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4904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脱扣装置,包括外壳和分别安装于外壳上的线圈组件、顶杆组件与跳扣组件;线圈组件可向跳扣组件施加推力,使跳扣组件与顶杆组件断开;跳扣组件包括轴座、安装于轴座上的第二轴、分别套装于第二轴上的跳扣和钮簧,跳扣与钮簧联动连接,跳扣可在钮簧的拉力作用下绕第二轴转动;顶杆组件包括顶杆和与顶杆连接的第一压簧,顶杆可在第一压簧的拉力下相对于跳扣组件转动;顶杆上设有第一限位槽,跳扣上设有与第一限位槽配合的第一折边,第一折边可在跳扣钮簧的拉力作用下向与第一限位槽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脱离第一限位槽,实现脱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机械结构可靠,传动性能好,脱扣动作灵敏,结构紧凑,稳定性好。

A tripp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ripping device including a shell and a coil assembly, a top rod component and a jump component installed on the shell. The coil component can apply thrust to the jump component to break the buckle component and the top rod component, and the buckle assembly includes a shaft seat, a second axis mounted on a shaft seat, and a second shaft respectively. The jump buckle and the button spring are connected, the jump buckle and the button spring are linked together. The jump buckle can rotate around the second axis under the pull of the button spring; the top rod component includes the top rod and the first pressure spring connected to the top rod. The top rod can be rotated relative to the buckle component under the pull force of the first pressure spring; the top ba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limit slot and the jump buckle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limit. The first frilled edge of the slot can be moved to the opposite direction of the first limit slot under the pulling force of the buckle button spring, thus leaving the first limit slot to realize the releas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liable mechanical structure, good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sensitive tripping motion, compact structure and good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扣装置
本技术开关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脱扣装置。
技术介绍
低压断路器一般包括脱扣器、触头系统、灭弧装置和传动机构。电磁脱扣器是最常用的脱扣器之一,电磁脱扣器与被保护电路串联,线路中通过正常电流时,电磁铁产生的电磁力小于反作用力弹簧的拉力,衔铁不能被电磁铁吸动,断路器正常运行;当线路中出现短路故障时,电流超过正常电流的若干倍,电磁铁产生的电磁力大于反作用力弹簧的作用力,衔铁被电磁铁吸动通过传动机构推动自由脱扣机构释放主触头,主触头在分闸弹簧的作用下分开切断电路起到短路保护作用。常用的电磁脱扣器多为直动式脱扣方式,即给脱扣器电信号后,通过电磁推动推杆进行脱扣,例如专利小型断路器电磁脱(申请号为CN201520975503.0)公开的小型断路器电磁脱扣包括磁轭、线圈、反力弹簧、静铁芯、动铁芯和顶杆,磁轭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磁轭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通孔,静铁芯位于放置腔内,并且静铁芯的边缘处通过固定轴固定在磁轭后侧的通孔处,动铁芯位于放置腔内,并且位于磁轭前侧的通孔处,动铁芯位于固定轴上,并可自固定轴上横向滑动;反力弹簧套装在固定轴的外侧,并且反力弹簧的一端与静铁芯接触,另一端与动铁芯接触;所述线圈位于磁轭的放置腔内,并且线圈位于动铁芯和静铁芯的外侧;所述顶杆与动铁芯安装在一起。以上脱扣器由于结构简单,传动部件设置不足,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脱扣推杆力度过小,不能很好的推动传动装置进行脱扣的问题,因此降低了动作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结构可靠,脱扣与再扣动作灵敏,稳定性好的脱扣装置。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脱扣装置,包括外壳和分别安装于外壳上的线圈组件、顶杆组件与跳扣组件;线圈组件设于跳扣组件上方,线圈组件可与跳扣组件接触或者断开;顶杆组件设置于线圈组件的一侧,顶杆组件可与跳扣组件卡合或者断开;线圈组件包括线圈和设于线圈中心的可沿线圈纵向活动的第一轴,第一轴设有第一端部,第一端部延伸出线圈底部,第一端部可向跳扣组件施加推力,使跳扣组件与顶杆组件断开;顶杆组件包括顶杆和与顶杆连接的第一压簧,顶杆可在第一压簧的拉力下相对于跳扣组件转动;跳扣组件包括固定于外壳上的轴座、安装于轴座上的第二轴、分别套装于第二轴上的跳扣和钮簧,跳扣组件通过第二轴安装于外壳上,跳扣与钮簧联动连接,跳扣可在钮簧的拉力作用下绕第二轴转动;第一压簧和钮簧分别设于两个垂直的平面上,因此,顶杆组件与跳扣组件也分别在两个垂直的平面上运动;顶杆上设有第一限位槽,跳扣上设有与第一限位槽配合的第一折边,第一折边可在钮簧的拉力作用下向与第一限位槽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脱离第一限位槽,实现脱扣;此外,顶杆可在外力作用下克服第一压簧的拉力向下运动,从而使第一限位槽卡住第一折边;顶杆组件与跳扣组件的运动平面互相垂直,以及二者互相配合的卡合结构,使跳扣组件与顶杆组件卡合或者断开。优选地,第一轴沿线圈作纵向运动由以下结构实现:外壳设有底座,底座与线圈之间设有第二压簧,第一轴的第一端部延伸至第二压簧内,线圈组件产生的电磁力可推动第一轴向下运动;另一方面,第二压簧可向第一轴施加向上的回弹力,经由以上结构可使第一轴沿线圈作纵向运动。优选地,顶杆包括传动端和限位端,传动端和限位端相互垂直呈倒字型。传动端用于接收外部脱扣器调节架的作用力,使顶杆与跳扣再扣;限位端用于限制跳扣和第一轴的运动偏移量,使二者能在设定的行程范围内动作。具体地,传动端接近限位端的一端设有弹簧容置腔,第一压簧安装于弹簧容置腔内,第一压簧的两端分别连接轴座和弹簧容置腔的侧壁,传动端沿弹簧容置腔下方设置第三槽孔,第三槽孔的宽度大于第一折边的宽度,第一折边可在第三槽孔内完成跳扣和再扣的动作;传动端与外部的脱扣器调节架联动连接;限位端设置于线圈组件的底部,限位端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包括圆弧形的第一槽孔和长方形的第二槽孔,第一槽孔的直径大于第一轴的第一端部的直径,第二槽孔的宽度大于跳扣的厚度,从而限位端可同时限制第一轴和跳扣运动的偏移范围,保证了本装置脱扣动作或者再扣动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优选地,传动端和限位端为一体注塑成型的塑胶件,传动端和限位端一体成型的结构使二者连接更加牢固,工作性能更加可靠,并且减少了工件数量,节约了安装时间。优选地,跳扣的纵断面结构为横置的J字型,跳扣包括可与第一轴接触的传动臂和可抵住轴座的连接臂,传动臂与连接臂相向平行设置,传动臂上设有第一轴孔,连接臂上相对于第一轴孔处设有第二轴孔,第二轴分别穿过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将套装于第二轴上的跳扣安装于轴座上。连接臂设有沿顶杆的传动端延伸的臂尾,第一折边设置于臂尾上。传动臂接收到线圈组件传送的推力,并与连接臂一起克服第二轴上的钮簧的压力,绕第二轴转动,使连接臂上的第一折边脱离第一限位槽实现跳扣;通过钮簧分别对传动臂和连接臂施加弹力,使跳扣复位。优选地,外壳上沿相对于传动端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的结构为带折角边的7字型,传动端上设置有与限位块配合的第二限位槽,限位块的折角边抵住第二限位槽,限制第一压簧将传动端复位的拉力行程,使本脱扣装置能够稳定地实现脱扣与再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顶杆组件和跳扣组件分别设置有若干个传动臂以及互相配合的凹槽和卡扣,可有效地传动或者限位,机械结构可靠,脱扣动作灵敏,稳定性好;2、跳扣组件内置于顶杆组件内,同时保证顶杆组件和跳扣组件在不同的平面上互相传动,缩小了脱扣装置的体积,使结构更加紧凑;3、传动端和限位端为一体注塑成型的塑胶件,使二者连接更加牢固,工作性能更加可靠,并且减少了工件数量,节约了安装时间。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顶杆与跳扣组装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跳扣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顶杆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壳;11.底座;12.限位块;2.线圈组件;21.线圈;22.第一轴;221.第一端部;23.第二压簧;3.顶杆组件;31.顶杆;311.传动端;3111.第三槽孔;3112.第二限位槽;312.限位端;3121.第一槽孔;3122.第二槽孔;313.弹簧容置腔;32.第一压簧;33.第一限位槽;4.跳扣组件;41.跳扣;411.传动臂;4111.第一轴孔;412.连接臂;4121.第二轴孔;4122.臂尾;42.第二轴;43.钮簧;44.第一折边;45.轴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所示,一种脱扣装置,包括外壳1和分别安装于外壳1上的线圈组件2、顶杆组件3与跳扣组件4;线圈组件2设于跳扣组件4上方,线圈组件2可与跳扣组件4接触或者断开;顶杆组件3的一端设置于线圈组件2的一侧,顶杆组件3可与跳扣组件4卡合或者断开;线圈组件2包括线圈21和设于线圈21中心的可沿线圈21纵向活动的第一轴22,第一轴22设有第一端部221,第一端部221延伸出线圈21底部,第一端部221可向跳扣组件4施加推力,使跳扣组件4与顶杆组件3断开;顶杆组件3包括顶杆31和与顶杆31连接的第一压簧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脱扣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扣装置,包括外壳(1)和分别安装于外壳(1)上的线圈组件(2)、顶杆组件(3)与跳扣组件(4);线圈组件(2)设于跳扣组件(4)上方,线圈组件(2)可与跳扣组件(4)接触或者断开;顶杆组件(3)设置于线圈组件(2)的一侧,顶杆组件(3)可与跳扣组件(4)卡合或者断开,其特征在于,线圈组件(2)包括线圈(21)和设于线圈(21)中心的可沿线圈(21)纵向活动的第一轴(22),第一轴(22)设有第一端部(221),第一端部(221)延伸出线圈(21)底部;顶杆组件(3)包括顶杆(31)和与顶杆(31)连接的第一压簧(32);跳扣组件(4)包括固定于外壳(1)上的轴座(45)、安装于轴座(45)上的第二轴(42)、分别套装于第二轴(42)上的跳扣(41)和钮簧(43),跳扣(41)与钮簧(43)联动连接;第一压簧(32)和钮簧(43)分别设于两个垂直的平面上;顶杆(31)上设有第一限位槽(33),跳扣(41)上设有与第一限位槽(33)配合的第一折边(4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扣装置,包括外壳(1)和分别安装于外壳(1)上的线圈组件(2)、顶杆组件(3)与跳扣组件(4);线圈组件(2)设于跳扣组件(4)上方,线圈组件(2)可与跳扣组件(4)接触或者断开;顶杆组件(3)设置于线圈组件(2)的一侧,顶杆组件(3)可与跳扣组件(4)卡合或者断开,其特征在于,线圈组件(2)包括线圈(21)和设于线圈(21)中心的可沿线圈(21)纵向活动的第一轴(22),第一轴(22)设有第一端部(221),第一端部(221)延伸出线圈(21)底部;顶杆组件(3)包括顶杆(31)和与顶杆(31)连接的第一压簧(32);跳扣组件(4)包括固定于外壳(1)上的轴座(45)、安装于轴座(45)上的第二轴(42)、分别套装于第二轴(42)上的跳扣(41)和钮簧(43),跳扣(41)与钮簧(43)联动连接;第一压簧(32)和钮簧(43)分别设于两个垂直的平面上;顶杆(31)上设有第一限位槽(33),跳扣(41)上设有与第一限位槽(33)配合的第一折边(4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1)设有底座(11),底座(11)与线圈(21)之间设有第二压簧(23),第一端部(221)延伸至第二压簧(2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顶杆(31)包括传动端(311)和限位端(312),传动端(311)和限位端(312)呈倒7字型连接,传动端(311)与限位端(312)的连接处设有弹簧容置腔(313),第一压簧(32)安装于弹簧容置腔(313)内,第一压簧(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宇朱志蓉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奥帆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