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4202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1),包括:固定终端(22a、22b),所述固定终端包括固定触头(38a、38b);可动弹簧(18),所述可动弹簧包括其上形成第一通孔(19a、19b)的可动件(18a、18b);导电板(40),所述导电板包括第二通孔(42a、42b);可动触头(36a、36b),所述可动触头包括与固定触头接触和分离开的头部部分(361)、以及插入至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的支腿部分(362);其中,导电板布置在头部部分和可动弹簧之间,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径向方向上,头部部分不从导电板的外边缘突出,但从可动件的外边缘突出。

electromagnetic rela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lectromagnetic relay (1), including a fixed terminal (22a, 22b), the fixed terminal including a fixed contact (38a, 38b), a movable spring (18), the movable spring comprising a movable part (18a, 18b) on which a first pass (19a, 19b) is formed, a conductive plate (40), and the conductive plate comprising a second through hole (42a, 42b); A movable contact (36a, 36B), which includes a head portion (361) that is touched and separated from a fixed contact, and a leg portion (362) inserted into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second through holes, wherein the conductive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head part and the movable spring,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of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and the head part. It does not protruding from the outer edge of the conductive plate, but protruding from the outer edge of the movable me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继电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传统上已经知晓一种将可动触头固定至可动弹簧和导电支撑部件上以增大载流能力的电磁继电器(参见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专利公开No.2015-191857)。而且,已经知晓一种通过叠置多块导电板而增大载流能力的电磁继电器(参见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专利公开No.2015-18763)。
技术实现思路
顺便提一句,如果增大载流能力,则施加至触头上的电流增大并且由触头产生的热量增大,因而必须增加触头的尺寸。然而,根据可动弹簧或导电板的尺寸,当触头尺寸增大时,触头从可动弹簧或导电板上突出。当触头从可动弹簧或导电板上突出时,存在的问题是不能有效地将电流和热量从触头传送至可动弹簧或导电板。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所述电磁继电器可以将电流和热量有效地传送至导电板并且可以增大载流能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固定终端,所述固定终端包括固定触头;可动弹簧,所述可动弹簧包括其上形成第一通孔的可动件;导电板,所述导电板包括第二通孔;可动触头,所述可动触头包括与固定触头接触以及分离开的头部部分、以及插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的支腿部分;其中,导电板布置在头部部分和可动弹簧之间,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径向方向上,头部部分不从导电板的外边缘突出,但从可动件的外边缘突出。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下文称为“继电器”)1的分解视图;图2是继电器1的透视图;图3是电枢16的侧视图;图4A是可动弹簧18的前视图;图4B是可动弹簧18的侧视图;图4C是示出了其上安装可动触头36a和36b的可动弹簧18的图示;图5A是导电板40的前视图;图5B是可动触头36a和36b的结构图;图5C是局部放大视图,示出了可动触头36安装在可动弹簧18和导电板40上的状态;图6A是固定终端22a和22b的前视图;图6B是固定终端22a和22b的侧视图;图7A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流入继电器1中的电流的方向的图示;图7B是示出了从固定终端22a侧来看的电弧消除状态的图示;图7C是示出了从固定终端22b侧来看的电弧消除状态的图示;图8A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流入继电器1中的电流的方向的图示;图8B是示出了从固定终端22a侧来看的电弧消除状态的图示;图8C是示出了从固定终端22b侧来看的电弧消除状态的图示;图9A是可动弹簧18和导电板40的第一变型方案的图示;图9B是导电板40的第二变型方案的图示;图10A是导电板40的第三变型方案的图示;图10B是图10A的导电板40的侧视图;图10C是导电板40的第四变型方案的图示;以及图10D是图10C的导电板40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下文称为“继电器”)的分解视图。图2是继电器的透视图。根据本实施例的继电器1是能适应高电压的继电器,并且例如用作用于电动车的电池预充电的继电器(即用于防止流入主继电器触头的涌入电流的继电器)。当高电压负载切断时,继电器1需要可靠地消除产生于固定触头和可动触头之间的电弧。在一般直流高电压继电器中,针对负载侧的连接指定极性。另一方面,在用于电池预充电的继电器1中,在电池充电和放电时电流的方向被反向,并且因而需要不指定负载侧的连接的极性。因而,不论在可动触头和固定触头之间流动的电流的方向如何,继电器1均需要消除电弧。在此,继电器1的应用不限于电动车,继电器1可以用于各种装置和设施。如图1中所示,继电器1包括壳体10、用于消除电弧的永磁体12、铰接弹簧14、电枢16、可动弹簧18、导电板40、绝缘盖20、固定终端22(22a、22b)、铁芯24、线轴26、底座28、线圈30、一对线圈终端32(32a、32b)、磁轭34和固定板44。该对线圈终端32提供电流,以用于激励具有铁芯24、线轴26和线圈30的电磁装置31。磁体保持器20f形成在绝缘盖20的前端上,永磁体12被保持在磁体保持器20f中。磁体保持器20f和永磁体12布置在固定终端22a和22b之间,如图2中所示。在图2中省略了壳体10。例如,具有永磁体12的N极的表面指向固定终端22b侧,而具有永磁体12的S极的表面指向固定终端22a侧。N极和S极的位置可以反转。虽然在交流高压负载被切断时不需要永磁体12,但是可以通过提供永磁体12来迅速执行电弧消除。返回图1,铰接弹簧14在侧视图中以倒L形形成,并且包括朝向底座28向下偏压电枢16的悬垂部分16b的水平部分14a、以及固定至磁轭34的竖直部分34b上的悬垂部分14b。如图3中所示,电枢16是在侧视图中具有狗腿状形状的磁性体,并且包括被吸引至铁芯24上的平板部分16a、以及从平板部分16a经过弯曲部分16c向下延伸的悬垂部分16b。而且,铰接弹簧14从其突出的通孔16d形成在弯曲部分16c的中心处,如图1和2中所示。而且,其中装配磁轭34的突出部分34c的切口部分16e形成在平板部分16a上。用于通过填塞而将可动弹簧18固定至悬垂部分16b上的突出部分16f设置在悬垂部分16b上(参见图3)。电枢16利用切口部分16e作为支点旋转,磁轭34的突出部分34c装配在所述切口部分中。当电流流入线圈30中时,铁芯24吸引平板部分16a。这时,铰接弹簧14的水平部分14a与悬垂部分16b接触,并且被悬垂部分16b向上推动。当线圈30的电流被切断时,悬垂部分16b通过铰接弹簧14的水平部分14a的回复力而被向下推动。由此,平板部分16a与铁芯24分离开。在此,平板部分16a的与铁芯24或绝缘盖20相对的表面限定为第一表面,而第一表面的背侧限定为第二表面。而且,悬垂部分16b的与磁轭34或绝缘盖20相对的表面限定为第一表面,而第一表面的背侧限定为第二表面。图4A是可动弹簧18的前视图。图4B是可动弹簧18的侧视图。图4C是示出了其上安装可动触头36a和36b的可动弹簧18的图示。图5A是导电板40的前视图。图5B是可动触头36a和36b的结构图。图5C是局部放大视图,示出了可动触头36安装在可动弹簧18和导电板40上的状态。如图4A中所示,可动弹簧18是在前视图中具有U形形状的导电板弹簧,并且例如由铜合金制成。可动弹簧18包括一对可动件(即第一可动件18a和第二可动件18b)、以及联接第一可动件18a的上端部和第二可动件18b的上端部的联接部分18c。第一可动件18a和第二可动件18b分别在纵向方向上在与中心相比更靠近下端部的位置18da和18db处弯曲。在此,第一可动件18a的与位置18da相比更靠近联接部分18c的部分限定为上部部分18a1,第一可动件18a的与位置18da相比更靠近尖端侧的部分限定为下部部分18a2。类似地,第二可动件18b的与位置18db相比更靠近联接部分18c的部分限定为上部部分18b1,第二可动件18b的与位置18db相比更靠近尖端侧的部分限定为下部部分18b2。下部部分18a2和下部部分18b2用作分别将可动触头36a和36b固定至其上的平坦部分。用于通过填塞而固定可动触头36a的通孔19a设置在第一可动件18a的下部部分18a2上。用于通过填塞而固定可动触头36b的通孔19b设置在第二可动件18b的下部部分18b2上。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磁继电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继电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继电器包括:固定终端(22a、22b),所述固定终端包括固定触头(38a、38b);可动弹簧(18),所述可动弹簧包括其上形成第一通孔(19a、19b)的可动件(18a、18b);导电板(40),所述导电板包括第二通孔(42a、42b);可动触头(36a、36b),所述可动触头包括与固定触头接触和分离开的头部部分(361)、以及插入至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的支腿部分(362);其中,导电板布置在头部部分和可动弹簧之间,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径向方向上,头部部分不从导电板的外边缘突出,但从可动件的外边缘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1.04 JP 2016-2166531.一种电磁继电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继电器包括:固定终端(22a、22b),所述固定终端包括固定触头(38a、38b);可动弹簧(18),所述可动弹簧包括其上形成第一通孔(19a、19b)的可动件(18a、18b);导电板(40),所述导电板包括第二通孔(42a、42b);可动触头(36a、36b),所述可动触头包括与固定触头接触和分离开的头部部分(361)、以及插入至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的支腿部分(362);其中,导电板布置在头部部分和可动弹簧之间,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径向方向上,头部部分不从导电板的外边缘突出,但从可动件的外边缘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洼野和男村越拓治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