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本松专利>正文

自洁式过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95218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2:36
一种自洁式过滤系统,包括滤芯、电磁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进水管道、主流管道、入水管道、出水管道、排水管道及净水管道;进水管道连接于电磁阀,电磁阀与第一单向阀之间通过主流管道连接;滤芯底端设有自来水入口及净水出口,入水管道分别连接于主流管道与自来水入口;净水出口通过出水管道连接于第二单向阀,净水管道连接于出水管道;排水管道上设有两入口端及一出口端,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分别连接于两入口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滤芯内的余水可经单向阀由排水管道自动排出,滤芯底部拦截的杂质随余水一起排出,从而可起到自洁作用。且滤芯内部不会残留余水,从而可保持滤芯内干燥,避免了滤芯二次污染,延长了过滤材料的使用寿命。

Self cleaning filter system

A self cleaning filter system, including filter core, solenoid valve, first check valve, second one-way valve, inlet pipe, mainstream pipe, water inlet pipe, water outlet pipe, drainage pipe and water purification pipe; water inlet pipe is connected to a solenoid valve, the solenoid valve and the first one-way valve are connected through a mainstream pipe; the bottom end of the filter core is equipped with a self-contained pipe. The water inlet and water purification exit are connected to the mainstream pipe and tap water entrance, respectively. The water purification outlet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one-way valve through the water outlet pipe, and the water purification pipe is connected to the outlet pipe; the drainage pipe is equipped with two entrance and one outlet. The first one-way valve and the two one-way valve are connected to the two inlet end respectively. . The residual water in the filter core in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automatically discharged by a one-way valve by a drainage pipe, and the impurity intercep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lter core is discharged with the residual water, thus it can play the role of self cleaning. Moreover, no residual water is left inside the filter element, thereby keeping the filter core dry, avoiding the two pollution of the filter element and prolong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filter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洁式过滤系统
本技术涉及净水
,尤其涉及一种自洁式过滤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产出量越来越多。在这些产出的污水中,大多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水体、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峻。为保障饮用水安全,净水器应用而生,使用时,净水器的进水口直接与厨房中的水龙头相连,对水龙头中流出的自来水进行过滤,获得杂质含量较低的纯净水,以供用户饮用。现有的净水器通常都包括有滤芯,滤芯上设有自来水入口及净水出口,传统滤芯上的自来水入口及净化水出口分别设置滤芯的两侧面上,当滤芯不使用时,滤芯内会残留余水;且传统的滤芯没有专门的排污通道,滤芯拦截的杂质在滤芯内堆积,极易导致滤芯被二次污染。此外,传统滤芯过滤后的杂质需人工拆机清洗,操作极其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洁式过滤系统,以解决目前净水器内余水残留以及滤芯内的杂质无法自动排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为:一种自洁式过滤系统,包括滤芯、电磁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进水管道、主流管道、入水管道、出水管道、排水管道及净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一端连接于外部水源上,另一端连接于电磁阀上,所述电磁阀与第一单向阀之间通过主流管道连接;所述滤芯底端设有自来水入口及净水出口,所述入水管道两端分别连接于主流管道与自来水入口;所述净水出口通过出水管道连接于第二单向阀,所述净水管道连接于出水管道上;所述排水管道上设有两入口端及一出口端,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分别连接于排水管道的两入口端上;所述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均包括一阀体及装设于阀体内的钢珠,阀体上设有一连通排水管道的单向阀出水口,所述钢珠密封或打开所述单向阀出水口;所述电磁阀得电后,自来水经过电磁阀流向滤芯的自来水入口,自来水经过滤后由净水出口排出,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分别受自来水及净化水压力推动钢珠,将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的出水口密封,滤芯正常净化水质;电磁阀断电后,电磁阀关闭,自来水及净化水对所述钢珠的压力消失,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同时打开,滤芯内的余水及滤芯拦截的杂质经过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自排水管道的出口端排出。进一步地,还包括底座,所述滤芯及电磁阀均装设于底座上,所述主流管道、入水管道、出水管道、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均设置于底座内,所述进水管道、排水管道及净水管道均设置于底座外。进一步地,还包括电解水机,所述电解水机连接于所述净水管道上;电解水机将净水管道内的净化水分别电解成酸性水及碱性饮用水,其中酸性水由所述排水管排出。进一步地,所述滤芯包括滤芯筒及装设于滤芯筒内的若干过滤层,相邻过滤层之间填充有载银活性炭及亚硫酸钙。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层的数量为六层,该六过滤层分别为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第三过滤层、第四过滤层、第五过滤层及第六过滤层。进一步地,若干所述过滤层的材质均为过滤棉,其中,第一过滤层及第六过滤层的过滤棉分别通过超声波焊接于滤筒的底端及顶端;第二过滤层、第三过滤层、第四过滤层、第五过滤层的材质均设置于滤筒内。进一步地,所述钢珠的材质为不锈钢。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有滤芯的底端同时设置自来水入口及净水出口,使得滤芯内余水可完全排出;通过设置水压自动控制的单向阀及设置于单向阀内的钢珠,使得滤芯内的余水可自动排出,从而可保持滤芯内干燥,避免滤芯二次污染。此外,滤芯底部拦截的杂质也可随余水一起排出,从而可起到自洁作用,无需人工额外拆机清洗。本技术的实用性极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自洁式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自洁式过滤系统的背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滤芯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自洁式过滤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自洁式过滤系统,所述自洁式过滤系统包括底座10、滤芯20、电磁阀30、第一单向阀40、第二单向阀50、进水管道60、主流管道70、入水管道80、出水管道90、排水管道100及净水管道110。所述滤芯20及电磁阀30均装设于底座10上,所述主流管道70、入水管道80、出水管道90、第一单向阀40及第二单向阀50均设置于所述底座10内,所述进水管道60、排水管道100及净水管道110均设置于底座外。所述进水管道60一端连接于外部水源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磁阀30上,所述电磁阀30与第一单向阀40之间通过主流管道70连接。所述滤芯20底端设有自来水入口22及净水出口21,所述入水管道80两端分别连接于主流管道70与自来水入口22上并与第一单向阀40相连通。所述净水出口21通过出水管道90连接于所述第二单向阀50上,所述净水管道110连接于所述出水管道90上。所述排水管道100上设有两入口端及一出口端,所述第一单向阀40及第二单向阀50分别连接于排水管道100的两入口端上。所述第一单向阀40及第二单向阀50均包括一阀体(图未标)及装设于阀体内的钢珠41(51),所述排水管道100一侧的阀体上设有一单向阀出水口,所述钢珠用于密封或打开所述单向阀出水口。所述滤芯20包括一滤芯筒23及装设于滤芯筒23内的若干过滤层,所述滤芯筒23的底部设有一滤底支架24,滤芯筒23的顶部设有一滤顶支架25。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层的数量为六层,该六过滤层分别为第一过滤层201、第二过滤层202、第三过滤层203、第四过滤层204、第五过滤层205及第六过滤层206。所述过滤层的材质均为过滤棉,其中所述第一过滤层201通过超声波焊接于所述滤底支架24内侧,所述第六过滤层206通过超声波焊接于滤顶支架25的内侧,所述第二过滤层202、第三过滤层203、第四过滤层204、第五过滤层205均装设于滤芯筒23内,相邻过滤层之间填充有载银活性炭及亚硫酸钙。可以理解地,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层数量及材质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此外,所述自洁式过滤系统还包括一电解水机(图未示),所述电解水机上设有一电解槽,所述电解槽连接于所述净水管道110上。电解水机对净水管道110内的净化水进行电解,可得到PH值为2~3的酸性水及PH为8.5~9.5的碱性饮用水,其中,酸性水具有杀菌功能,可用于清洁餐具等。所述排水管道100上还设有一酸性水入口101,所述电解槽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酸性水入口101上,酸性水自酸性水入口101进入排水管道100内,再自排水管道100排出。本技术的自洁式过滤系统的工作原理具体如下:当所述电磁阀30得电后,第一单向阀40及第二单向阀50均关闭,滤芯正常净化水质。具体地,所述电磁阀30得电后,自来水自所述进水管道60经电磁阀30流入至所述主流管道70内,所述第一单向阀40受自来水压力推动钢珠41,钢珠41将第一单向阀40的出水口密封,自来水自主流管道70流向滤芯20的自来水入口22。自来水经滤芯20过滤后由所述净水出口21排出,所述出第二单向阀50受净化水压力推动钢珠51,钢珠51将第二单向阀50的出水口密封,净化水自所述净水管道110流出。当电磁阀30断电后,电磁阀30关闭,自来水及净化水对电磁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洁式过滤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洁式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滤芯、电磁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进水管道、主流管道、入水管道、出水管道、排水管道及净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一端连接于外部水源上,另一端连接于电磁阀上,所述电磁阀与第一单向阀之间通过主流管道连接;所述滤芯底端设有自来水入口及净水出口,所述入水管道两端分别连接于主流管道与自来水入口;所述净水出口通过出水管道连接于第二单向阀,所述净水管道连接于出水管道上;所述排水管道上设有两入口端及一出口端,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分别连接于排水管道的两入口端上;所述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均包括一阀体及装设于阀体内的钢珠,阀体上设有一连通排水管道的单向阀出水口,所述钢珠密封或打开所述单向阀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洁式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滤芯、电磁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进水管道、主流管道、入水管道、出水管道、排水管道及净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一端连接于外部水源上,另一端连接于电磁阀上,所述电磁阀与第一单向阀之间通过主流管道连接;所述滤芯底端设有自来水入口及净水出口,所述入水管道两端分别连接于主流管道与自来水入口;所述净水出口通过出水管道连接于第二单向阀,所述净水管道连接于出水管道上;所述排水管道上设有两入口端及一出口端,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分别连接于排水管道的两入口端上;所述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均包括一阀体及装设于阀体内的钢珠,阀体上设有一连通排水管道的单向阀出水口,所述钢珠密封或打开所述单向阀出水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洁式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滤芯及电磁阀均装设于底座上,所述主流管道、入水管道、出水管道、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均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本松
申请(专利权)人:张本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