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插头和插座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229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插头和插座组件,其包括:插座(1),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电接触件(120、121)和被布置为通过磁性吸引而移动以使所述两个第一电接触件向插座(1)外移动的第一磁性部件(13);插头(2),其包括旨在当第一电接触件位于插座(1)外时电连接到所述两个第一电接触件(120、121)的两个第二电接触件(220、221)和用于通过磁性吸引使得第一磁性部件(13)移动以向着插座外驱动第一电接触件(120、121)的第二磁性部件(23);第一磁性部件(13)或第二磁性部件(23)包括至少一个永磁体(15、16、25、26)以在使插头(2)接近插座(1)时形成磁路。

Electrical plugs and socket assemblie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lectrical plug and socket component, which comprises a socket (1) comprising at least two first electric contacts (120, 121) and a first magnetic component (13) moved to move the two first electric contacts to the socket (1) by magnetic attraction, and a plug (2), which includes a first electrical contact. Two second electrical contacts (220, 221) connected to the two first electrical contacts (120, 121) at the outlet (1), and a second magnetic part (23) for driving the first electrical contact (120, 121) by magnetic attraction to drive the first electrical contact (120, 121) outside the socket; the first magnetic component (13) or the magnetic component. 3) include at least one permanent magnet (15, 16, 25, 26) to form a magnetic circuit when the plug (2) is close to the socket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插头和插座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件。该电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座和旨在装配到插座上的电插头。插头和插座的关联通过磁效应实现。
技术介绍
专利申请WO2012032230A1描述了一种包括插座和旨在装配到插座上的电插头的电连接器组件。插头包括旨在与插座的两个电接触件电连接的两个电轨。两个电接触件具有在插座内的回缩位置与插座外的位置之间移动,以防止在不使用待连接设备时对接触件的任何接近的特点。当插头接近插座时,包括集成在插头中的永磁体和容置于插座中并与电接触件一体的可移动磁性元件的磁性控制装置允许电接触件从插座中伸出。磁性元件和永磁体两者都是环形的,并面向彼此以使得在其之间生成圆形气隙。在该解决方案中,由永磁体产生的磁场线集中在气隙中,但回绕到空气中以遇到永磁体的相反面,使得磁性解决方案相对不是很有效。专利申请EP2667459A1也描述了一种包括插座和旨在装配到插座上的电插头的电连接器组件。该文献描述了一种经改进的用于使电接触件伸出的磁性架构。该架构基于在插头与插座之间产生磁路,并且包括由容置于插头中的第一部分和容置于插座中的第二部分形成的磁轭。当插头远离插座时,存在于插头中的由永磁体产生的磁场线倾向于回绕到插头的磁路中。由此,当插头接近插座时,磁效应将减弱,用于使电接触件伸出的磁体量将必须更大。而且,除了关于磁性有效性之外,该架构还包括两个其它缺陷:-存在三个不同的气隙,使得该架构更加复杂并且使其产生更多量的磁泄露;-外部磁轭的存在导致体积的显著增大。专利申请FR3012263A1描述了电连接器组件的另一架构,其具有与申请EP2667459A1的解决方案的缺陷类似的缺陷。特别地,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限定了两个单独的气隙,可能导致更多量的磁泄露。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简单、可靠、体积不非常大并且包括插座和电插头的电连接器组件,其中,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减少了用于使电接触件伸出的磁体量。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使得尤其能够更好地限定本专利技术的组件的两个部件之间的磁场。
技术实现思路
该目的是通过一种电连接器组件来实现的,该电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座,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接触件,和与两个第一电接触件整体式运动的第一磁性部件,所述第一磁性部件被布置为通过磁效应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第一电接触件回缩到插座内部,在第二位置,第一电接触件位于插座外部,-插头,其旨在装配到插座上,并且包括旨在当第一电接触件位于插座外部时电连接到第一电接触件的至少一个第二电接触件、和第二磁性部件,该第二磁性部件被布置为当插头被装配到插座上时与第一磁性部件相对,以通过磁效应使第一磁性部件朝向其第二位置移位,从插座向外驱动第一电接触件,-第一磁性部件或第二磁性部件包括至少一个永磁体,以便在插头接近插座时形成磁路,-第一磁性部件包括第一气隙表面和第二气隙表面和第一铁磁性部分,该第一铁磁性部分一方面固定在与第一磁性部件的第一气隙表面相对的表面上,另一方面固定在与第一磁性部件的第二气隙表面相对的表面上,-第二磁性部件包括当插头接近插座时旨在与第一磁性部件的第一气隙表面相对以形成第一气隙的第一气隙表面、旨在与第一磁性部件的第二气隙表面相对以形成第二气隙的第二气隙表面、和第二铁磁性部分,该第二铁磁性部分一方面固定在与第二磁性部件的第一气隙表面相对的表面上,另一方面固定在与第二磁性部件的第二气隙表面相对的表面上,-所述磁路形成在第一磁性部件与第二磁性部件之间以生成穿过第一气隙和穿过第二气隙的磁通量。根据一个特点,第一铁磁性部分具有平行于接合平面布置的回路形的架构,第二铁磁性部分具有与第一铁磁性部分的架构相同的架构。根据另一特点,第一铁磁性部分是环形的并且平行于接合平面布置,第二铁磁性部分是环形的并且平行于接合平面布置。在第一构造中,永磁体例如固定在第二铁磁性部分的第一环形部上,形成第二磁性部件的第一气隙表面。根据与该第一构造相关的第一架构,所述组件包括:-由铁磁性材料制成的元件,其与永磁体对称地固定在第二环形部上以形成第二磁性部件的第二气隙表面,-由铁磁性材料制成的两个元件,其对称地固定在第一铁磁性部分的两个环形部上,形成第一磁性部件的第一气隙表面和第二气隙表面。根据与该第一构造相关的第二架构,所述组件包括:-永磁体,其固定在第二铁磁性部分的第二环形部上,形成第二磁性部件的第二气隙表面,-由铁磁性材料制成的两个元件,其对称地固定在第一铁磁性部分的两个环形部上,形成第一磁性部件的第一气隙表面和第二气隙表面。根据与该第一构造相关的第三架构,所述组件包括:-永磁体,其固定在第二铁磁性部分的第二环形部上,形成第二磁性部件的第二气隙表面,-两个永磁体,其对称地固定在第一铁磁性部分的两个环形部上,形成第一磁性部件的第一气隙表面和第二气隙表面。根据与该第一构造相关的第四架构,所述组件包括:-由铁磁性材料制成的元件,其与永磁体对称地固定在第二环形部上以形成第二磁性部件的第二气隙表面,-永磁体,其固定在第一铁磁性部分的第一环形部上,形成第一磁性部件的第一气隙表面,-由铁磁性材料制成的元件,其与永磁体对称地固定在第一铁磁性部分的第二环形部上以形成第一磁性部件的第二气隙表面。根据第二构造,永磁体例如固定在第一铁磁性部分的第一环形部上,形成第一磁性部件的第一气隙表面。根据与该第二构造相关的第一架构,所述组件包括:-由铁磁性材料制成的元件,其与永磁体对称地固定在第一铁磁性部分的第二环形部上以形成第一磁性部件的第二气隙表面,-由铁磁性材料制成的两个元件,其对称地固定在第二铁磁性部分的两个环形部上,形成第二磁性部件的第一气隙表面和第二气隙表面。根据与该第二构造相关的第二架构,所述组件包括:-永磁体,其固定在第一铁磁性部分的第二环形部上,形成第一磁性部件的第二气隙表面,-由铁磁性材料制成的两个元件,其对称地固定在第二铁磁性部分的两个环形部上,形成第二磁性部件的第一气隙表面和第二气隙表面。根据与该第二构造相关的第三架构,所述组件包括:-永磁体,其固定在第一铁磁性部分的第二环形部上,形成第一磁性部件的第二气隙表面,-两个永磁体,其对称地固定在第二铁磁性部分的两个环形部上,形成第二磁性部件的第一气隙表面和第二气隙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点,插头包括外壳,并且第二磁性部件被布置为在该外壳内自由地转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点,第一磁性部件和第二磁性部件被布置为使得磁路生成围绕第一电接触件和第二电接触件的磁通量。附图说明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以下参照附图给出的详细描述中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图1A和1B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第一架构,其分别包括不耦接和耦接的插座和插头;-图2A和2B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第二架构,其分别包括不耦接和耦接的插座和插头;-图3A和3B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第三架构,其分别包括不耦接和耦接的插座和插头;-图4A和4B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第四架构,其分别包括不耦接和耦接的插座和插头;-图5示出所用的磁性部件的一个变型实施例。在图1A至4B中,应当理解的是磁性部件13、23是由置于插座与插头之间的观察者所观察的。在附图中,字母N指代磁体的北极,字母S指代磁体的南极。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座1和旨在装配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插头和插座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座(1),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接触件(120、121)和与所述第一电接触件整体式运动的第一磁性部件(13),所述第一磁性部件(13)被布置为通过磁效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电接触件(120、121)回缩到所述插座(1)内部,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电接触件(120、121)位于所述插座(1)外部,‑插头(2),其旨在装配到所述插座上,并且包括旨在当所述第一电接触件(120、121)位于所述插座(1)外部时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接触件(120、121)的至少一个第二电接触件(220、221)、和第二磁性部件(23),所述第二磁性部件被布置为当所述插头被装配到所述插座上时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13)相对,以通过磁效应使所述第一磁性部件(13)朝向其第二位置移位,从所述插座向外驱动所述第一电接触件(120、12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13)或第二磁性部件(23)包括至少一个永磁体(15、16、25、26),以便在所述插头(2)接近所述插座(1)时形成磁路,‑所述第一磁性部件(13)包括第一气隙表面(S1)和第二气隙表面(S10)和第一铁磁性部分,所述第一铁磁性部分一方面固定在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的第一气隙表面相对的表面上,另一方面固定在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的第二气隙表面相对的表面上,‑所述第二磁性部件(23)包括当所述插头(2)接近所述插座(1)时旨在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13)的第一气隙表面(S1)相对以形成第一气隙的第一气隙表面(S2)、旨在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13)的第二气隙表面(S10)相对以形成第二气隙的第二气隙表面(S20)和第二铁磁性部分,所述第二铁磁性部分一方面固定在与所述第二磁性部件的第一气隙表面相对的表面上,另一方面固定在与所述第二磁性部件的第二气隙表面相对的表面上,‑所述磁路形成在所述第一磁性部件和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之间以生成穿过所述第一气隙和穿过所述第二气隙的磁通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7.01 FR 1556200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座(1),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接触件(120、121)和与所述第一电接触件整体式运动的第一磁性部件(13),所述第一磁性部件(13)被布置为通过磁效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电接触件(120、121)回缩到所述插座(1)内部,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电接触件(120、121)位于所述插座(1)外部,-插头(2),其旨在装配到所述插座上,并且包括旨在当所述第一电接触件(120、121)位于所述插座(1)外部时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接触件(120、121)的至少一个第二电接触件(220、221)、和第二磁性部件(23),所述第二磁性部件被布置为当所述插头被装配到所述插座上时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13)相对,以通过磁效应使所述第一磁性部件(13)朝向其第二位置移位,从所述插座向外驱动所述第一电接触件(120、12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13)或第二磁性部件(23)包括至少一个永磁体(15、16、25、26),以便在所述插头(2)接近所述插座(1)时形成磁路,-所述第一磁性部件(13)包括第一气隙表面(S1)和第二气隙表面(S10)和第一铁磁性部分,所述第一铁磁性部分一方面固定在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的第一气隙表面相对的表面上,另一方面固定在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的第二气隙表面相对的表面上,-所述第二磁性部件(23)包括当所述插头(2)接近所述插座(1)时旨在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13)的第一气隙表面(S1)相对以形成第一气隙的第一气隙表面(S2)、旨在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13)的第二气隙表面(S10)相对以形成第二气隙的第二气隙表面(S20)和第二铁磁性部分,所述第二铁磁性部分一方面固定在与所述第二磁性部件的第一气隙表面相对的表面上,另一方面固定在与所述第二磁性部件的第二气隙表面相对的表面上,-所述磁路形成在所述第一磁性部件和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之间以生成穿过所述第一气隙和穿过所述第二气隙的磁通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铁磁性部分(130)具有平行于接合平面布置的回路形的架构,所述第二铁磁性部分(230)具有与所述第一铁磁性部分的架构相同的架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铁磁性部分(130)是环形的并且平行于所述接合平面布置,所述第二铁磁性部分(230)是环形的并且平行于所述接合平面布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25)固定在所述第二铁磁性部分(230)的第一环形部上,形成所述第二磁性部件(23)的第一气隙表面(S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包括:-由铁磁性材料制成的元件,其与所述永磁体(25)对称地固定在第二环形部上以形成所述第二磁性部件(23)的第二气隙表面,-由铁磁性材料制成的两个元件,其对称地固定在所述第一铁磁性部分的两个环形部上,形成所述第一磁性部件(13)的第一气隙表面和第二气隙表面。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让保尔·永尼特
申请(专利权)人:古尔普拉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