-3倍),所以在涂漆和防腐蚀方面可能产生下述问题。首先是关于涂漆,由于有必要将焦油环氧树脂涂料在压载箱21上涂1~2遍,而因涂漆场所在狭小的空间中操作,既增加了操作者的负担又有安全方面的问题。此外,由于涂漆面积大幅度地扩大,进行涂漆必须花费极多的时间。关于防蚀问题,过去同时使用焦油环氧树脂涂料和电化学防蚀,在压载箱21内海水流出流进,处于严峻的腐蚀环境中。在压载箱21内有海水的场合,通过电化学防蚀的效果,几乎不受腐蚀,但在不受海水浸渍的压载箱21的最上部和上甲板23的里面,由于高温并且所谓的飞沫带形成严峻的腐蚀环境。另一方面,在压载箱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于高温多湿环境的耐海水腐蚀钢,其特征是,该钢的组成为:C<0. 1%(重量),Si<0. 5%(重量),Mn<1. 50%(重量),Al 0. 005~0. 050%(重量),Cr 0. 5~3. 50%(重量),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盐谷和彦今津司木村光男齐藤良行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