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4682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包含基体金属,所述金属在其至少一部分中包含强化填料,该方法的特征包括(1)将至少一种纤维或颗粒状的强化填料和至少一种加速渗透的金属填入铝容器中,(2)将该铝容器在其中具有含氧气体的状态下浸没于包含铝合金或镁-铝合金的基体金属熔体中,(3)将该铝容器溶解于基体金属熔体中,由此使基体金属熔体渗入强化填料中,然后(4)酸化该基体金属熔体。(*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铝合金等基体的,特别是通过无压浸入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现有技术金属基复合材料是由基体金属和各种强化填料结合起来组成的,所述的基体金属具有诸如强度、延展性、韧性等基本性质。多数情况下,因为它们包含诸如长短陶瓷纤维、陶瓷颗粒等强化填料,同时具有基体金属本身的成型性和导热性以及强化填料的刚性、耐磨性、低热膨胀系数等,所以它们广泛地用于各种应用中,如用作重量日益减轻的运输车辆的部件和需要低热膨胀系数电子元件的线路板等。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有多种分散强化的复合材料,这些复合材料具有陶瓷等强化填料,该填料分散于如铝、镁等合金基体中。特别是铝合金更广泛地用作复合材料的基体,这是因为它们的重量轻和成本低。包含如铝合金、镁合金等轻质合金基体的分散强化复合材料,不仅因为轻质合金而重量轻,而且具有多种提高了的性能,如强度、刚性、耐磨性、热膨胀系数、密度、高温强度等,这是因为它们含有强化填料。其性能提高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金组分与强化填料的比例、强化填料的形状和尺寸以及制备分散强化复合材料的方法。按照惯例,现已存在多种制备包含轻质合金基体的复合材料的方法,而且这些制备方法主要分为粉末冶金法、熔体搅拌法和熔体渗透法。粉末冶金法包括使粉末状的基体金属与长短纤维、颗粒等强化填料混合,同时将所得到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模铸成型,然后烧结或热处理所得到的料坯,以制备复合材料。由于粉末冶金法通常包括压模,所以它不适于形状复杂的产品,因而不可避免地指向形状相对简单的产品。此外,由于压模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的,因此其缺点是特大型产品的成本高。熔体搅拌法包括向熔融金属加入强化填料,长时间高速搅拌所得到的混合物以将强化填料分散于基体金属熔体中,由此制备复合材料。尽管该方法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制备大量的复合材料锭坯,但是提供部分复合的材料是极其困难的。熔体渗透法包括将熔融金属渗透到强化填料之间的空间,由此制备复合材料。该方法可以制备最终形状复杂的复合材料。但是,譬如将铝合金渗透到SiC颗粒之间的空间,该SiC颗粒必须对铝合金具有良好的润湿性。“良好的润湿性”是液体对固体具有小接触角的特征,这意味着该液体容易在固体表面扩展。但是,由于SiC颗粒对铝合金的可润湿性较差,所以铝合金渗透到SiC颗粒之间的空隙中不能在大气压下自然地发生。也就是说,SiC颗粒受到铝合金熔体的排斥,不能得到均质的复合材料。熔体渗透法包括加压熔体渗透法和无压熔体渗透法,在加压熔体渗透法中,基体金属熔体在高压下渗透到陶瓷等强化填料的多孔料坯中制得复合材料;在无压熔体渗透法中,基体金属熔体无须压力即可渗透到强化填料的间隙中制得复合材料。在加压熔体渗透法中,由于铝等轻质合金的熔体是在高压下渗透到强化填料的料坯中,因此可以得到部分复合的材料。例如,日本专利公开6-38968提出一种制备金属-强化填料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第一金属(如NiO粉末)氧化物碎片与强化填料(如碳化硅晶须)的混合物压模,以形成多孔体,使形成氧化物趋势比第一金属大的第二金属(基体金属)的熔体如铝熔体在压力下渗透到所述的多孔体中。但是,该方法的缺点在于由于第一金属氧化物碎片与强化填料的均匀混合物通过压模形成多孔体,并通过高压铸造设备使基体金属熔体渗透到多孔体中,所以其缺点是高生产成本。因此,该方法不能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制备复合材料,所述的铸造法也限于高压铸造法或离心铸造法。作为无压熔体渗透法的实例,日本专利2801302公开了称做PRIMAXTM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铝等基体金属无须压力即可渗透到强化填料中,得到金属-强化填料复合材料。具体地,该方法包括将镁粉等渗透加速剂与碳化硅等强化填料的混合物或其预成型体置于非反应容器中;将基体金属邻近于该混合物或其预成型体放置;将二者置于炉子中;在该炉子中充满氮气氛;保持炉子温度为约675-1200℃,熔融的基体金属自然地渗透到强化填料中,由此制得金属-强化填料复合材料。据认为,渗透加速剂的作用是与氮气反应改善强化填料表面的润湿性,由此加快熔融的基体金属向强化填料中自然地渗透。但是,由于该复合材料是按日本专利2801302的方法在氮气氛中制备的,所以需要具有换气装置的炉子,而且加热温度为约675℃或更高,因此制备这种金属-强化填料复合材料的成本极高,致使该金属-强化填料复合材料难于实用。此外,日本专利2801302仅公开了其中强化填料基本上全部被分散的基体金属-强化填料复合材料的具体例子,没有给出任何部分复合的材料的具体例子。日本专利2905519提出了一种制备金属基体复合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SiC粉末等强化填料和镁粉渗透加速剂装填于铜模具中;用铜箔密封铜模具的一端;用氮气置换铜模具中的气体;和将铜模具浸于约750℃的熔融基体金属(如含镁的铝合金熔体)中约1小时,以制备金属基体复合材料。在浸于熔融的铝合金期间,铜模具和铜箔被熔化,结果熔融的铝合金自然地渗透到填料中。在该方法中,也象日本专利2801302那样,渗透加速剂看似改善强化填料表面的润湿性,加速熔融的铝合金向强化填料自然地渗透,由此制得复合材料。但是,铜模具和铜箔在基体金属熔体中熔化,使基体金属熔体的组成发生了不希望的变化。此外,需要用氮气置换铜模具和铜箔内部气体的装置,且加热温度至少应为约675℃。因此,使得到的金属-强化填料复合材料成本很高,难于使用。另外,日本专利2905519仅公开了获得强化填料基本上全部分散于其中的基体金属-强化填料复合材料的实施例,根本没有公开部分复合的材料的实施例。US 3364976公开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具有至少一个开孔且含有气体(如含氧气和氮气的气体,如空气)的模具浸于基体金属镁的熔体中,所述气体与熔融的镁具有反应活性;使镁熔体与存在于模具孔腔中的氧气和氮气发生反应,在模具内部产生负压的状态;用基体金属熔体通过负压的抽吸作用填充模具。US 3364976进一步公开了本方法适用于Al-Mg合金。但是,在US 3364976的方法中,可渗透到强化填料中的基体金属基本上限于镁或Al-Mg合金,仅有一个用Al-5%Mg合金熔体制备复合材料的具体实施例。另外,由于强化填料被填充于钢、石墨、玻璃等制成的模具中,而且由于该模具被浸于熔融的基体金属中,因此,当寻求用填料部分强化的复合材料时,模具保留在基体金属和金属-强化填料复合材料之间的范围中,不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成本低无须使用氮气,通过在没有压力或相对较低的温度下,使基体金属熔体渗透到强化填料之间的空隙中。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金属基部分复合材料的方法,通过无压渗透使产品部分与强化填料复合。专利技术概述考虑到上述目的,经深入研究,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将纤维状或颗粒状的强化填料和粉末、片状、箔状、板状或块状的加速渗透金属填充于铝容器中;将该容器引入到基体金属熔体中,或者将该容器置于阴模或铸模中;向其中倒入基体金属熔体;并使容器的内部在与外部空气隔绝的状态下与基体金属熔体接触,致使加速渗透的金属与容器中的含氧氮气反应,由此使容器中自然地产生负压状态,以致于基体金属熔体在较低的温度下被吸入容器中并渗入强化填料之间的空隙中,而且无须控制空气和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包含基体金属,所述金属包含至少部分强化填料,该方法包括(1)将至少一种纤维状或颗粒状的强化填料和至少一种加速渗透的金属填入铝容器中;(2)将该铝容器以其中保留含氧的氮气的状态浸没于由铝合金或镁-铝合金制成的基体金属熔体中;(3)将该铝容器在所述基体金属熔体中熔化,以使所述基体金属熔体渗入所述强化填料中,然后(4)固化所述基体金属的熔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聪朗中江秀雄山根英也山浦秀树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