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蔽补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183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屏蔽补强复合材料,包括自外至内依次复合的PET层、印刷层、固化胶层、金属箔层和热熔胶层,所述PET层为双向拉伸PET层,所述印刷层为聚氨酯油墨印刷层或聚酯油墨印刷层,所述固化胶层为紫外光固化胶层,所述金属箔层的表面粗糙度Ra为40‑60、厚度为7‑50μm,所述热熔胶层为改性聚烯烃层。该屏蔽补强复合材料可用于解决高频传输膜的接头补强,以及插口的信号屏蔽作用,降低信号的衰减;该屏蔽补强复合材料的复合强度高,具有较好的耐水、耐油、耐氧化性能,经久耐用。

A kind of shielding reinforcement composi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ielding reinforcement composite material, including a PET layer, a printing layer, a curing film, a metal foil layer and a hot-melt adhesive layer, the PET layer is a biaxial tensile PET layer, the printing layer is a polyurethane ink printing layer or a polyester ink printing layer, and the cured film is UV curing.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the metal foil layer is Ra 40 and 60, and the thickness is 7 50 50 m. The hot melt adhesive layer is a modified polyolefin layer. The composite material can be used to strengthen the joint reinforcement of the high frequency transmission film, and the signal shielding effect of the socket, and reduce the attenuation of the signal. The composite material has high composite strength, and has good water resistance, oil resistance and oxidation resistance, and is dur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屏蔽补强复合材料
本技术涉及一种补强复合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屏蔽补强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复合材料主要用于对PET类型材料作补强,对聚烯烃及改性聚烯烃表面的热封强度很差,且复合材料不具有信号屏蔽的作用。这种类型的补强材料应用于高频传输膜的接头补强是,难以达到信号屏蔽作用,易造成信号的衰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强度高、耐久性好的屏蔽补强复合材料。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屏蔽补强复合材料,包括自外至内依次复合的PET层、印刷层、固化胶层、金属箔层和热熔胶层,所述PET层为双向拉伸PET层,所述印刷层为聚氨酯油墨印刷层或聚酯油墨印刷层,所述固化胶层为紫外光固化胶层,所述金属箔层的表面粗糙度Ra为40-60;厚度为7-50μm,所述热熔胶层为改性聚烯烃层。进一步地,所述PET层的厚度为100-200μm。进一步地,所述热熔胶层由热熔胶挤出成型后与所述金属箔层热压复合而成。进一步地,所述热熔胶层的材料为聚乙烯、聚乙烯或其改性物、SBS或其氧化物、丁苯橡胶。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箔为铝箔、铜箔或镀锡铜箔其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PET层的厚度为150μm,所述金属箔层的厚度为20-30μm。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屏蔽补强复合材料可用于解决高频传输膜的接头补强,以及插口的信号屏蔽作用,降低信号的衰减;该屏蔽补强复合材料的复合强度高,具有较好的耐水、耐油、耐氧化性能,经久耐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1、PET层;2、印刷层;3、固化胶层;4、金属箔层;5、热熔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各层仅作为指示各层的叠合次序示意,并非对各层实际厚度的示意。本技术提供一种屏蔽补强复合材料,如图1所示,包括自外至内依次复合的PET层1、印刷层2、固化胶层3、金属箔层4和热熔胶层5,所述PET层为双向拉伸PET层,所述印刷层为聚氨酯油墨印刷层或聚酯油墨印刷层,所述固化胶层为紫外光固化胶层,所述金属箔层的厚度为7-50μm,所述金属箔层的表面粗糙度Ra为40-60;所述热熔胶层为改性聚烯烃层。该屏蔽补强复合材料可用于解决高频传输膜的接头补强,以及插口的信号屏蔽作用,降低信号的衰减:1)采用PET层作为表层可有效防水防油抗氧化,采用双向拉伸PET为材料,可有效地避免弯折以及热胀冷缩情况下的磨损或破损;2)印刷层作为该屏蔽补强复合材料的标识层,其印刷于PET层表面,与固化胶层复合,一方面能有效地避免外力摩擦造成钱印刷标识的模糊破损,另一方面能有效地避免PET层与金属箔层之间的复合不严;采用聚氨酯油墨印刷层或聚酯油墨印刷层材料,与PET层具有较好的粘附力;3)固化胶层的作用包括固化印刷层、粘合PET层与金属箔层的材料;4)金属箔层作为屏蔽层,其厚度范围一方面能保证该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耐折性,另一方面能保证该复合材料能形成牢固的屏蔽网;金属箔层作为屏蔽层,其一侧为因化胶层、另一侧为热熔胶层,均具有较好的疏水防氧化性,能有效地避免金属箔的氧化,从而能使该屏蔽补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耐久性;5)金属箔层采用表面粗糙处理,能有效地提高该疲敝补强复合材料的复合强度。该屏蔽补强复合材料的PET层的厚度的较优选值为100-200μm。该屏蔽补强的热熔胶层由热熔胶挤出成型后与所述金属箔层热压复合而成。热压复合材料能有效地提高与金属箔层的贴合度和贴合牢固性,减少氧、水的侵蚀。进一步地,该屏蔽补强的热熔胶层的材料为聚乙烯、聚乙烯或其改性物、SBS或其氧化物、丁苯橡胶。该屏蔽补强的所述金属箔为铝箔、铜箔或镀锡铜箔其中的一种。其具有较好的信号屏蔽作用,同时具有较好延展性和较小的密度。该屏蔽补强进一步地,各层的理想的厚度配合关系如下所示:所述PET层的厚度为150μm,所述金属箔层的厚度为20-30μm。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屏蔽补强复合材料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屏蔽补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外至内依次复合的PET层、印刷层、固化胶层、金属箔层和热熔胶层,所述PET层为双向拉伸PET层,所述印刷层为聚氨酯油墨印刷层或聚酯油墨印刷层,所述固化胶层为紫外光固化胶层,所述金属箔层的表面粗糙度Ra为40‑60;所述金属箔层的厚度为7‑50μm,所述热熔胶层为改性聚烯烃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屏蔽补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外至内依次复合的PET层、印刷层、固化胶层、金属箔层和热熔胶层,所述PET层为双向拉伸PET层,所述印刷层为聚氨酯油墨印刷层或聚酯油墨印刷层,所述固化胶层为紫外光固化胶层,所述金属箔层的表面粗糙度Ra为40-60;所述金属箔层的厚度为7-50μm,所述热熔胶层为改性聚烯烃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补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ET层的厚度为100-200μ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政贺才利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莱尔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