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蠕变铁-铬-铝合金及其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199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抗热循环氧化、蠕变及暴露于高温下的二次晶粒生长的可热加工的铁-铬-铝铁素体不锈钢合金,这些性能是由于添加了稀土和铌而产生的,该合金适用于抗氧化和蠕变的催化基体和系统。(*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热循环氧化并可热加工的、含稀土添加物、有改善的抗蠕变性能的铁-铬-铝合金。出于抗高温氧化和改善氧化物表面目的而提供的含稀土添加物的铁-铬-铝合金是已知的。一般,这类合金具有在要求抗氧化性能的高温环境下有用的性能,而且已推荐它们可用作基体材料,如用于汽车工业中的催化转换器的基体以及用作气体炉或油炉中的耐火元件和辐射加热元件的基体。作为催化基体,金属基体有很多优于现有的陶瓷基体的优点。比如,金属基体基本上比陶瓷更耐冲击和耐震动,并有更大的热传导性。此外,金属基体可更容易地被加工成薄的箔和细小的蜂窝状结构以提供更大的表面积和更轻的重量。1983年11月8日出版的美国专利4,414,023公开了一种抗氧化铁素体不锈钢合金,它含8~25%铬、3~8%铝、至少0.002到最多为0.05%的选自由铈、镧、钕和镨所组成的组份中的稀土添加物,而全部稀土的总量最多为0.06%。该合金也可用锆或用铌稳定化。铌的稳定化是基于一个准则,该准则提供在高温退火后,以最小的对抗热循环氧化性能的不利作用提供提高了温度的蠕变强度。1974年12月3日出版的美国专利3,852,063叙述了一种铁-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热循环氧化及蠕变的、可热加工的铁素体不锈钢合金,该合金基本上由,按重量百分比,10~25%铬、3~8%铝、最多为4%的硅、最多为1%的锰、最多0. 8%稀土、用以抗蠕变的有效量的最多为0. 8%的铌、平衡量的铁及常见的炼钢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姆斯M拉森
申请(专利权)人:艾利格汉尼勒德鲁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