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28816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0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系统,该电连接系统包括:‑包括第一壳体(100)的第一部件(1),该第一壳体包括第一电连接单元;‑包括第二壳体(200)的第二部件(2),该第二壳体包括第二电连接单元;‑布置在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中的用于通过磁性效应朝向第一壳体吸引第二壳体以使得第一电连接单元与第二电连接单元电连接的第一磁性装置;‑第一部件(1)包括布置为当第二部件(2)靠近第一部件(1)时朝向所述第一壳体(100)引导所述第二壳体(200)以确保通过磁性效应使得第二壳体的前表面抵着第一壳体(100)的前表面接合的引导表面(150)。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which comprises: (1) a first part (1) of a first shell (100),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electrical connection unit; (2) a second part (2) of a second shell (200), which comprises a seco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unit; (100) and (200) a second shell arranged in a first shell (100) and a second shell (200) for orientation to the first shell through magnetic effects. The first part (1) includes a guide table arranged to guide the second case (200) towards the first case (100) when the second part (2) is close to the first part (1) to ensure that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second case is connected to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first case (100) by magnetic effect. Noodles (1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连接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磁性装置来实现两个部件之间的电连接的电连接系统。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电设备、尤其是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设施。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是,分为两个部件的电连接系统,该电连接系统使用磁性效应来将第一部件吸引到第二部件,并且当这两个部件耦合时实现电连接。特别地,在专利申请WO2014/202849A1、WO2012/032230A1、EP2595252A1或EP1667459A1中描述了这种系统。专利EP2461429B1也是这样的情况,其描述了一种电连接系统,其中,通过磁性效应将插头吸引到壳体以实现电连接。此外,为了给电设备、尤其是电动车辆充电,已经提出了许多借助于感应进行充电的解决方案。在这些解决方案中,连接到供电电路的初级线圈和连接到电动车辆的电池的次级线圈彼此相对地布置,以在次级线圈中生成感应充电电流。这些感应式解决方案尤其有利,这是因为它们避免了任何人工干预。然而,它们却具有使其难以大规模部署的诸多缺陷。这些缺陷如下:-需要将次级线圈相对于初级线圈完美地定位以使效率最大化;-需要特别笨重且成本高昂的基础设施;-对两个线圈之间的定位的调节需要利用特殊装置,这进一步增加了基础设施的重量及其成本。从上述信息可以理解的是,感应式解决方案会遇到诸多的障碍。因此期望提出一种具有感应式解决方案的某些优点、尤其是没有人工干预,但不具有其所有以上列出的缺陷的电连接解决方案。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保持感应式解决方案的优点并同时限制其缺陷的确保电连接的电连接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出一种能够在用于对电动车辆进行充电的设施中利用的电连接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该目的是通过一种电连接设备来实现的,该电连接设备包括:-外罩;-第一连接器,其集成在所述外罩中并具有在所述罩上的前表面,设计为连接到供电电路的第一电连接单元,用于通过磁性效应吸引第二连接器以通过磁性效应使得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前表面贴抵第一连接器的前表面并使得第一电连接单元与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电连接器电连接的第一磁性装置;-机械引导装置和/或第二磁性引导装置,所述机械引导装置和/或第二磁性引导装置集成在该设备的所述外罩中并围绕第一连接器的前表面布置,以便专门确保将第二连接器朝向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引导,以确保通过磁性效应的使其接合。根据一个特点,所述机械引导装置包括引导表面,所述引导表面使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前表面以连续的方式朝向外部延伸。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所述引导表面具有凹状,以形成接收部,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器集成在所述接收部的底部。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所述第二磁性装置包括容置于所述设备的外罩中的至少一个永磁体和/或至少一个电磁线圈。根据一个具体实施,第二磁性引导装置包括相对于第一连接器同心地布置的多个环形线圈和用于控制这些线圈的控制装置。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执行控制所述线圈的控制序列,其包括相继地(例如从外侧线圈朝向内侧线圈地)激活所述同心线圈的步骤。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所述机械引导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能够被致动移动的臂部,所述臂部容置于外罩中并支撑所述磁性装置。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所述第二磁性装置包括至少部分地构成所述外罩的磁性塑料。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电连接系统,该电连接系统包括:-第一部件,其包括设计为连接到供电电路的第一电连接器;-第二部件,其包括设计为连接到待供电的电设备的第二电连接器;-第一磁性装置,其用于通过磁性效应将所述第二连接器(20)朝向第一连接器吸引以使得第一电连接器电连接到第二电连接器;-第一部件包括根据所述实施例之一的如上所述的电连接设备。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给电动车辆的电池充电的充电设施,该充电设施包括如上所述的连接系统,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第二部件连接到供电电路,并且分别地,所述第二部件或所述第一部件连接到所述电动车辆的供电系统。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所述第一部件布置在地面上。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所述第一部件集成在地面中。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所述第二部件包括将其连接到电动车辆的供电系统的线缆和设计为卷绕所述线缆的卷绕器。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所述第二部件布置在支撑件上以相对于地面抬高。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用于在地面上移动的移动装置。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小轮和设计为驱动所述小轮的发动机。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与所述小轮协作的轨道。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所述第一部件包括容置于所述轨道中的电导体。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所述第一部件包括控制单元和连接到所述控制单元的检测单元。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所述第二部件包括设计为被第一部件的检测单元检测的标记器。附图说明在以下参照附图提供的详细描述中,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在附图中:-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系统的第一变体实施例;-图2A和2B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系统的另一变体实施例;-图3A至3C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设备的磁性装置的操作原理;-图4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系统的另一变体实施例;-图5至9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系统的多个变体实施例;-图10A至10C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操作原理;-图11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系统的一个变体布置方式;-图12A和12B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系统的一个变体布置方式;-图13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系统的另一变体实施例;-图14A至14C示出图13示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的、对于其在用于对电动车辆进行充电的设施中的应用的操作原理;-图15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的另一变体实施例;-图16示出图15示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的操作原理;-图17A和17B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系统中利用的、分别处于断开位置和连接位置的电连接组件的一个例子。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能够有利地替代感应式解决方案但不具有其所有缺陷的简单的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是有线连接解决方案,即,该系统包括第一连接单元与第二连接单元之间的物理电连接,其中,该第一连接单元位于第一连接器中并且该第二连接单元位于第二连接器中。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具有通过磁性效应来操作以确保两个连接器的接合并由此允许电连接的特点。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由称作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的两个部件组成,这两个部件中的一个设计为连接到供电电路3,供电电路3例如连接到供电网络,并且另一个部件设计为连接到待供电的电设备4,例如电动车辆的供电系统。可以设想用于针对电设备或供电电路的电连接的任何解决方案,例如线缆、导电杆、或其它等同解决方案等。所述系统的第一部件1由电连接设备形成。该电连接设备包括罩15、集成在所述罩15中的电连接器、以及集成在所述罩中并围绕所述电连接器的前表面布置的引导表面150。该电连接设备有利地是单体的。其罩15包括限定能集成任何对于其操作有用的解决方案的内部空间的外表面。罩15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合适形状的壳体构成。该罩例如呈圆柱形,其高度相对于其直径而言特别低,从而将其提供为具有非零厚度的盘或垫圈的形状。该系统的每个部件包括单独的电连接器10、20。每个连接器10、20具有用于机械和电连接的前表面11、21。这两个前表面设计为通过磁性效应彼此相靠支撑,以使得两个连接器10、20相互耦合并实现电连接。连接器的每个前表面限定和界定其与另一连接器的机械和电连接表面。非限制性地,第一连接器10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设备,包括:外罩(15);第一连接器(10),其集成在所述外罩中并具有在所述罩上的前表面(11),设计为连接到供电电路(3)的第一电连接单元,用于通过磁性效应吸引第二连接器(20)以通过磁性效应使得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前表面(21)贴抵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前表面(11)并使得所述第一电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电连接器电连接的第一磁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设备包括:机械引导装置和/或第二磁性引导装置,所述机械引导装置和/或第二磁性引导装置集成在该设备的所述外罩(15)中并围绕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前表面布置,以便专门确保将所述第二连接器朝向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引导,以确保通过磁性效应使其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6.13 FR 16554501.一种电连接设备,包括:外罩(15);第一连接器(10),其集成在所述外罩中并具有在所述罩上的前表面(11),设计为连接到供电电路(3)的第一电连接单元,用于通过磁性效应吸引第二连接器(20)以通过磁性效应使得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前表面(21)贴抵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前表面(11)并使得所述第一电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电连接器电连接的第一磁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设备包括:机械引导装置和/或第二磁性引导装置,所述机械引导装置和/或第二磁性引导装置集成在该设备的所述外罩(15)中并围绕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前表面布置,以便专门确保将所述第二连接器朝向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引导,以确保通过磁性效应使其接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引导装置包括引导表面(150),所述引导表面(150)使所述第一连接器(10)的前表面(11)以连续的方式朝向外部延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表面(150)具有凹状,以形成接收部,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器集成在所述接收部的底部。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装置包括容置于所述设备的外罩中的至少一个永磁体(5)和/或至少一个电磁线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引导装置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同心地布置的多个环形线圈(B1、B2、B3)和用于控制这些线圈的控制装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执行控制所述线圈的控制序列,其包括相继地激活所述同心线圈的步骤。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引导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能够被致动移动的臂部(18),所述臂部(18)容置于所述外罩中并支撑所述磁性装置。8.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装置包括至少部分地构成所述外罩的磁性塑料。9.一种电连接系统,包括:第一部件(1),其包括设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南·特鲁菲拉德阿芒迪娜·布雷维亚内·波龙布鲁诺·沙泽尔
申请(专利权)人:古尔普拉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