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以铁、铬、镍为基体的变形耐热合金,属于每一种成份的重量都低于50%的合金领域。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耐高温变形合金主要是含镍量为30-50%(重量百分比,下同)的铁镍变形合金和含镍量超过50%的镍基变形合金,但其使用温度都不超过1100℃。例如,国际上常用的铁镍基合金Incoloy800系列合金,其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1000℃。AISI310合金使用温度不超过1038℃。Incone1600系列及国内的GH30等镍基变形合金,尽管其热加工性能尚可,但价格昂贵,使用温度也不超过1050℃,因其镍含量高,高温下还易受高温硫化腐蚀,更限制其使用。铸造的耐热合金,如HP40、HP40WNb及HK-40等,虽然可以耐更高的温度,但却不能加工成无缝管和板材。然而,随着能源、石化、冶金等基础工业和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能耐更高温度、抗腐蚀、高强度及易加工的变形耐热合金。如石油化工裂解装置、石脑油蒸气重整装置、冶金工业的热风炉、焦化炉、煤气化工业的沸腾床气化炉等高温装置,都需要最高能耐1200℃的抗氧化、耐腐蚀的合金无缝管用于加热、测量和控温设备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铬、镍、铁为主要合金元素的耐热变形合金,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合金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铬:25-28%,镍:25-29%,钼:0. 2-1. 5%,铌:0. 2-1. 5%,铝:0. 15-1. 0%,锰:0. 6-1. 5%,稀土元素:0. 1 -0. 3%,有害元素碳、硅、磷和硫分别小于0. 15%、0. 7%、0. 03%和0. 02%,其余为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元伟,马熙衡,徐之强,高爱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