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杆式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2069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器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推杆式继电器,包括有推杆组件,所述推杆组件包括第一杆体、绝缘连接块、第二杆体和动触头,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分别连接于所述绝缘连接块的两端,所述动触头套接于所述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靠近绝缘连接块的一端套设有垫圈,所述第二杆体设置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容设有卡簧,所述卡簧抵触于所述动触头靠近静触头的一端;所述第二杆体套设有稳定弹簧,所述稳定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于所述动触头与所述垫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动触头的两端分别设置稳定弹簧以及卡簧,使得动触头即使松动了,也会被被紧紧地固定在稳定弹簧和卡簧之间,保证了动触头不会因松动而导致与两个静触头接触不良。

A kind of push rod rela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in particular to a push rod type relay, including a push rod component,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rod body, an insulated connection block, a second rod body, and a movable contact. The first rod body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rod body at both ends of the insulated connection block, and the movable contact is used. The second bar body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rod body; the second rod body is close to one end of the insulated connection block, and the second rod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fer slot, the transfer slot is provided with a card spring, and the clip spring is in touch with one end of the movable contact close to the static contact. The second rod body is set with a stable spring and two of the stable spring. The ends are respectively opposed to the moving contacts and the washer. The utility model, by setting a stable spring and a spring spring at both ends of the movable contact, makes the movable contact tightly fixed between the stable spring and the spring, so as to ensure that the movable contact will not cause the bad contact with the two static contacts because of the loose cont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杆式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电器元件
,尤其是指一种推杆式继电器。
技术介绍
继电器作为一种“低压控制高压”的元器件,现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高压设备中,让人能够安全地操控各种大设备,从而避免了触电的危险。经过多年的发展,继电器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推杆式继电器正是其中一种,其工作原理是线圈通电后,由轭铁吸引推杆上移,从而带动连接在推杆上的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实现高压端的通电。但是,目前的推杆式继电器具有以下不足:其动触头是套接在推杆上的,这导致哪怕动触头跟推杆是过盈配合的,在使用时间长了以后,动触头与推杆的连接也会出现松动,从而导致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不良,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推杆式继电器,能够稳定加强推杆与动触头的连接,从而保证动触头可靠地与静触头进行连接。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推杆式继电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两个静触头,所述壳体内活动设置有推杆组件,所述推杆组件包括第一杆体、绝缘连接块、第二杆体和用于抵接两个静触头的动触头,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分别连接于所述绝缘连接块的两端,所述动触头套接于所述第二杆体的外侧;所述第二杆体靠近绝缘连接块的一端套设有垫圈,所述第二杆体设置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容设有卡簧,所述卡簧抵触于所述动触头靠近静触头的一端;所述第二杆体套设有稳定弹簧,所述稳定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于所述动触头与所述垫圈。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线圈、轭铁壳、轭铁盖、固定铁芯以及衔铁,所述线圈安装于所述轭铁壳,所述轭铁盖固定安装于所述轭铁盖,所述轭铁盖设置有用于容设所述绝缘连接块的让位孔,所述固定铁芯固定安装于所述轭铁盖,所述第一杆体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铁芯,所述衔铁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于所述固定铁芯与所述衔铁。更进一步的,所述轭铁壳内设置有绝缘固定座,所述线圈安装于所述绝缘固定座,线圈环绕绝缘固定座设置,所述固定铁芯与所述衔铁均设置在所述绝缘固定座的内部。更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固定座内设置有隔离罩,所述隔离罩固定连接于所述轭铁盖,所述固定铁芯与所述衔铁均位于所述隔离罩的内部。更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陶瓷壳,所述陶瓷壳安装于所述轭铁盖,所述静触头插接于所述陶瓷壳,所述绝缘连接块、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动触头均位于所述陶瓷壳内。更进一步的,所述陶瓷壳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灭弧磁铁,位于陶瓷壳的两侧的灭弧磁铁异性相吸。更进一步的,所述陶瓷壳设置有气管。更进一步的,两个静触头分别连接有输出插脚,两个输出插脚均凸伸出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壳体还设置有用于为所述线圈供电的供电插脚。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侧边延伸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置有螺丝固定孔。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盖板,所述盖板卡接于所述外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动触头的两端分别设置稳定弹簧以及卡簧,使得动触头即使松动了,也会被被紧紧地固定在稳定弹簧和卡簧之间,保证了动触头不会因松动造成与第二杆体发生相对位移而导致与两个静触头接触不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推杆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陶瓷壳的示意图。1—壳体,2—静触头,3—推杆组件,4—输出插脚,5—供电插脚,6—安装件,7—螺丝固定孔,8—外壳,9—盖板,11—线圈,12—轭铁壳,13—轭铁盖,14—固定铁芯,15—衔铁,16—绝缘固定座,17—隔离罩,18—陶瓷壳,19—灭弧磁铁,31—第一杆体,32—绝缘连接块,33—第二杆体,34—动触头,35—垫圈,36—卡簧,37—稳定弹簧,38—复位弹簧,181—气管,331—让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推杆式继电器,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两个静触头2,所述壳体1内活动设置有推杆组件3,所述推杆组件3包括第一杆体31、绝缘连接块32、第二杆体33和用于抵接两个静触头2的动触头34,所述第一杆体31与所述第二杆体33分别连接于所述绝缘连接块32的两端,所述动触头34套接于所述第二杆体33的外侧;所述第二杆体33靠近绝缘连接块32的一端套设有垫圈35,所述第二杆体33设置有让位槽331,所述让位槽331容设有卡簧36,所述卡簧36抵触于所述动触头34靠近静触头2的一端;所述第二杆体33套设有稳定弹簧37,所述稳定弹簧37的两端分别抵触于所述动触头34与所述垫圈35。本技术通过在动触头34的两端分别设置稳定弹簧37以及卡簧36,当动触头34使用次数过多而出现松动时,由稳定弹簧37给动触头34施加向上的弹力,使得动触头34无法向下移动,仅能够在弹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此时由于卡簧36卡接在让位槽331内而对动触头34进行限位,因此当动触头34抵接于卡簧36以后,动触头34就无法继续向上运动,从而被紧紧地固定在稳定弹簧37和卡簧36之间,保证了即使动触头34松动了,也不会因与第二杆体33发生相对位移而导致与两个静触头2接触不良。除此以外,本实施例中绝缘连接件仅用于连接第一杆体31和第二杆体33并避免第二杆体33上的电流留至第一杆体31中而导致人触电,因此在绝缘连接件上设置有垫圈35,用以更加稳定地抵接于稳定弹簧37,从而能够有效保证动触头34不会与第二杆体33发生相对位移。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线圈11、轭铁壳12、轭铁盖13、固定铁芯14以及衔铁15,所述线圈11安装于所述轭铁壳12,所述轭铁盖13固定安装于所述轭铁盖13,所述轭铁盖13设置有用于容设所述绝缘连接块32的让位孔,所述固定铁芯14固定安装于所述轭铁盖13,所述第一杆体31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铁芯14,所述衔铁15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31;所述第一杆体31的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38,所述复位弹簧38的两端分别抵触于所述固定铁芯14与所述衔铁15。通过在第一杆体31的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38,该复位弹簧38的两端分别抵触于固定铁芯14和衔铁15,用以在线圈11失电而失去磁性以后,通过复位弹簧38复位把第一杆体31向下拉动,带动第二杆体33也向下拉动,从而使得连接于第二杆体33的动触头34脱离两个静触头2,实现了高压端的断电。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轭铁壳12内设置有绝缘固定座16,所述线圈11安装于所述绝缘固定座16,线圈11环绕绝缘固定座16设置,所述固定铁芯14与所述衔铁15均设置在所述绝缘固定座16的内部。绝缘固定座16的设置,用来让线圈11环绕,且避免线圈11上的电流通过外壳8导至人体而使得人发生触电,从而保证了人的安全。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绝缘固定座16内设置有隔离罩17,所述隔离罩17固定连接于所述轭铁盖13,所述固定铁芯14与所述衔铁15均位于所述隔离罩17的内部;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陶瓷壳18,所述陶瓷壳18安装于所述轭铁盖13,所述静触头2插接于所述陶瓷壳18,所述绝缘连接块32、所述第二杆体33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推杆式继电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推杆式继电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两个静触头,所述壳体内活动设置有推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包括第一杆体、绝缘连接块、第二杆体和用于抵接两个静触头的动触头,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分别连接于所述绝缘连接块的两端,所述动触头套接于所述第二杆体的外侧;所述第二杆体靠近绝缘连接块的一端套设有垫圈,所述第二杆体设置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容设有卡簧,所述卡簧抵触于所述动触头靠近静触头的一端;所述第二杆体套设有稳定弹簧,所述稳定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于所述动触头与所述垫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杆式继电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两个静触头,所述壳体内活动设置有推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包括第一杆体、绝缘连接块、第二杆体和用于抵接两个静触头的动触头,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分别连接于所述绝缘连接块的两端,所述动触头套接于所述第二杆体的外侧;所述第二杆体靠近绝缘连接块的一端套设有垫圈,所述第二杆体设置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容设有卡簧,所述卡簧抵触于所述动触头靠近静触头的一端;所述第二杆体套设有稳定弹簧,所述稳定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于所述动触头与所述垫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杆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线圈、轭铁壳、轭铁盖、固定铁芯以及衔铁,所述线圈安装于所述轭铁壳,所述轭铁盖固定安装于所述轭铁盖,所述轭铁盖设置有用于容设所述绝缘连接块的让位孔,所述固定铁芯固定安装于所述轭铁盖,所述第一杆体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铁芯,所述衔铁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于所述固定铁芯与所述衔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杆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壳内设置有绝缘固定座,所述线圈安装于所述绝缘固定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俊平
申请(专利权)人: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