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 complementary composite energy station system, which includes a screw type energy component, a centrifugal water source group, a centrifugal ground source component and a centrifugal single cooling component, and the screw type energy component includes a screw type water source heat pump unit (1), a deep water well heat source, a Asami I heat source and an air conditioning heat source (4). The deep water well heat source and the shallow water well heat source are connected in parallel and are connected with the screw type water source heat pump unit (1) respectively, the screw type water source heat pump unit (1) is connected with the heat source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4), and the heat source of the air conditioner (4) has the heat exchange between the deep water well heat source or the shallow well heat source in the screw type water source heat pump unit (1), a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four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cold and hot demand of the building, it is safe and reliable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No matter which energy mode is repaired, it can guarantee the cold and hot demand of the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互补复合能源站系统
本技术属于建筑供冷暖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互补复合能源站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物一般都是高层设置,建筑层高且人流量也大,新风量的需求变化也很大,所以尖峰冷热负荷很大,仅目前常规使用的供冷热系统运行成本高且难以承载,且供冷热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集中供热,全部按用户的建筑面积和每季度计算收费,用户没有选择调节权,供热运营费用高。(2)、如果全部采用地源热泵,施工场地要求较大,初投资太高,而且容易形成冷热堆积,降低综合能效。(3)、如果全部采用水源热泵,地质条件主要为细沙层,井水回灌压力太大。(4)、冬夏季冷热负荷相差很大,导致投资和运营费用都很高。(5)、供热方式单一,发生故障就无法正常使用,无法保证满足建筑物的冷热需求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是现有供冷热系统投资和运营费用高,供热方式单一无法保证建筑物冷热需求等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多功能互补复合能源站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互补复合能源站系统,包括螺杆式能源组件、离心式水源组、离心式地源组件和离心式单冷组件;所述螺杆式能源组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互补复合能源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杆式能源组件、离心式水源组件、离心式地源组件和离心式单冷组件;所述螺杆式能源组件,包括螺杆式水源热泵机组(1)、深水井热源、浅水井热源和空调热源(4),深水井热源和浅水井热源并联设置并分别与螺杆式水源热泵机组(1)连通,螺杆式水源热泵机组(1)与空调热源(4)连通;空调热源(4)在螺杆式水源热泵机组(1)内与深水井热源或浅水井热源进行热交换;所述离心式水源组件包括离心式水源热泵机组(30)、浅水井热源和空调热源(4);浅水井热源和空调热源(4)分别与离心式水源热泵机组(30)连通;并在离心式水源热泵机组(30)内浅水井热源和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互补复合能源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杆式能源组件、离心式水源组件、离心式地源组件和离心式单冷组件;所述螺杆式能源组件,包括螺杆式水源热泵机组(1)、深水井热源、浅水井热源和空调热源(4),深水井热源和浅水井热源并联设置并分别与螺杆式水源热泵机组(1)连通,螺杆式水源热泵机组(1)与空调热源(4)连通;空调热源(4)在螺杆式水源热泵机组(1)内与深水井热源或浅水井热源进行热交换;所述离心式水源组件包括离心式水源热泵机组(30)、浅水井热源和空调热源(4);浅水井热源和空调热源(4)分别与离心式水源热泵机组(30)连通;并在离心式水源热泵机组(30)内浅水井热源和空调热源(4)进行热交换;所述离心式地源组件包括第一离心式地源热泵机组(49)、第二离心式地源热泵机组(50)、地埋管系统热源和空调热源(4);第一离心式地源热泵机组(49)和第二离心式地源热泵机组(50)并联设置并分别与地埋管系统热源和空调热源(4)连通,且地埋管系统热源和空调热源(4)进行热交换;所述离心式单冷组件包括离心式单冷机组(64)、冷却水热源和空调热源(4);冷却水热源和空调热源(4)分别与离心式单冷机组(64)连通,且冷却水热源(65)和空调热源(4)在离心式单冷机组(64)内换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互补复合能源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水井热源包括深井供水井(2-1)和深井回水井(2-2);所述浅水井热源包括浅井供水井(3-1)和浅井回水井(3-2);深井供水井(2-1)经第一供水管(5)与第二供水管(6)连通,浅井供水井(3-1)经第三供水管(7)与第二供水管(6)连通;且在第一供水管(5)与第三供水管(7)之间的第二供水管(6)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8);在第三供水管(7)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9);第二供水管(6)的输出端分为两路,一路经第一管道Ⅰ(10)与空调热源(4)的供水管道连通,且在第一管道Ⅰ(10)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11)和第四电磁阀(12);螺杆式水源热泵机组(1)的第一进水口Ⅰ(1-1)经管道Ⅰ与第一管道Ⅰ(10)上连通,且管道Ⅰ位于第三电磁阀(11)和第四电磁阀(12)之间;另一路经第二管道Ⅰ(13)与空调热源(4)的供水管道连通,且在第二管道Ⅰ(13)上设置有第五电磁阀(14)和第六电磁阀(15);螺杆式水源热泵机组(1)的第二进水口Ⅰ(1-2)经管道Ⅱ与第二管道Ⅰ(13)连通,且管道Ⅱ位于第五电磁阀(14)和第六电磁阀(15);深井回水井(2-2)经第一回水管(16)与第二回水管(17)连通,浅井回水井(3-2)经第三回水管(18)与第二回水管(17)连通;且在第一回水管(16)安装有深井回水泵(19)和第七电磁阀(20),在第三回水管(18)上安装有第八电磁阀(21);第二回水管(17)的输入端分为两路,一路经第三管道Ⅰ(22)与空调热源(4)的回水管道连通,在空调热源(4)的回水管道上设置有空调循环泵(23);在第三管道Ⅰ(22)上设置有第九电磁阀(24)和第十电磁阀(25);螺杆式水源热泵机组(1)的第一出水口Ⅰ(1-3)经管道Ⅲ与第三管道Ⅰ(22)连通,且管道Ⅲ位于第九电磁阀(24)和第十电磁阀(25)之间;另一路经第四管道Ⅰ(26)与空调热源(4)的回水管道连通;在第四管道Ⅰ(26)上设置有电磁阀十一(27)和电磁阀十二(28);螺杆式水源热泵机组(1)的第二出水口Ⅰ(1-4)经管道Ⅳ与空调热源(4)的回水管道连通;管道Ⅳ位于电磁阀十一(27)和电磁阀十二(28)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互补复合能源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井供水井(2-1)还直接与热水箱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互补复合能源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供水管(5)和第一回水管(16)上设置有板式换热器(29)。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互补复合能源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浅井供水井(3-1)经第三供水管(7)与第四供水管(31)连通;第四供水管(31)位于第二电磁阀(9)下方,第四供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其峰,韩东方,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